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培养学生理性爱国的情感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应准确地把握当代青年学生爱国情感表达方面的切入点,理清爱国情感与历史情怀之间的关系,有效地避免学生在爱国情怀表达方面过度情绪化,产生狭义的民族利益观念,积极引导青年学生理性爱国,通过理性的判断和清晰的认知了解我国伟大复兴事业。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青年学生在表达爱国情感方面存在的一些偏差,并且就历史教育在青年学生培育理性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各阶段青年学生的理性爱国情怀培育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23)
历史学科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人类演变的历程、国家的发展史、社会的变革史等,并从中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以及爱国主义情怀等。其中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要善于将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相融合,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使爱国情怀得到质的飞跃。教师将从历史名人名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四方面的教学环节中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7)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本文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小学高年级语文中渗透爱国情怀,旨在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2)
爱国情怀是热爱、维护自己的国家的一种情结,是个人和国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主要部分。尽管不同时代的爱国情怀的表现形式不同,但这种正义而有凝聚力的力量经久不衰。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启蒙阶段,是形成和发展爱国情怀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利用好这个关键时期,使得小学生获得正确的身份定位,对于其心理健康和今后发展都有长远的影响。如果能利用好少先队这个主阵地,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那么爱国情怀的培养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5)
一所云端上的学校,始终把德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探索、总结、提升、实施"三三三"德育树人制的同时,狠抓学生体质健康;同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让教师们进得来、待得住、教得好、考得上,提振了乡村学校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
中国传统文化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强大的生命力,对传统文化不能一概地肯定和否定,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具体内容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就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建立文化自信具有特殊的、积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是一个辨证的关系,彼此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此同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要发扬对不合时宜的要超越。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思想的瑰宝,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是民族发展的骄傲。随着时代发展,我们仍能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让国人产生文化自信,提升获得感。而中职学生正处于教育和发展最佳时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职学生文化自信,也是中职教育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文章结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学校的实际,转变观念,设计有针对性的人文课程,并拓展人文教育途径,提升人文教师素质,创新校园环境,从而促进中职学生德育素养提升,成为德才并举并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4)
坚定文化自信是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应该从小学做起。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语文教师应该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渗透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外活动当中,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培养起他们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任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对于民族精神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2)
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中国,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够使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变成高等教育强国。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高等教育要想实现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就要正视目前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必须要在培养过程中全面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