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工"既是企业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也是在法律规范、指导之下的一种劳动关系行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用工管理已经由固定工为主的用工制度转化为多元化的用工制度。多元化的用工制度虽然搞活了企业用工,但也因多种制度并存、交叉存在着管理复杂的情况。多元化用工在为国有企业带来了增添活力、降低用工成本、保障人才供给、提高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和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这种用工形式的法律风险越来越大。规范劳务派遣行为,防范用工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6年来,伴随着营销业务的发展,中国石油销售企业对用工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逐步形成一套与跨国石油公司用工制度相接轨、与销售企业特点相适应的新型用工制度雏形,即市场化用工制度。在实践这种新型用工制度过程中,有的属于方向性创新,有的处于理念形成阶段,有的正在实施和调整当中,需要在改革和发展中进一步认识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控制用工总量,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探讨了作为全日制用工补充的非全日制用工。阐述了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特点及与全日制用工的主要区别,非全日制用工的适用情况、管理、成本测算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石化集团劳动用工体系中除正式用工的形式以外,其他劳动用工形式约占用工总量的1/3。多种劳动用工形式的构成使企业管理存在较多风险。《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如何规范其他劳动用工已成为迫切问题。对中国石化集团在其他劳动用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引发企业管理者及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对规范使用其他劳动用工问题的思考,为解决问题和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制给国有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夏雨被国内舆论界誉为第二"宪法"的《劳动法》生效实施已一年有余。《劳动法》的核心内容是要求用人单位(主要指企业)在用工制度上一改过去的固定工和合同工并存的"一厂两制"用工制度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制度──劳动合同制。劳动...  相似文献   

7.
市场化用工打破了国有企业传统用工模式,在这种用工机制下,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然而,这部分员工很少受到企业的关注,也没有针对他们的有效的激励方式。本文通过对市场化用工的探讨,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对市场化用工激励的现状,分析了市场化用工的激励与正式员工激励的区别,并结合市场化用工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国有企业市场化用工的激励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华东销售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才强企战略,稳步推进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积极创建适应区外销售企业发展的现代化用工新机制,打造了一支较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公司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证。目前,公司15267名员工中,市场化用工14915人,占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石化销售企业使用劳务用工的作用、意义和现状,指出劳务用工已成为加油站员工的主体。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的运用,发挥了增强用工弹性、激活用工方式、提高管理效率、优化用工成本的重要作用,但也显现出流失严重、综合素质不高、待遇不对等、用工不规范等问题,已成为石化销售企业不可忽视的紧迫问题。为此,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对策:转变认识上的误区,处理好改革与发展、流动与流失、留人与留心和效率与效益的关系;立足现实,适度提升薪酬标准,适时提升劳务用工素质;以人为本,创造和谐,规范用工管理,提升人性化管理水平;建立劳务用工激励机制,提高用工活力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油气企业广泛使用劳务派遣等用工方式。认识和防控这些用工方式所存在的法律风险,对油气企业规范劳动用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清晰界定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并总结了劳务派遣及其替代形式的法律风险,认为油气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等用工方式时,对其定义理解不够准确,存在不符合法定使用条件及用工比例等现象。结合油气企业当前的发展形势,提出以下建议:1油气企业应该在法律边界内规范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严格限制劳务派遣用工的比例及使用条件,调整用工时间;2依法科学地理解和运用劳务派遣用工的"同工同酬"要求,规范岗位和工种的划分与认定,制定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3正确认识业务外包和劳务分包等用工方式的使用条件,明确使用这些用工方式的业务领域,谨慎使用业务外包和劳务分包等用工形式。  相似文献   

11.
赵琳 《石油知识》2012,(4):40-40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由于油田逐步调整了用工和就业政策,造成一方面职工子女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单位因各种减员造成缺员无法补充,特别是一线队种缺员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石油企业普遍成立了劳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劳务公司),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依托以待业子女和下岗职工为主体的劳动力市场、面向以油田企业为主的用工市场.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牵线搭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述了输气管道维护外聘用工的现状,分析了直接外聘用工的四大法律风险,并总结了输气管道维护外聘派遣用工的具体做法和管理成效。最后针对《劳动合同法》即将出台对外聘派遣用工模式所带来的新的法律风险,提出了完善外聘派遣用工管理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整体用工效益偏低是油气田地面施工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本文列举了该类型企业劳动用工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企业在用工管理理念、管理机制方面制约劳动用工效益提升的因素,提出了以优化生产组织运行管理、调整优化定员标准体系、提升劳动用工的使用效率、严格考核管理、强化培训和开发的提升油气田地面施工企业用工效益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整体用工效益偏低是油气田地面施工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本文列举了该类型企业劳动用工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企业在用工管理理念、管理机制方面制约劳动用工效益提升的因素,提出了以优化生产组织运行管理、调整优化定员标准体系、提升劳动用工的使用效率、严格考核管理、强化培训和开发的提升油气田地面施工企业用工效益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劳务派遣用工因其具有优化人才结构、便捷人事管理、降低人工成本等竞争优势,得到众多国有企业的“青睐”,但就我国目前劳务市场的用工情况来看,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存在滥用的现象,在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用工企业本身也面临诸多法律风险。试从劳务派遣用工现状出发,以最新出台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为背景。结合当前劳务派遣用工市场呈现的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派遣机构不规范、劳务派遣用工主流化及同工不同酬等突出问题,从用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视角入手,深入剖析可能潜藏于劳务派遣用工企业的主要法律风险,并就雇主责任、选用合作机构、岗位定位不当同工不同酬等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法律不利后果进行分析,提出可采取的有效防范措施。以应对当前立法变革。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劳务派遣用工的定义和特点,加油站劳务派遣用工的现状及问题,指出了加油站劳务派遣用工面临的法律风险,并提出了风险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石化集团其他劳动用工形式存在的风险问题,该作者曾专门撰文进行剖析。如何应对其他劳动用工形式中的风险,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规范管理,是中国石化集团用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这些难点问题,对中国石化集团劳动用工规制和劳动关系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油品销售队伍中,社会用工已占70%左右。当初,他们怀着美好愿景,走进一座座加油站;现在,有些优秀的社会用工却改变了主意,提出辞职报告。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正>在合适的岗位上选择适合的用工模式,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按照新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健全多元化用工制度的基本措施包括:厘清多元化用工的目的,根据业务发展的不同人员要求建立分层分类的用工形式,构建整体人力资源制度,建立针对多元化用工人员的长效激励机制,营造和谐、公平的企业文化。理论上来说,在多元化用工制  相似文献   

20.
面临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必须高度重视劳动用工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保证企业持续、协调、高效、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劳动用工机制远远适应不了企业竞争的需要,特别是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知识密集型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和人力资源紧张的矛盾特别突出。必须解决企业劳动用工中存在的用工指标配额限制过死,用工结构不尽合理,管理机制不活等实际问题,以满足市场经济下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