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
语文教学中古诗文为传统文化的植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充分发挥古诗文教学"立德、启智、怡情"的教化功能,把语文教学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结合,以此来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可以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凸显道德教育,以增强学生心灵世界的厚度;以传统文化启智,开掘学生心灵世界的深度;以传统文化怡情,拓展学生心灵世界的广度,从而引领学生去鉴赏传统文化瑰宝,汲取精神营养,完善心灵世界,让他们诗意地栖息在这个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1)
人们长期对养成教育的偏差认知,导致高职院校的养成局面"形势不利"。高职教育要本着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原则,依据学生的生理特点,遵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德育引领、严格管理、人文关怀等策略,推进养成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8)
有位教育家说:"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也有人说:"人类最大的危险不在核云覆顶,而在于心灵的残缺、道德的堕落。"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完善学生的人格是素质教育之本。初中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事物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性格的养成和人格的培养,是教师最应该关注的问题。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教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出发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里健康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好的性格,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25)
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品格的养成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班级管理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千万百计地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内驱力,使其学会自主管理的方法,养成自主管理的习惯。从深入学生心灵,学会换位思考;创建班级特色,注重体验教育;家校有效沟通,构建命运共同体;三个方面加以培养,以此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2)
<正>众所周知,德育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教学技巧不同,它是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行为的养成,所以我们不能把德育封闭孤立起来,也不能把德育政治化和口号化,而应该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用爱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根植于火热的充满感情的现实生活中,充分释放学生的生命潜能,激活学生创新精神。无论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还是近年从事的德育工作中,我始终贯彻把德育融于真实生活中,在生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28-30
针对职业学校德育实践中"重技能培养,轻素养养成"等问题,该文从心理、职业、社会三个层面入手,聚焦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的"最核心需要",创造性地提出"第一技能"新理念,并借鉴"认知、联结、自动化"三阶段的技能养成模式,积极推行德育技能化,初步形成了"第一技能"养成的"三平台、四路径",有效落实了"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增强了中职学校职业素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取得了很好的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6)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在学校教育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那么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本学科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7)
中学德育,单纯的说教式德育已经不能满足这个年代的需要,无法走进并打动学生的心灵。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开展素材型德育;创新活动体验型德育,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型德育活动;借助校领导、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等外力来进行中学德育,从而提升中学德育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
<正>数学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要会学最根本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这要求教师要走下讲台,不仅仅是身体走下来,更重要的是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6)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意志,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于此,我结合教学实践,从"榜样力量""教学内容""体育史料""自制教具"等方面,对德育渗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