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21)
在小学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具备良好的品德,而如何在道德与法治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师一直研究的课题。教师应以《教师教学用书》内容为核心,领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再利用有效的教学情境策略进行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7)
<正>目前,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已经在小学一年级全面使用,与《品德与生活》教材对比,我们会发现新教材中纳入了很多法治教育内容。那么,作为教学一线的小学品德教师,我们的课堂怎样渗透法治教育,怎样"润物无声"地培养儿童的法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这成了我们每个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新课题。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所进行的一点尝试及思考。策略一: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法治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6)
无德,无以立身。道德品质是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德教材成为了培养学生道德的重要载体,品德的教材版本百花齐放,在教育民主化地推动下呈现出"一纲多本"的态势。本篇论文主要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品德与生活》,结合具体内容和教学实践,探究低年级级品德课有效实践形式,让品德与生活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23)
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阶段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科目,是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基本法律法规意识的教学活动。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既是新课程改革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优化提出的要求,也是提升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和品质的重要措施。基于此,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教学模式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新时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9)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是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但是,在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那么将会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实现造成阻碍。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引领,对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能够为今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精神的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更应当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将课堂教学融入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2)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做好该课程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才能更好地保障课程的实施。教师应当根据农村小学的特点开发和利用好教师资源,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6)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我国思想品德教育走向社会现实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就要把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严守法律,利人利己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快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改革,把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基于此,本文再次对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采用生活化教学进行了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7)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品德与生活》从2016年秋季开始,已陆续改名为《道德与法治》。做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目的在于引导小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并树立民主法制意识,逐渐让小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法律基础知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主要阐述了如何做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9)
以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道德情感培养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成长状态、课堂结构、情感互动、课外实践这四方面内容的分析,说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道德情感培养方式,为相关教学工作的实践研究,提供参考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