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根据规范规定给出时程法定义、分类、波形选择方法、调整系数计算公式;明确选波时用底部剪力值,计算调整系数时用各层间剪力值;总结了时程法与反应谱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以具体工程为例说明时程法作为反应谱法的一种补充计算以及对内力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基于耐震时程分析法对地铁车站进行高效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可行性,选取Ⅲ类工程场地中典型两层三跨地铁车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为反映所构造的耐震时程曲线具有所选天然地震记录的离散特性,借鉴IDA分析中分位数回归统计方法,分别以所选实际天然地震记录反应谱的16%,50%,84%分位值作为目标反应谱,各自构造3条人工耐震时程曲线作为有限元模型输入,并基于耐震时程分析结果与IDA结果绘制各级性能水准下的地铁车站地震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在Ⅲ类工程场地中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地下结构各级性能水准地震易损性曲线吻合良好。因此,考虑输入耐震时程曲线离散特性的耐震时程分析法能够显著降低地下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时程计算次数,并保证较高的计算精度;同时也验证了基于地震记录反应谱的分位值构造一系列具有离散特性耐震时程曲线进行易损性分析的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Matlab求解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的时程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matlab阐述了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的求解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的时程分析法,应用matlab语言编制了时程分析法求解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的计算程序,并以一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工程算例,应用基于matlab的时程分析法进行结构的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基于matlab的时程分析计算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结构时程分析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际结构 ,分别输入数字地震记录和模拟地震记录 ,并对其结果加以分析 ,探讨模拟地震记录对于长周期结构抗震设计计算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从状态空间理论出发,建立了一种新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与时程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求解过程简捷。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精度好,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岩石硬土场地(Ⅰ类)、粘滞阻尼比为O.05、材料模型为双线性的单自由度系统,在考虑了实测地震记录的场地条件、记录的加速度反应谱、地震震级和震中距及结构的自振周期、结构的延性等因素的影响下,探讨了如何对地震时程记录按照某一恰当的放大系数(可以小于1)进行放大,使之与任意给定结构的周期特性相匹配,从而为给定结构提供或选择最匹配的地震时程记录用于结构时程分析.分析中,考虑了三种放大方法,即单点放大系数法、区间放大系数法和PGA放大系数法,并分析和比较了由这三种方法计算出的平均加速度和方差,由此推荐了最优的放大地震时程记录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从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强震记录中,选出了可适用于9度区岩石硬土场地上做结构时程分析用的三个实测强震记录,以供研究人员和工程师选用. 相似文献
9.
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多维多点输入时程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首都机场T3A航站楼南北方向最大尺寸约950m,东西方向最大尺寸约770m,结构在双方向尺度均很大,且结构体型不规则,有必要进行多维多点输入地震反应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多维多点输入地震反应分析的基本原理。对T3A航站楼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了考虑行波效应的,水平双向多点输入地震反应分析。将多维多点输入结果与多维单点输入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多点输入条件下扭转作用显著提高。对本工程而言,在行波速度从250m/s到800m/s的范围内,随波速减小地震反应增大。结构下部框架结构扭转振动呈剪切型分布,且多点输入影响随楼层升高而减小。多点输入影响较大构件一般为边柱、角柱。根据分析结果,对设计提出建议,针对工程不同结构类型和部位给出了考虑多点输入影响的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系数,本工程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系数在1.00~2.20之间。本文为大型建筑结构在设计中考虑多点输入影响提出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弹性与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中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大量实际工程弹性、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经验,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探讨了弹性、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针对性地分析了动力时程分析方法中地震波的离散性;地震波如何与反应谱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人工模拟地震波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弹性、弹塑性时程分析法选取地震波的基本原则;弹性时程分析法地震波的选取数量;如何将反应谱分析结果与时程分析结果取较大值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大量的算例分析可以看出,正确地应用弹性、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条地应用很难发挥弹性、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抗震结构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结构的抗震研究和设计中,如何选择实际的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一直是地震工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首先给出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的概念、确定原则及方法,然后利用估计地震动潜在破坏势的综合评价法,对四种场地类型分别给出长周期、短周期和中周期结构的国外、我国台湾地区及大陆地区的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给出的最不利设计地震动适用于特别重要的结构或地震危险性较高地区结构的抗震分析和研究。另外,根据地震动的潜在破坏势,还给出适用于一般重要性结构或地震危险性较低地区抗震验算的输入地震动。最后,通过工程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初步验证文中所确定的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巨型框架结构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讨论了不同主次框架刚度比下巨型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侧移曲线为弯剪型;主次框架刚度比对巨型框架弹性地震反应有较大影响;结构的高阶频率对结构有一定影响,当与地震波卓越周期相近时可能会发生类共振现象。计算结果对巨型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江苏海伦PTA装置A2区为高度40m的化工生产装置,荷栽巨大且分布不均,结构体型受工艺布置限制,平面、竖向均不规则。结合以往工程经验,对结构关键部位进行概念设计,提出一些有效的构造措施。采用计算软件PKPM,SAP2000进行结构多遇地震下的反应谱分析并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模型建立合理,分析结果准确。采用SAP2000进行结构弹性时程分析,结果显示时程分析结果基本小于反应谱分析结果。对结构关键构件进行中震不屈服校核,结果显示构件设计能够满足设防烈度地震下不屈服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