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亮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21,40(1):100-103,92
为解决隧道卫生环境和火灾排烟问题,本文依托海口文明东越江通道工程,分析了隧道通风方式选择、卫生标准取值、纵向排烟的临界风速修正等对隧道行车环境、消防安全的影响.利用SES程序对多匝道隧道进行通风计算,复核各工况风量分布以及风机配置,为多匝道地下互通隧道的通风排烟系统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风竖井在地下联系通道通风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通道的构造特点使其通风系统设计较常规公路隧道更为复杂.论证了在苏州火车站地下交通联系通道通风系统中设置通风竖井的必要性,利用两个竖井将整个通道分隔为两个气流控制区段,通过对不同区段正常通风工况和火灾工况下的需风量的计算,考虑火灾排烟的有效性,将竖井设在环形通道的西北和东南两个对角处,其有效面积分别为10.6m2和11.7m2.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概况,从通风排烟的设计原则、通风排烟的布置形式、通风机的造型等方面介绍了长大隧道独头通风排烟设计和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工作面的风量及通风机全压进行了具体计算,从而保证了长大隧道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简要分析战时人防通风的不同通风工况,结合战时通风不同工况的特点,对战时防护通风设计风量和计算风量选取、控制方式、战时通风设备附件选型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人防工程战时防护通风风量系数选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高级体育建筑通风、空调防火排烟的技术措施,阐述了正压送风量与排烟量简易决速计算方法,以及最佳排烟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高级体育建筑通风、空调防火排烟的技术措施,阐述了正压送风量与排烟量简易快速计算方法,以及最佳排烟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针对公路隧道射流风机与竖(斜)井排出式组合通风排烟方式建立系统设计理论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的通风排烟控制方案要求及影响因素,并进行实例分析,以便为该组合通风排烟方式的系统及通风排烟控制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高速铁路隧道的阻力分布特征及通风压力计算模型,运用网络通风理论,结合典型工程案例计算了不同工况条件下隧道内各段的风速、风量分布。结果表明:高速铁路隧道的通风竖井距离隧道出入口较近时,会在隧道出入口形成通风短路,使得区间隧道内的纵向排烟风速受到影响;在隧道洞口设置射流风机,能够增强区间隧道内纵向排风效果,有效解决分段式纵向通风短路问题,保证火灾上游人员的安全疏散及消防救援。  相似文献   

9.
李钰  郭新新  潘科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2,41(10):1405-1408
摘 要:超长海底隧道结构特殊,排烟补风成为制约超长海底隧道发展的关键因素。依托烟大海底隧道提出超长海底隧道无竖井排烟系统,并设计新型的海中无竖井排烟补风方案——采用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将火灾烟气高速加压后排到海水中,并通过压缩空气进行额外补风。采用FDS对不同排烟量和补风量下56组工况进行模拟,通过分析烟气层厚度、排烟效率和能见度,寻找最优的排烟补风方案。结果表明:排烟量在140~180,190~210 m3/s,补风量分别占排烟量的50%、70%时,系统排烟效果最优;其中,排烟量180 m3/s,补风量50%和排烟量200 m3/s,补风量70%情况下的排烟效果最优,且后者优于前者。实际工程应用中,可以考虑设计排烟量为200 m3/s,补风量为140 m3/s。  相似文献   

10.
数值模拟研究了重点排烟模式中诱导通风对公路隧道排热效率的影响。选取隧道平坡度段20 MW火源功率,无排烟、无诱导通风、不同诱导通风速率的13组火灾工况,分析不同火灾工况下烟气层运动状态和排烟口、排烟道的排热效率。结果表明,开启排烟风机后排烟道的排热效率为41%,设置纵向诱导通风后,排烟道排热效率为22%~25%;随着诱导通风速率增加,隧道两端排烟口的排热效率增加,中间排烟口的排烟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地铁站厅至站台楼梯口风速对火灾烟气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车站站台发生火灾,连接站厅与站台的楼梯口保持一定风速,可阻挡烟气向站厅蔓延并为人员疏散提供诱导气流。为研究楼梯口风速对车站火灾烟气运动的影响,试验对不同排烟模式下楼梯口风速进行测量,建立数值计算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火灾场景下楼梯口风速大于无火源场景下风速,因此常规楼梯口风速校核设计方法由于没考虑真实火灾情况下各种因素的复杂作用,需进一步改进;楼梯口附近起火,烟气易从挡烟垂壁溢出向站厅层蔓延,站台火灾时站厅层为送风状态,存在溢出烟气时站厅层烟浓度可增至大于站台层;站台公共区着火,增开隧道风机,能够增  相似文献   

12.
于婉丽 《暖通空调》1995,25(6):52-53
本文简要介绍了沈阳丽景花园外商高层公寓地下一、二层停车库兼平战结合六级人防的平时送排风、战时通风、火灾时防排烟等方面的设计,简述了各项设计的技术依据,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浅谈地下车库的通风与排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亮  郑红丽 《山西建筑》2010,36(11):193-194
根据实际工程经验以及设计规范,对地下车库的通风和排烟系统进行讨论,提出了地下车库的通风、排烟系统既要满足其自身的使用功能,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又要达到建筑的空间需求,从而保证其通风排烟效果,使建筑空间更合理。  相似文献   

14.
李鹏程 《重庆建筑》2010,9(9):19-22,32
介绍了南坪中心交通枢纽工程的空调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采用了多项空调节能措施:冷冻水一次泵变频系统;过渡季节全新风设计并采用新风通风降温的焓值控制;主机采用蒸发器变流量机组等。防排烟系统和平时通风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无喷淋中庭火源的火焰气流各分区的高度范围及烟气温度随中庭高度的变化趋势.在模型中庭内进行了发烟实验,得到了在自然状态、上送风、下排烟和上送下排状态下烟气温度随模型中庭高度的变化曲线.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的对比表明,在湍流区二者偏差不大.  相似文献   

16.
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的兼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严治军 《暖通空调》1995,25(1):25-28
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兼用,具有节约投资和占地、可靠性高等潜在优势。通过加设转换装置等手段,单风道空调系统和厨房,地下车库的排风系统等都可能兼用作防排烟系统。对有关的设计方法,理论,仍需深入探讨和规范化,并开发相应的设备部件。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从设计参数、空调负荷、冷热源、冷冻水系统、通风与防排烟设计等方面介绍洛阳电信大楼通风、空高工程设计,着重地下汽车库排烟设计部分;并结合工程实际,对今后设计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该大厦为一综合性高层建筑。介绍了空调系统、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及自控系统等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郭筱莹 《福建建筑》2004,(5):111-113
介绍了该工程的空调、通风、防排烟及自控系统设计。提出博物馆类建筑,因其展厅的开窗面积少,应考虑常年通风。设置排风系统代替过度季节开启空调机,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为了确保参观者的安全,在展厅、报告厅、影像厅、中庭等处均应设置机械排烟及机械补风系统。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成都某公司办公大楼的空调、通风、防排烟系统和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详细阐述了空调系统形式,指出了通风空调系统防火措施、节能措施及环保与卫生防疫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