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品配色设计对塑造产品风格和企业品牌形象有重要作用,为有效辅助工业设计师进行产品配色设计,准确反映用户对产品配色方案的意象感知,利用交互式遗传算法集成用户认知度和疲劳度构建了认知噪声模型,根据产品配色方案评价值和色彩值的相似度测量求解认知噪声模型相关参数,对配色方案适应度值进行调整,提出了考虑用户认知噪声的产品交互式配色设计过程。以电熨斗的配色设计为例,通过与普通交互式遗传算法对比,结果显示:1)用户对产品配色的知识背景差异会显著影响其认知度;2)配色设计过程的收敛性提升了37.5%,平均进化代数减小了2.4代。以上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符合用户主观认知特点,有助于提高产品交互配色设计的收敛性和进化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正交-交互式遗传算法的产品造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概念设计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正交-交互式遗传算法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法.在获取、表征造型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分析来精简遗传种群空间,提高收敛速度;同时,以共识满意度作为适应度函数,优化评价机制,达到减小主观评价误差的目的.另外,可视化的界面有利于特征偏好选取,减轻用户交互的心理负担.实例研究表明,与普通交互式遗传算法相比,正交-交互式遗传算法能以较少的交互代数达到较高的适应值,具有更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产品研发中面向用户意象的交互式遗传算法评价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产品研发过程中了解用户意象的需求,采用交互式遗传算法对产品设计方案实施优化。由于评价噪声影响用户意象的准确获取,对交互式遗传算法的用户评价噪声来源及其与评价精度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对四种不同评价精度下的收敛速度、评价耗时和用户疲劳等指标进行了实验研究。结合产品优化设计的具体案例,论证了低精度评价方法具有降低疲劳、缩短评价时间、提高种群规模等优势,并且可以有效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适应值预测和用户意向分析。 相似文献
4.
5.
对产品造型进行了编码,采用目标客户参与的方式评定造型参数的权重;根据权重次序将产品设计的造型编码进行层次分级;通过层次降级的方式对原始解空间进行数据处理,每次降级利用交互式遗传算法搜索最优解,逐级完成造.型设计的细化设计.求解过程基于解码的形态方案进行,并为设计师提供了直观的操作界面. 相似文献
6.
7.
8.
9.
面向轨道列车车头造型设计过程中的方案推演与评价调整的低效问题,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开发了设计者与算法协作的交互优化技术。针对轨道列车造型的特征,设计了三线造型编码方法,实现了造型方案的批量化快速生成与优化。通过设计者提供的造型曲线框架,程序可自动完成方案种群的构建,实现造型约束,并可基于设计者的交互评价进行方案换代演化、交叉重组和变异等系列遗传操作。通过草图曲线的智能化识别与调整技术,降低了对设计者手绘输入曲线的精度要求,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设计者与智能技术的合理分工,拓展了概念方案搜索的广度,可提升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0.
图像是设计师进行配色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通过技术手段对源图色彩提取、色彩选择到目标设计方案的色区赋色、调整等过程进行辅助,可以提高设计效率。提出了色彩邻接网络模型,以图像提取色为节点、以色区间的邻接紧密程度为边,为源图和目标配色对象分别建立源网和目标网两个网络模型。将配色问题映射为从源网中搜索可以最佳匹配目标网的子网,利用逆序数和异连接数两个指标的组合来评价匹配强度,并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等技术实施配色方案的优化。基于平面设计软件开发了配色设计系统,实现了从色彩提取到重用的配色设计关键环节的辅助。以汽车外观配色为载体进行了应用测试,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依据现代产品设计信息化、系列化、商品化、生态化的发展特征,从产品设计的物质性、精神性、民族性、时代性和自然性五部分探讨产品设计的文化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探索有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的有效设计途径。用实例说明产品设计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供从事产品设计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并行化产品设计中概念设计的产品信息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实现并行化产品设计 ,有必要将概念设计阶段的产品信息管理纳入到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并行化产品设计环境中。本文首先分析了对概念设计产品信息进行管理的意义及现有的商品化 PDM系统对其支持能力的不足之处 ,探讨了以产品结构树为中心的产品信息管理方式 ,并提出了采用这种管理方式对概念设计阶段产品信息进行管理所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初步构造了一个可行的并行化概念设计的产品信息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16.
产品设计中用户感知意象的思维结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获取产品总意象、子意象和产品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产品设计中用户感知意象的生成机制,并提出了感知意象思维结构的模型。以太阳镜外形为研究案例,采用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技术构建产品总意象与造型、色彩、材质和光影子意象的关系模型,据此应用子意象最低规则和意象值近似规则,在Matlab软件中求解四个子意象的最优组合。采用回归树技术得到各子意象与产品构成元素的关系模型,进一步地以感知意象区间为基础,求解对应于四个最优子意象的最优产品构成元素,据此得到对应于用户感知意象的最优产品构成元素组合。研究表明:在感知意象的思维结构中,产品子意象与构成元素的关系可用树结构表征,而与产品总意象之间存在复杂的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公理设计的产品平台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产品平台设计是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关键技术,以产品平台为核心,通过添加、删除或修改个性化模块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对产品的要求。应用公理设计的功能独立性分析框架,从客户需求出发同时进行功能-物理结构间的“之字形”映射变换,建立相对独立的功能等级结构树;通过分析完整设计矩阵明确功能之间的影响关系,将存在影响的功能结构组成模块并根据功能结构和客户需求的实现关系确定产品功能平台;在保证功能独立的前提下,以设计参数的物理集成和分离原则为依据,建立通用的产品平台物理结构。以合作企业的蝶阀产品为实例,建立其通用的产品平台,实现快速响应市场的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18.
19.
产品创新概念设计集成过程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集成不同的设计方法,如发明问题冲突解决理论、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 TOC)、未预见发现(Unexpected discovery, UXD)、类比设计(Analogy-based design, ABD)等,建立一种产品创新概念设计集成过程模型,并分析产品需求。利用约束设计理论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TRIZ)方法相结合来发现、确定并解决产品冲突;再利用类比设计将获得的UXD结果作用于驱动跨领域知识创新构想产生,进而确定领域内的产品冲突,获得了系统原理解或产品创新方案。以水力旋流器为例对该集成过程模型进行应用研究,提高了产品创新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20.
袁光群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8,21(2):84-86
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工业设计是产品创新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产品外观设计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运用色彩设计创造个性化、差异化的创新产品,已成为有效的商业竞争手段。在产品设计的初期创新阶段,就要进行系统的色彩计划,为产品创新寻找突破口。通过打破常规、逆向思维等方法.巧妙的运用色彩,突破产品的创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