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构建高校“两课”网络教学体系 ,要求我们充分运用网络传媒这种载体 ,调动各方面的教学要素 ,全方位、立体型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高校以道德需要为核心的德育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要使高校德育取得实效,得到较大发展,就必须注重研究学生的道德需要,构建以道德需要为核心的道德激励系统。  相似文献   

3.
对构建新时期高校德育体系的理论思考石油大学周光迅一、"高校德育"的概念无论哪门学科,基本概念的混乱繁杂和不同诠释,既是这门学科尚未成熟的表现,也是其日趋繁荣的标志。我国的高校德育恰恰处于这个时期。细心的研究者或许已经注意到,我国权威性的辞书《辞源》、...  相似文献   

4.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是人才培养之根。多年的德育实践表明,要实现立德树人,必须价值先行。价值先行,就是要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开展德育。在当前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凝聚价值共识。在德育中凝聚价值共识,可以实现以价值共识化解道德的个体差异,促成公德私德两个维度的协调,促进个人价值秩序和谐,增强学生对复杂价值环境的免疫力,使"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更好地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要使高校德育取得实效,得到较大发展,就必须注重研究学生的道德需要,构建以道德需要为核心的德育激励系统.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多目标决策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梯形模糊数将定性的多目标准则合理量化,根据逼近理想点排序方法(TOPSIS)思想,依据各方案与理想解的贴近度大小对合作伙伴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最优合作伙伴。最后通过算例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给大学生德育带来巨大挑战,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形势更加严峻。艺术类大学生德育面临三种挑战:德育说教和道德需求相脱离、纯经济价值观和普世性道德观相冲突、低俗艺术所含负面价值观和人文主义道德理想相违背。公共德育不足以迎接挑战,现行艺术教育也不足以迎接挑战,只有公共德育和艺术专业德育相结合,才有可能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我国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指出了当前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以核心项目群为载体的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MBA商业伦理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我国社会现实需求出发,确定我国MBA商业伦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型领导。在此基础上,以Trevino道德型领导模型为基础,以教育的可行性为标准,从道德人和道德型经理两个雏度将MBA商业伦理教育的目的分解为提高伦理决策能力和伦理领导能力两个目标。进而从知识、技能、价值观三个层次上将MBA商业伦理教育目标分解为可衡量、易评价的子目标。目的、目标、子目标共同构建三层次的MBA商业伦理教育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目前高校侧重于针对知识教育的“一维评价体系”,从而导致教学体系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研究型高校建立教学质量“多维评价体系”,有利于高校将优势资源聚焦到人才培养,把人才培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发展的动力之源,通过科学交叉融合和创新精神的塑造提升人才培养品质,引导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作为教学资源建设主体,支撑产学研用相结合模式服务社会,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1.
2006年起,商务部先后在全国开展三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为实现试点城市的规模化、集散市场、回收站和分拣中心的集约化方面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积极努力.然而,目前我国回收行业还存在无序回收、分拣的精细化水平低、回收规模化低、税负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如何建立新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以实现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育理念与学习模式。为完成大学德育任务,增强德育有效性,在现代大学德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思路,新模式。本文从回归德育出发点,优化“德育生态环境”和落实德育创新教育理念等方面,对大学德育中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德育并非一门讲授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又叫育德,它不是说教,而是品行筑垒;基本途径不是课堂讲授,而是行为示范。行正为范,见贤思齐,这是育德的根本方法。教育反腐,既是生动的品行教育,又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实举措。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风靡,深刻改变世界各国的公共决策,也直接促进了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提升,但是,其背后的市场逻辑却导致大学育人出现体系失衡、主体性遮蔽、想象力被抑和公平受损等问题。大学与市场的关系是合作而不是迎合,高等教育要为市场提供人力,也要为国家培育公民、为学术培养人才、为个人提升内涵,不可偏废其一。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竞争加剧、创新不足、人口老化等问题接踵而至,大学必须致力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大学育人要在主体意识、内涵发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做好价值坚守,要从理念、结构、方式和内容等要素出发进行系统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从制度视角论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面对当今激烈的世界竞争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是什么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在比较中外教育投入与产出水平的基础上,从教育资源(力、物力)配置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一是缺钱,二是缺乏有效机制的认识,探讨了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投入的资源配置模式及高等学校内部资源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礼记.学记》作为先贤圣哲们阐述为师之道的经典之作,把教育作为“建国君民”之本;把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之本;把了解和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并运用教学方法和艺术作为教师必备的素质,把爱生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师德的基本要求。《礼记.学记》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大学之师应为“经师”、“人师”、仁爱之师、善教之师。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经验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首先,认识到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学习他国经验的现象后,回顾与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不同时期引进和学习国外许多做法的基本特点;其次,针对全盘移植,有针对性借鉴外国高等教育经验及其体现本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等,进行了有关内容的讨论;再有,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中国高等教育百年来走过了一条依附式发展道路的观点;最后,还就今后学习、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经验以及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进一步提出了有关的五点认识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灰色预测原理设计的预测控制器。预测控制器通过建立系统的预测模型,实现具有“提前控制”效果的预测控制。该方法具有建模简单、预测精度高、实时性强的特点。比较适合液压位置伺服系统。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管理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时代的变迁对高等教育管理提出的新问题,以及高等教育管理的使命。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要从企业管理科学中汲取有益营养,并具体论述了科学定位,员工第一,引进和培养并重,客户导向,制度创新,危机意识等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0.
This educational review postulates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an adequate level of crystallographic education among structure-dependent scientists whose interests are not primarily in crystallography, at a time when automation and validation have made it possible to obtain high-quality structure analyses in many cases with a minimum of crystallographic background. The topics addressed are intended to form a second round of crystallographic education for a novice user whose first round involved hands-on experience with structure solution and an introduction to elementary concepts. The specific topics, chosen for their relevance as basic knowledge and their lack of emphasis in many formal treatments, are (1) crystallographic reference frames and the utility of the reciprocal cell in geometrical calculations;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ncepts that constitute our model of the crystal, namely the unit cell and the lattice; (3) the manner in which an atom is represented in concept and in practice; (4) the importance of interleaved symmetry elements required by the presence of additional symmetry on a lattice; (5) the harnessing of the na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rystalline state for the potential manipulation of properties of synthetic crystals; and (6) useful terminology for navigating a crysta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