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氏体磨球具有高的整体硬度,Φ110mm的磨球表面硬度HRC,心部硬度HRC,金相组织为均匀细小的贝氏体,回火氏体,碳化物和少量残留奥氏体。无缺口冲击韧工aK=(500-800)kJ/m^2。贝氏体钢磨球磨耗为(50-70)g/t。水泥;破碎率为0-1.0%;失圆尺寸在球径技术标准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铸造》2001,(8)
本材料兼具高硬度与高韧性 :硬度HRC 5 5~ 6 2 ,与高铬铸铁相当 ;冲击韧性αk8~ 2 0J/cm2 ,大于高铬铸铁。还可做到αk2 0~ 5 0J/cm2 与HRC 4 5~ 5 1。TQ磨球磨耗 2 5 0~ 35 0 g/t铁矿 、 5 0~ 10 0 g/t水泥 ,耐磨性是普通锻钢球的 10倍 ,破碎率低于 1%,可用于大型球磨机。TQ衬板寿命是高锰钢衬板的 2倍。磨球衬板干湿磨俱佳 ,已广泛用于矿山、水泥厂和电厂 ,并销往美国等国家。TQ磨球衬板用冲天炉生产 ,合金元素含量仅为高铬铸铁的 1/ 2 5 ,生产耗电量少 ,其性能成本比指标显著优于高铬铸铁、低合金白口铁、…  相似文献   

3.
王茂松 《铸造》1998,(7):25-27
设定成分(质量分数,%)为:365~372C、180~200Si、053~070Mn、080~085Ni、S<004、P<010的低镍合金马氏体球墨铸铁磨球,经850~900℃淬火,240℃回火后获得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бb达600MPa,硬度达HRC53~58,αk值为8~12J/cm2;球耗仅为105kg/t(最高值)。  相似文献   

4.
于春田  肖军 《铸造》1999,(6):15-18
ZG40CrMnSiMo加入不同配比的变质剂,920℃空淬340℃回火后可以得到αk≥328J/cm2、HRC≥53与αk≥925J/cm2、HRC≥50的两种较好力学性能(韧性相差较大)的材质。动载冲击磨料磨损试验得出热处理后的相对抗磨性,变质的是未变质的127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变质处理工艺提高低铬铸球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桥林 《铸造》1998,(6):37-38
介绍了低铬铸球的化学成分的设计原则,阐明了采用复合变质剂进行变质处理,变质后不需淬火只作消除内应力退火便可获得HRC>84、αk>5J/cm2的综合力学性能。使用结果表明,球耗低于80g/t水泥,碎球率低于1%,不用添加贵金属钼和铜。  相似文献   

6.
《铸造》2000,(3)
本材料兼具高硬度与高韧性 ,硬度HRC 5 5~ 6 2与高铬铸铁相当 ;冲击韧性αk8~ 2 0J/cm2 ,大于高铬铸铁。还可做到αk 2 0~5 0J/cm2 与HRC 45~ 5 1。TQ磨球磨耗 2 5 0~ 35 0克 /吨铁矿、 5 0~1 0 0克 /吨水泥 ,耐磨性是普通锻钢球的 1 0倍 ,破碎率低于 1 % ,可用于大型球磨机。TQ衬板寿命比高锰钢衬板提高 1倍。TQ磨球衬板干湿磨俱佳 ,已广泛用于矿山、水泥厂和电厂 ,并销往美国等国家。TQ磨球衬板用冲天炉生产 ,合金元素含量低仅为高铬铸铁的 1 /2 5 ,生产耗电量少 ,其性能成本比指标显著优于高铬铸铁、低合金…  相似文献   

7.
孟繁琴 《铸造》1998,(8):43-44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时间,等温淬火温度、时间对多元微量合全球墨铸铁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等温处理后力学性能可达HRC45~55,冲击韧性αk值为212~241J/cm2,比普通贝氏体球铁力学性能高  相似文献   

8.
李建明  林汉同 《物理测试》1996,(1):15-17,40
检测了一种改进型RCM铸态中锰球铁磨球的组织和性能,提出了材质强韧化的措施,生产试验表明:采用Cu-Cr微量合金化并配合随流孕育变质处理,磨球的洛氏硬度保持在HRC45-55,而冲击韧性可高达αK10-20J/cm^2,成功地解决了此类合金韧性不足易破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栾道成  魏成富 《铸造》1997,(1):34-36
研制的奥氏体-贝氏体复相耐磨铸钢衬板具有高硬度和高韧性(HRC40~58、αk≥15~45J/cm2),可在铸态下使用,不需热处理;一定条件下,使用寿命比高锰钢高1倍。  相似文献   

10.
高锰奥贝球铁的生产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赵伯Fan  严有为 《铸造》1995,(7):22-25
采用适当的工艺措施,可使高锰(0.6 ̄0.8%Mn)奥氏球铁获得较理想的组织,从而性能达到:σ≥1000MPa、δ≥5%、ak≥70J/cm^2、HRC≥30。  相似文献   

11.
铬钼铌合金耐磨铸钢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戴敦才  林怀涛 《铸造》1996,(11):11-15
所研制的铬钼铌合金铸钢经简便的空淬+回火热处理,形成以板条马氏体为主加贝氏体和奥氏体多相组织,其综合力学性能良好(σb≥1200MPa、σ0.2≥800MPa、αk≥25J/cm2、HRC≥45),且具有较好的加工硬化能力。在冲击磨料磨损条件下,耐磨性是普通Mn13钢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赵宇光 《铸造》1998,(1):20-23
研究了悬浮处理对铸造热锻模具钢(JCD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处理后的铸造热锻模具钢,结晶组织得到细化,偏析倾向减小,铸件硬度从HRC395提高到4415,冲击韧性从2026J/cm2提高到5482J/cm2,抗热疲劳性提高了约一倍,断面力学性能的均匀性和耐磨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可满足热锻模具使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贝氏体/马氏体球铁磨球准等温淬火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测磨球淬火过程的冷却曲线,提出了磨球在淬火介质中淬到马氏体相变温度Ms以上,然后空冷的准等温淬火工艺。采用该工艺,磨球水淬组织与水玻璃淬火组织相近,有较多的贝氏体。经适当回火,磨球硬度HRC55左右,冲击韧性大于6J/c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元素Mn的合金化,研究Mn对Cr15铸铁铸态和热处理状态下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抗磨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循环热处理等途径确定了高铬锰抗磨铸铁Mn的适宜量为4%,其合适的淬火温度为920℃。Cr15Mn4高铬锰抗磨铸铁经复合变质处理后,ak≥8J/cm2、HRC≥60。  相似文献   

15.
提高对辊机辊圈耐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开钧  乐川 《铸造》1994,(8):7-11
通过对耐磨球铁辊圈失效形式的分析,提出了在保证冲击值αk为4-6J/cm^2的前提下,辊圈的硬度达HRC55-57的工艺方案。即在白口铁液中加入适量铬,提高硬度,同时加入适量的钼和铜,经热处理后,获得了一定淬透性的模拟辊圈。结果表明,合金白口铸铁的耐磨性明显优于耐磨球铁,可在冲天炉中熔炼,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6.
铸态奥氏体-贝氏体耐磨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硅、锰为主,研制了一类新型中碳低合金耐磨钢即铸态奥氏体-贝氏体耐磨钢.其特点是铸态下获得奥氏体、贝氏体为主的混合组织,具有高硬度(40~58HRC)、高韧性(αk≥15~45J/cm2)、优异的抗磨料磨损性能,铸态下使用不需重新热处理.奥氏体-贝氏体耐磨钢是传统奥氏体高锰钢的理想替代新材料.  相似文献   

17.
根据合金化原理设计的成分,经变质处理后制作磨球,其铸态心部到表层硬度均达到50 H R C以上,冲击韧度αk > 4 J/cm 2,耐磨性优于高铬铁球;在经过正火和淬火+ 回火热处理后,韧度可提高1/3。因此该低合金铸铁是制作耐磨件较理想的材料,且制造成本低于广泛应用的高铬磨球。  相似文献   

18.
变质处理对中碳低合金抗磨钢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春田  肖平 《铸造》1998,(4):18-21
适宜的变质处理,可以改善中碳低合金抗磨钢的铸态组织,提高淬透性,提高铸态和热处理后的冲击韧性、硬度和抗磨性。920℃空淬340℃回火后得到板条状回火马氏体加少量碳化物和微量残余奥氏体的金相组织,HRC54,ak≥225J/cm2。  相似文献   

19.
奥—贝球铁合金磨球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明祥  郑望林 《铸造》1998,(1):34-36
选择高碳(33~40%C),低硅(22~29%Si),尽量减少有害元素(Mn<05%、P<005%、S<003%),钼、铜配合进行合金化(Mo<05%、Cu<10%)球铁,使用稀土镁硅铁合金球化处理后用金属型铸球;尔后采用等温淬火工艺(860~920℃×40~90min,280~320℃×60~90min)生产的奥贝合金球铁磨球破碎率低、耐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热处理对含硼耐磨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奖爱  詹克会 《铸造》1997,(12):3-5
采取淬火—回火工艺处理了含硼球墨铸铁。随淬火温度升高,碳化物减少,球状石墨长大;基体组织为球状石墨、硼碳化物、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淬火温度以850~910℃,回火温度以290℃为宜,此时力学性能HRC=53.5~54.5,αk=6.0~7.5J/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