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应用Visual MODFLOW预报傍河工程点地下水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佳木斯市污水处理厂厂址及配套排水泵站3处工程点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工程点的地下水水位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鉴于目前地下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的问题,建立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及数学模型,运用国际流行的Visual MODFLOW软件中的部分模块对所建模型进行求解、识别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准确的预测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管理部门进行水资源评价、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人类活动影响下岩溶地区泉流量难以预测的问题,基于地下水数值计算模型———MODFLOW和人工神经网络两者的优点,尝试将两者结合建立松散型耦合模型。以河南省安阳市小南海泉域的泉流量预测为例,探索耦合模型的原理和算法,并与单纯MODFLOW模拟的结果相比较。由确定性系数、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3个指标来看,MODFLOW模拟结果分别为0.79、4.98%和0.84,MODFLOW-ANN耦合模型的模拟结果分别是0.88、-1.22%和0.89。研究结果表明,耦合模型吸取了MODFLOW的地下水数值分析功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能力,能很好地模拟出泉流量峰和谷的变化,提高预报精度,可以用于模拟泉流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该研究对泉域岩溶地下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MODFLOW在干旱地区地下水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用水量的增加,尤其地下水的盲目开采导致了一系的水环境问题.本文针对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的问题,建立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与数学模型,运用专业代码MODFLOW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并对参数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可以用来进行预测和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SWAT模型在淅川县丹江口库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模型是水文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支持下,利用研究区DEM生成河网和流域边界并划分子流域,根据在收集资料、实地调查和土壤采样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模型所需的气象、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影响因子进行参数化,模拟了淅川县丹江口水源区的水文过程与产沙过程.  相似文献   

7.
磁县东部平原区水环境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地下水超采等原因发生恶化.通过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运用MODFLOW进行浅层地下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保持开采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至2020年,漏斗面积由18.59 km2增大为23.31 km2.提出合理调整和优化地下水开采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降落漏斗影响范围的增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 CAI教学课件的制作方法 ,并对 VB在多媒体 CAI软件开发中应用技巧进行探索 ,着重研究了声音、视频的处理以及 APP对象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非点源污染是现代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SWAT模型作为一种分布式流域尺度水文模型,能有效模拟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等,是进行非点源污染模拟的有效工具。本文在参阅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就SWAT模型进行非点源污染模拟的机理,以及模型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除了土的剪切特性外,蠕变特性被认为是决定长期抗剪强度的关键因素。合理评价加筋黄土的蠕变规律与长期强度对促进加筋黄土的工程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大型直剪设备进行加筋黄土的蠕变试验得出水平剪位移-时间的变化曲线,研究了加筋黄土在大位移强度状态下的蠕变特性。此外,为了克服传统蠕变模型的不足,我们提出了一种引入非线性参数b的改进Burgers模型。改进Burgers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非衰减蠕变与黏性流动在加速蠕变阶段的曲线。结果表明,加筋黄土存在三种蠕变行为,包括衰减蠕变、非衰减蠕变和黏性流动;当受到相同的剪应力比时,未加筋和加筋试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加筋试件在限制颗粒在剪切面内的相对运动优于未加筋试件。颗粒间接触损失的连锁反应,伴随着粘性位移过大,蠕变抗力迅速减弱,最终加速蠕变位移,为揭示缓慢移动滑坡灾害的形成机理提供了关键证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溪泉湖水源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耦合模型,借助于QUAL2K软件计算地表河流控制断面的入水浓度.采用MT3D模型,基于Visual MODFLOW有限差技术,分析了沈阳市沈北新区溪泉湖湿地构建储备水源地10 a后地下水环境的动态变化.水位模拟结果显示:2020年构建储备水源地处形成漏斗,水源地构建后的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处地下水等水位线比构建前下降2.5 m,与2009年初始水位相比大幅度下降,既满足水源地供水效益,又解决了周边水库蓄水造成的浸没问题.水质模拟结果显示:周边水库地下水水质较好,没有对水源地水质造成影响,但辽河支流的水质不容乐观,对水源地水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为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对溪泉湖地表水体进行污染防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资料稀缺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分布式物理模型无法直接应用的问题,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采用参数移植法构建了无径流无泥沙资料的西充河流域(西充境内)非点源污染模拟方案。验证流域模拟结果良好(R2>0.8,NSE>0.5)表明SWAT模型径流泥沙参数可用于相似流域移植,研究区西阳寺断面TP(R2=0.52,NSE=0.69,Re=35%)水质模拟结果说明基于径流泥沙参数移植后的SWAT模型可用于进一步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SWAT模型的区域蒸发蒸腾量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改进的SWAT模型,以漳河灌区三干渠内杨树垱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间歇灌溉"、"淹灌"、"薄浅湿晒"3种不同灌溉模式下的流域内ET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ET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淹灌"、"间歇灌溉"、"薄浅湿晒",同种灌溉模式下ET随水稻种植面积比的增加而增大.对3种灌溉模式下的稻田ET分项(植株蒸腾、稻田水面蒸发、稻田土壤蒸发)模拟分析表明,3种模式下植株蒸腾比较稳定,维持在37%~40%;"间歇灌溉"和"淹灌"模式下的稻田水面蒸发占稻田ET的55%以上,而土壤蒸发只占6%和0.4%;"薄浅湿晒"灌溉模式下稻田水面蒸发和土壤蒸发分别占33%和27%.  相似文献   

14.
随着非点源污染逐步成为三峡库区流域污染的重要控制对象,将SWAT模型应用于三峡库区流域非点源模拟研究,以识别库区非点源污染来源关键区域.模型建立后采用2002—2008年水文、水质实测数据进行率定与验证,径流、泥沙、营养盐的评价指标ENS均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表明SWAT模型应用于三峡库区流域是可行的.通过对三峡水库污染物的来源分析可知:三峡库区上游汇入为库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平均为71.74%,库区流域非点源污染贡献率最高为33.03%,而库区点源污染贡献率较小,最高仅为4.17%.对库区单位面积污染负荷的模拟研究表明:三峡库区流域非点源污染物产生的关键区域主要集中在库区腹部,即小江、大宁河、汤溪河等支流流域.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Competitionforwaterresourcesinriverval leysintheHighPlainsstatesoftenresultsincon flictsbetweenstatesandamongdiffer  相似文献   

16.
河道内生态基流是保证河流健康和基本功能不退化的最小流量,但是,现有的一些研究方法很少从流域内水循环的角度考虑.为此,以赣江袁河流域为例,运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根据逐日降雨量等资料进行了情景设计,模拟得到了10%~50%多年平均降雨量下的河流径流、基流等数据,根据生态基流的概念和内涵,重点分析了袁河中上游特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基流.计算得到芦溪和茅洲2个保护断面的生态基流分别为1.25和17.0 m3/s,占多年平均流量的11.1%和17.4%,并将该结果与其它方法计算得到的生态基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情景设计,使用SWAT模型模拟数据计算得到的河道内生态基流与其它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使用SWAT模型研究生态基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干旱在我国呈现出广发和频发态势,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尤其是农业干旱,其成灾机理最复杂、涉及范围最广、灾害影响最严重。以贾鲁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域,利用水文气象、社会经济、土地利用、DEM等数据,构建了基于SWAT的区域农业干旱模拟模型,选取土壤相对湿度作为农业干旱指标进行模型的适用性评价,并系统分析贾鲁河流域的农业干旱特征。结果显示:(1)所建模型对贾鲁河流域农业干旱的模拟效果良好,农业干旱模拟结果与历史记录基本吻合,且空间分布基本一致;(2)贾鲁河流域轻度干旱主要发生于初春、春末及夏初;中度干旱主要发生于初春及春末;重度干旱主要发生于春夏之交及夏秋之交;特大干旱主要发生于春季及春夏之交;(3)贾鲁河流域农业干旱整体呈现9 a的周期性特征,季节性特征明显;(4)春旱、春末夏初旱是贾鲁河流域农业干旱的主要类型,流域上游地区及下游地区发生春末夏初旱的频率最高,中游地区发生初春旱的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