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8,(1)
传世文献吴王"诸樊"之"诸",在出土文献中或作"■""■"。一种意见认为,"■"字是双声符字,"舌"字上古音在月部,因而"■"的上古音也应该在月部。一种意见认为,"■"字中"舌"为意符,"■"为声符;"■"的声符是"聑",与"聂"字同音,古音在盍部。两种意见各有所得,又各有不足,可以互相补充。"舌"字上古音在月部,但更早的时候应归谈盍部。按照现在的上古音系统来看,"■"古音在盍部(-ap),"舌"古音在月部(-at),而"诸"字在鱼部(-a),其主要元音均为a,所以三部相通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5)
王念孙每于《读书杂志》《广雅疏证》随文刊正段玉裁《说文注》之疏失,其更出《王氏段注签记》专事补弊救偏,实足弼成于段书。惜王氏立辞过简,意多未尽。兹文考辨其中三事:其一,段氏"鸢""鹇""弋"牵混为一,失之;王氏谓"与专切"之"鸢"本从"戈"作,经传"鸣弋"自非"鸣鸢",得之。然王氏改篆从隶,固不可取。其二,段氏径删《说文》"骘"下"读若郅"三字,王氏云其非,未足具论。今考段氏致误之缘由,殆其未明职、质二部古音相通也。其三,段氏以"幵"声之字皆隶真部,王氏非之,惜言之未详。今验之古韵谐声,知"幵"声字古音分隶元、耕、脂、支诸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4)
《古韵标准》是清代学者江永研究古音分部的力作。《古韵标准》一书涉及的方言材料很多,通过初步整理,可以把江永使用的方言材料归纳为五种类型:(1)直接阐述方言的重要性;(2)以方音证明语音的演变;(3)以方音说明方言和通语的语音对应;(4)以方音证明古音的分合关系;(5)用方音解释古韵特例。江永"方言比证"的研究思路,实际上要超过欧洲语言学家一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8)
东汉刘熙的《释名》是《段注》引用的重要书籍之一,本文主要从文献训诂的角度,对段注校引的《释名》进行研究,从而总结段玉裁在《释名》研究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以及段引《释名》在注解《说文》中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4)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所列出的"浑言"、"析言"可以分为同一类属内的"浑言"与"析言"和同一整体内的"浑言"与"析言"两种情况。前者是由于下位语义范畴兼指上位语义范畴而造成了下位语义范畴词语与上位语义范畴词语间的通用,或是同属下位语义范畴的词语的通用。后者是由于部分语义范畴兼指整体语义范畴而形成的部分语义范畴词语与整体语义范畴词语间的通用,或是同属于部分语义范畴的词语的通用。这两种通用都是应语言向更抽象方向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其产生的机制一致。因而所有能够"浑言则同"的词语都是同义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2)
研究古代语言属于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今人解析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时,应该具有一定的训诂学知识。训诂学是研究古代语言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探析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所书《说文解字注》中的训诂方法,研究前人在训诂汉字时所秉承的原则与方法,加深对训诂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4)
<正>获取信息的能力是生物学科的能力要求之一。其中,有一个具体的指标如是说: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要高效运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需要精准地从"课外材料"中获取信息,而"课外材料"信息的形式,既包括文字,也包括各种图表。因此,识图能力是获取信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学科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价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0)
<正>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方方正正的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一个字都有它的音、形、义,象形字形象生动,形声字组合神奇,会意字妙趣横生。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以往的识字教学中,教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2)
《尚书》是我国目前最早的一部独立成书的历史文献。主要记载了上古尧舜时代和夏、商、周三代帝王与大臣之间的一些重要场景下的诰语、誓词、对话等。文章主要探讨从《尚书·尧典》中的"八音"一词,看其在时代演进中的发展变化,比如在周代乐制的意义体现,汉代经文学对八音的影响,八音分类法区别及"八音"的历史源流等等,理清脉络,追本溯源,考察八音在东汉以前的发展变化,以及早期乐制的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5)
根据中古音的变化特征,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中古音分早晚两期,论证中古音早晚两期说,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中古音早期到晚期音变的时空性。中古音变包括音值音变跟音类音变两类,音变或以文献为依据,或从唐代方言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11.
孟慧 《古建园林技术》2023,(167):107-110
汉字的原始形态,是对现实中的物体或者景观的真实写照。以《营造法式》总释为蓝本,《营造法式》总释中的建筑形式为例;以时代为顺序,利用建筑形态学、符号学,视觉形式动力等理论来分析中国古建筑与古文字之间的规律对应关系,提取了代表古建筑的古文字构件;汇总了建筑类词汇的取象规律;提出了“古文字形体分析法”;建立中国古建筑与古文字互证的法则之内在科学启示。通过研究与古建筑有关的象形古文字,不仅可以反推早期的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形态,还能看到其所展现的社会、科学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孟慧 《古建园林技术》2023,(166):112-115
汉字的原始形态,是对现实中的物体或者景观的真实写照。以《营造法式》总释为蓝本,《营造法式》总释中的建筑形式为例;以时代为顺序,利用建筑形态学、符号学,视觉形式动力等理论来分析中国古建筑与古文字之间的规律对应关系,提取了代表古建筑的古文字构件;汇总了建筑类词汇的取象规律;提出了“古文字形体分析法”;建立中国古建筑与古文字互证的法则之内在科学启示。通过研究与古建筑有关的象形古文字,不仅可以反推早期的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形态,还能看到其所展现的社会、科学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何晖 《中外建筑》2006,(5):101-102
方块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标志。每个汉字都贮存着重要的信息,从古汉字中去了解古代建筑,从汉字含义的变迁去探寻建筑形式的演变,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建筑,构建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社会将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形胜概念在若干古汉字中的痕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拥 《新建筑》2002,(1):76-77
形胜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自古至今发挥重大作用。近年来,为了从粗俗的风水术中去芜存精,很多学者致力于缜密的科学研究。从若干古汉字着眼,探讨先民有关形胜的早期经验,进而尝试对其概念的确立时间作一粗略判断。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西古代文化和城市发展特征的对比,总结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几千年间中华文化长盛不衰未中断,城市建设制度得到延续和发展;多元融合的中华文化使城市生活表现出包容、丰富与活力;超稳定和封闭的特征使城乡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强的秩序性和统一性.认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征,离不开对中华文化独特性的理解,这种力量超越有形的物质遗存,表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5):76-80
傣音古壮字是中华古壮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布于桂西南壮族地区及越南北部岱族区域,尤以广西龙州县金龙壮族傣音古壮字最具代表性。傣音古壮字产生的年代应在汉字进入岭南地区之前。壮族布傣的民俗生活是傣音古壮字的生存空间,流传于壮族布傣民间的手抄本古籍是傣音古壮字的主要传承载体。整理出版壮族民间古籍、编纂古壮字字典、把古壮字融入学校课堂教学、以书法形式收藏等是传承保护古壮字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雷 《中外建筑》2004,(5):75-77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里,老祖宗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宝贵财富,其中凝聚着先人智慧的古代建筑,成为传世杰作,令人赞叹不已.有些古代建筑还列入了世界遗产宝库.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书院建筑形制浅析——以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素美  白旭 《华中建筑》2011,29(7):177-180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应天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著名书院。该文通过对此四大古书院建筑形态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指示出古代书院在功能、技术、文化、美学等方面的精髓所在,以期为当前文教建筑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范韬 《重庆建筑》2014,(8):20-21
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即其本身就是一种"图画",将"图画"简略到不可或缺的程度就成为"文字"。该文试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等这些原始字体中有关建筑文字的描述和分析,找到文字与建筑实体的微妙联系,阐明关注字体演变对研究建筑外形和内容演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宇宙从哪里来?人类现在的知识认为是大爆炸产生的星云、太阳系、地球。而为什么大爆炸,是什么原因引发的大爆炸,目前尚未见到确切的论证,只好等待未来再继续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