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011年5月10日8时,2010~2011年度引黄入冀应急调水顺利结束。本次引黄入冀应急调水自2010年12月13日8时开始,历时149天,黄河渠首位山闸累计放水6.69亿m3(含部分山东位山灌区用水),河北省累计收水2.78亿m3,向白洋淀送水0.93亿m3,抬升白洋淀水位至7.47 m,较应急调水前水位升高0.87 m。  相似文献   

2.
《人民珠江》2005,(1):14-14
2005年1月25日,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天津市九宣闸收水达4.3亿立方米,圆满完成调水任务。9时黄河位山闸关闭,输水结束。  相似文献   

3.
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5月10日8时,2010—2011年度引黄入冀应急调水顺利结束。这次引黄入冀应急调水自2010年12月13日8时开始,历时149 d,黄河渠首位山闸累计放水6.69亿  相似文献   

4.
2012年2月6日上午8时,根据上级指示,引黄入冀渠首位山闸关闸,标志着2011~2012年度引黄入冀应急调水圆满结束。此次引黄入冀调水自2011年11月15日开始,到2012年2月6日结束,历时84天,跨越整个凌汛  相似文献   

5.
2011年12月10日8时,引黄济青渠首打渔张闸开启,标志着2011~2012年度引黄济青正式启动。2011~2012年度引黄济青调水,计划从黄河打渔张闸调水6000万m3,因为目前打渔张闸正为博兴县冬灌储备水源,引水流量10m3/s左右,引黄济青需要开启20m3/s的流量,打渔张闸引水流量增至30m3/s左右。  相似文献   

6.
《中国防汛抗旱》2010,20(2):16-16
<正>2月26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宣布2009年度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工作从2010年2月28日18时结束。这次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从2009年10月1日开始,计划从黄河引水9.5亿m3,其中分配天津5亿m3、白洋淀2.4亿m3、衡水湖大浪淀2.1亿m3。扣除沿途输水损失后,天津市收水2.2亿m3、白洋淀收水1亿m3。截至2月28日8时统计,黄河位山闸累计放水9.857亿m3,比计划  相似文献   

7.
2月6日,2011~2012年度引黄入冀应急调水工作圆满结束,本次调水历时84天,黄河位山闸累计放水4.69亿m3,河北省收水4.18亿m3。2月16日,全国旱限水位(流量)确定工作研讨会议在江西南昌市召开。  相似文献   

8.
2010年10月24日.引黄济津潘庄线应急调水工程正式通水。调水线路全长约390km,其中河北段长241km。截止到2011年4月12日结束.天津共引蓄黄河水4.2亿m2.大大缓解了天津市的缺水状况.  相似文献   

9.
《海河水利》2004,(5):34-34
由于今年汛期海河流域北部降雨严重偏少,天津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潘家口水库蓄水不足,国家防总再次组织引黄济津应急调水。10月9日,黄河位山闸放水,输水时间120d,计划从黄河引水9.8亿m3,天津九宣闸收水4.3亿m3。此次调水仍沿用2003年引黄线路:从黄河位山闸引水,经位山三干渠至临清  相似文献   

10.
1 工程概况 位山引黄闸位于东阿县位山险工,为开敞式钢闸门混凝土水闸,全闸共8孔,单孔宽7.7m,高3m,底板高程为37.1m,为Ⅰ级建筑物。由于华北北部地区连年干旱,天津市严重缺水,国务院决定实施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工程。从2000年10月15日至2001年2月底,由黄河位山闸引水10亿m~3.向天津市送水4亿m~3。为保证在应急调水期内,位山闸达到日均引水流量100m~3/s,需要实施位山闸应急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德州市引黄济沧李家岸线路引黄调水情况的介绍,重点论述了调水中的渠首闸年久失修、原建工程标准低、配套差等输水率影响因素,提出了启动李家岸引黄闸除险加固或新建、继续做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基层水利工程管护机制改革、强化调水刚性约束以及充分借鉴潘庄线路引黄济津(济冀)应急输水经验等工作建议,为再次引黄济沧跨流域调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德州市水资源短缺严重,水一直是发展振兴的制约瓶颈。多年来德州市一直通过潘庄、李家岸、韩刘、豆腐窝灌区黄河渠首闸积极引调黄河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文章总结了德州市引黄调水管理工作成效,分析了当前德州市引黄调水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力争高效利用每一滴黄河水、全力保障德州市用水安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1 年 2 月 2 日 10 时,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境内的黄河位山闸闸门徐徐落下,引黄济津应急调水胜利结束. 至此,天津九宣闸累计收水 4.01 亿 m3,河北沧州大浪淀水库补水 0.54 亿 m3,黄河位山闸累计引水 8.66 亿 m3,输水历时 112 d,圆满完成预定向天津市应急调水 4 亿 m3 的任务.近几年北方连续干旱,向天津市供水的主要水源潘家口水库来水偏枯,天津市去年出现了引滦入津以来最为严重的城市供水危机. 国务院去年 9 月决定实施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工程. 此次调水由山东黄河位山闸引水,经过位山三干渠,由河北省临清市境内的刘口闸进入清凉…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输水经过沿线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及时圆满完成了各项应急工程建设任务,渠首潘庄引黄闸于2010年10月22日10时正式提闸向天津供水。介绍了引黄济津渠首应急工程及工程建设、供水情况,针对输水过程中的冰凌影响及渠首工程存在的工程老化等影响供水效果的因素,提出了提前供水时间、加大清淤力度、增加工程投入、强化工程观测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是水资源最缺乏的省份之一,为了缓解供需矛盾、改善水质、补充地下水.河北省自1994年实施引黄人冀工程以来,已引黄17次。共引水约36亿m2.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潘庄引黄线路作为引黄人冀3条规划线路之一.是2010年新开辟的线路.由山东省德州市黄河潘庄渠首闸引水。经潘庄总干渠人马颊河.再经沙杨河、头屯干...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海委开展了新辟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调水的有关工作,组织山东、河北和天津三省(市)及黄委签署了“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输水协议”,建立了引黄济津应急调水的长效机制。回顾总结输水协议签署工作中的主要做法、经验,并针对引黄济津调水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完善跨流域调水长效机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自2010年10月开始,为缓解天津市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潘庄灌区实施了引黄济津应急调水任务.本文系统总结了潘庄灌区两次引黄济津的经验做法和体会,对潘庄灌区引黄济津调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防汛抗旱》2010,20(1):49-49
<正>在2009年引黄济津济淀预定应急调水任务即将完成、延长期应急调水即将开始的关键时刻,1月25日,国家防总、水利部在天津市召开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工作座谈会,总结前一阶段的调水工作,研究部署延长期  相似文献   

19.
位山引黄闸始建于1958年,为岩基开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水闸。钢板弧型闸门。是山东黄河最大的引黄水闸,设计引水流量240m3/s,加大引水流量600m3/s。该闸担负着聊城市9个县(市、区)的农田灌溉和“引黄济津”、“引黄人卫”、“引黄济淀”等大型跨省际跨流域的供水任务,近几年渠首年平均引水200d左右。年引水10多亿m3,为聊城市和河北省部分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天津市生活用水做出了巨大贡献。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邓坚 《中国水利》2004,(24):74-76
2004年汛期,海河流域北部地区继续干旱少雨.据预测来水初步测算,2004-2005水文年度天津市引滦可分水量约4.2亿m3,在节约挖潜的基础上,到2005年6月30日,天津城市供水缺口达3.1亿m3,现有水源已无法满足天津用水需求.为此,国务院决定实施第九次引黄济津应急调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