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某难处理金精矿进行了"金蝉"浸金试验研究。考察了"金蝉"用量、浸出时间、矿样粒度及类型等因素对金、银浸出效果的影响,以及"金蝉"浸金和常规氰化浸金的对比。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金蝉"对金的浸出率优于常规氰化浸出,可达96%以上;但其试剂的消耗量略大,可采用置换后溶液调浆浸金降低"金蝉"消耗量,提高其同氰化法竞争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回收河北某矿石中的元素金,对该矿矿石进行了氰化浸金及混汞试验研究。在原矿金品位23.6 g/t,磨矿细度-200目含量为91.2%,NaCN用量为2.5 kg/t,浸出时间24h条件下,获得了浸渣金品位0.403 g/t,金浸出率为98.29%的氰化浸出指标。混汞金回收率为48.86%。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护水资源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和环保提金,试验研究通过小试对10种新型环保提金剂进行浸出,从中选择效果较好的环保提金剂进行工业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提金剂具有环保、浸出速度快及使用方法简便的优点,吨矿耗量为747 g/t,金浸出率达70.47%,尤其对氧化矿浸出效果更好,浸出率可达75.16%。某提金剂应用于炭浆提金生产中,6个月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某提金剂完全可以替代NaCN,吨矿耗量为650 g/t,金浸出率达到72.92%,单位成本可降低4.78 元/t,生产成本可节省57万元/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且环境效益显著,可在黄金行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衡嵩  黄胤淇  宋超 《黄金》2024,(1):56-60+68
云南某难处理金矿石具有嵌布粒度较细、包裹金含量多、有机碳活性高等特点,矿石工艺类型为贫硫化物碳酸盐型难处理金矿石。试验研究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药剂用量等条件对该矿石选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氰化浸出,浸渣金品位为1.45 g/t,金浸出率为21.62%;采用氰化浸出—浮选联合工艺得到的混合精矿金品位为13.79 g/t,总金回收率为76.46%,对处理同类型矿石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金贵 《黄金》2016,(7):65-68
"敏杰"提金剂具有低毒环保、浸出速度快、使用方法简单等优点,在碱性条件下替代NaCN浸金效果较好,可大大降低环境污染压力。张家口弘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敏杰"提金剂进行了金矿堆浸工业试验研究和生产应用,结果表明:在金矿石堆浸生产中,"敏杰"提金剂完全可以替代NaCN进行浸金,其生产技术指标与NaCN浸金相当,金浸出率达到50%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可在黄金行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锰-银复杂共生矿的湿法冶金分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阐述了锰—银复杂共生矿湿法冶金分离工艺研究现状及评价 ,介绍了利用有机还原剂浸锰—氰化工艺处理锰银矿的研究。当控制锰浸出率 96 %时 ,银的浸出损失率 <2 % ;浸锰渣采用氰化法提银 ,NaCN用量 3kg t渣、浸出时间 1 5h ,银浸出率达 94 91%。浸锰—氰化两步浸出银的回收率大于 93%。  相似文献   

7.
抛刀岭金矿是典型的含砷难处理金矿,针对其金精矿,结合矿石特性,考察了细菌氧化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含金 20.30 g/t、含砷3.39%、含硫29.8%及含铁4.10%的抛刀岭金精矿,直接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仅为30%。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和雄黄;脉石矿物有长石、方解石、石英和绢云母等,属于难浸金矿石。该金精矿经HQ0211菌氧化预处理8 d后,脱砷率达到46.25%,细菌氧化渣金含量达32.1 g/t,失重率为42.53%。细菌氧化渣在通气情况下进行氰化提金,NaCN浓度为0.1%、pH值为10.5~11,48 h后氰化结束,氰化渣质量由原来的300 g减少为290 g,渣率为96.67%,氰化渣中金含量从32.1 g/t降低至2.7 g/t,金的浸出率达到91.59%,氰化过程中NaCN消耗量为13.53 kg/t。HQ0211菌氧化预处理氰化提金效果显著,为该矿处理工艺提供了可靠数据,并为此类矿石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铜难处理金矿经酸性热压氧化后,铜基本被浸出进入溶液中,消除了铜对氰化过程的影响,而银在热压处理过程中易与生成的黄钾铁矾相结合,生成难处理的银铁矾[AgFe3(SO42(OH)6],在随后的常规氰化试验中,金回收率达99%以上,但银回收率不足10%。针对银回收率低的问题,系统考察了矿浆浓度、NaCN浓度、石灰用量、预处理温度和时间、氰化时间及炭密度等因素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进而确定了最佳浸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85~90 ℃、矿浆浓度为40%、石灰用量为40 kg/t的条件下,对氧化渣进行碱性预处理,随后在NaCN用量为0.10%的条件下浸出8 h,银回收率得到大幅提高(达到85%),金浸出率也保持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9.
"敏杰"提金剂具有低毒环保、使用方法简单的优点,且在常规碱性条件下代替NaCN浸金效果好,并可大大降低环境污染的压力。对广西田林高龙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鸡公山金矿石,采用"敏杰"提金剂的堆浸生产工业实践表明:在药剂消耗、成本费用及提高金浸出率等方面较采用NaCN有较大幅度改善;按其200万t/a矿石处理规模,年可增收节支561.6万元,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在国内黄金类似矿山有广泛的适用性,极具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氨氰法从铜金精矿热压酸浸渣中提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氨氰法浸取含铜热压酸浸渣进行了工艺试验研究,详细地考查了各操作条件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在矿浆浓度40%,NaCN用量8.0 kg/t,NH4HCO3 用量75k g/t,氰化时间16 h的条件下氰化,金、银的浸出率分别为98.3%、82.7%。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利用铁帽型金银矿产资源,对青海某铁帽型金银矿石进行了氰化法浸出试验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浸出时间、矿浆浓度、NaCN用量、石灰用量和醋酸铅用量等因素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进而确定了最佳浸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98.23%,矿浆浓度33.33%,石灰用量10 kg/t,氰化钠用量2.5 kg/t,醋酸铅用量100 g/t以及浸出时间24 h条件下,该矿石中金、银浸出率分别达到93%和83%以上。该研究成果为青海某铁帽型金银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对同类型矿石资源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弋 《黄金》2013,(5):52-53
对商品名为"金蝉"的新型黄金选矿药剂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工业应用实践。其结果表明,在全泥炭浆法相同工艺条件下,"金蝉"完全可以替代氰化钠用于生产,金浸出率达到90%以上,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氨氰浸出法处理某碳酸盐型难选冶含铜金矿。结果表明,控制给矿粒度-0.074mm占95%、石灰用量4.0kg/t、硫酸铵用量8.0~9.0kg/t、氰化钠总用量0.5~0.7kg/t、滚瓶氰化浸出52~72h,然后在活性炭密度10g/L吸附20~24h,进行12次循环试验,平均金浸出率86.0%,最终载金炭铜金比约2.0,金吸附率近100%,不存在铜、TDS逐渐累计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含铜氧化金矿开展高氰高碱综合回收金铜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石细度-0.074mm占93.54%、氰化钠浓度1000mg/L、矿浆浓度40.00%、浸出时间48h、炭用量10g/L的条件下,金浸出率为89.67%,炭金品位313.20g/t,铜品位1304.48g/t。炭浸贫液通过酸化法脱铜回收氰根,氰根回收率超过99%,同时铜以品位超过60%铜精矿回收。  相似文献   

15.
降低金精矿浸出氰化钠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忠 《黄金》2007,28(11):34-36
通过对氰化浸出过程氰化钠消耗情况分析,在进一步研究金精矿氰化浸出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碳酸铵、氢氧化铵混合试剂降低氰化钠用量的新工艺.工业应用实践表明,该工艺节约氰化钠用量5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1/3,浸渣银品位降低到15g/t,银浸出率提高11%.  相似文献   

16.
难处理含铜氧化金矿抑铜浸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新型的选择性抑铜浸金新工艺处理含铜氧化金矿,该工艺加入抑浸剂(MZY)后进行氰化浸出,可达到抑铜浸金的效果,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石灰、MZY和氰化钠用量分别为18、0.5和1.2kg/t时,金、铜浸出率分别为83%~84%和4%~5%,新工艺的金浸出率高、铜抑制效果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7.
为高效回收尾矿资源中的金矿物,对含金尾矿进行了选冶联合试验研究.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固体废弃物中的金含量为0.86 g/t.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矿样宜采用浮选—浮选金精矿预处理—浸出的选冶联合工艺来回收金.浮选条件试验、开路试验和闭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粗选在Na2CO3用量为500 g/t、(NaPO3)6(六偏磷酸钠)...  相似文献   

18.
国外某金矿金精矿浸出过程产生的含氰废水采用七水合硫酸亚铁法处理后可直接返回浮选生产,对浮选指标影响小。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即七水合硫酸亚铁调节废水pH值至5.5~6.5,用量1.5~1.7 kg/m~3,充气搅拌处理6 h,处理后溶液中无游离CN~-。处理后溶液回水返回浮选闭路试验获得金精矿金品位16.04 g/t、金回收率96.64%,浮选指标与清水浮选闭路试验指标相近。处理后溶液利用焦亚硫酸钠去除总氰化物,焦亚硫酸钠加入量0.5~1.5 kg/m~3,石灰调节pH值7~9,充气搅拌处理6 h,试验可将总氰化物质量浓度降至0.30 mg/L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