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设定工况条件下,采用3组CO2非共沸混合工质(R744/R22、R744/R1270、R744/R600a).对制冷系统进行了热力学理论分析和计算.研究了系统制冷量、压缩机功耗、制冷COP,和冷凝压力随CO2质量配比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R744/R600a的冷凝压力最低,比R744/R22平均低22.9%,比R744/R1270平均低18.8%;R744/R1270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回顾自复叠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其原理和特点,并与单级压缩/双级压缩及复叠式制冷进行比较。总结自复叠制冷技术目前的研究概况,指出该技术在现阶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及今后研究中应该着重考虑并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非共沸工质R407C在毛细管中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能量、动量、质量方程,分别就过冷区和两相区作了理论求解,并将计算结果全部绘制成了曲线.  相似文献   

4.
非共沸混合工质泄漏拓展模型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共沸混合工质泄漏拓展模型的理论分析顾惠军高志明马一太(天津大学热能系,天津300072)NewTheoreticalModelontheLeakageofRefrigerantMixturesinaTankAbstractThereasonwhyR...  相似文献   

5.
多元非共沸混合物池内核态沸腾传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种二元混合物和1种三元混合物进行了池内核态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从系统压力、热流密度以及混合物组成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三元混合物中高沸点工质对传热系数曲线变化的趋势具有重要影响.将实验结果同现有经验关联式的计算结果相比较,指出了现有关联式在计算不同混合物时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朱禹  赵力  高攀 《制冷学报》2007,28(5):15-19
针对非共沸工质可能出现的非完全冷凝现象,首先针对两种非共沸工质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制热量和COP随冷凝器水流量逐渐增加的变化规律,证明非完全冷凝现象存在的可能性和普遍性;然后根据已经提出的此现象是否发生的理论判据(极限流量判别式)进行计算,并用实验测得极限流量对其进行验证;最后,分析了实验与理论计算的差异和原因,并提出完善非完全冷凝现象理论判据的改进方向,即考虑工质在冷凝器中的压降、工质和换热流体间的实际温差和实际换热过程中的各种外力。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的研究基于一台自制的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单机压缩制冷机组。根据传统的制冷剂选取原则选择适当的工质组元,假定系统为理想的制冷过程利用NIST-REFPROF软件进行模拟得到合适的配比,用方程修正,再进过实验校正,得到较低温度-90℃。在实际温度下再反过来进行热力计算,得到制冷系统中各个部件中制冷剂的真实配比,通过理论修正和实际的配比相比较进而得到该工况下制冷剂最优配比。通过其中的误差来源分析,注重以后设备的选择,得到制冷系统最优配比。即将此理论可以运用到其他的自动复叠制冷中,使得机组在最优配比下运行稳定并高效的低温装置。  相似文献   

8.
以非共沸混合工质在蒸发器中沿程温度分布变化所导致传热不可逆熵增为目标函数,建立混合工质与冷媒水在蒸发器中的稳态换热模型;以换热温差最小值为基准,编程分析计算,得出二元混合工质R290/R600在不同组分比下的相对熵增,选取其中最小值对应组分比为最佳组分比.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非共沸混合工质机械过冷跨临界CO_2制冷循环。在最优排气压力和最优过冷度下循环取得最大COP。最大COP、最优排气压力和过冷度与混合制冷剂的温度滑移密切相关。当选取合理温度滑移的混合工质作为机械过冷循环的制冷剂时,可明显提升CO_2制冷循环能效,降低排气压力。与基本CO_2制冷循环相比,在蒸发温度为-40℃、环境温度为35℃时,采用R32/R152a(40/60)循环总COP可提升46.53%,CO_2排气压力可降低2.758 MPa。总COP的提升程度受混合制冷剂的温度滑移影响显著,推荐机械过冷循环使用温度滑移合理的混合制冷剂。在温暖和炎热的气候地区及冷冻冷藏等低温应用领域,采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机械过冷跨临界CO_2制冷循环整体性能的提升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非共沸混合工质流动沸腾过程与纯工质不同的特性,使用相平衡和热焓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非共沸混合工质流动过程中的热物性参数,状态参数和流动参数的计算获取,给出了详细的计算步骤及相关计算式,为准确获取非共沸混合工质在流道中各局部点的参数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制冷系统冷却水侧大温差运行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热泵空调运行中,热泵空调水系统的输送能耗对整个系统节能降耗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大力发展冷却水大温差技术,有利于降低机组能耗。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推导得出热泵空调性能参数与冷却水温差之间的关系,并在不同冷却水温差实验工况时,分析了热泵空调制冷系统及冷却水泵的能耗。结果表明:随着冷却水温差的增大,虽然热泵空调主机单位制冷能耗逐渐增大,但热泵空调系统单位制冷能耗逐渐减小;在温差为8 ℃时,热泵系统EER最大,为3.173;冷却水温差为7~9 ℃时,机组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大型空分系统火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稳流系统的(火用)方程对大型空分系统的空气处理系统和冷箱系统进行了(火用)及(火用)效率计算,进而可得知系统各个环节能源利用情况,同时简单介绍了减少(火用)损失、提高(火用)效率的一般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冷冻水流量与温度变化对基于大滑移温度非共沸工质双温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在大滑移温度非共沸工质的双温冷水机组实验台进行了多组实验研究。实验分别研究了非共沸工质R32/R236fa在不同质量组分比例(0.4∶0.6,0.5∶0.5,0.6∶0.4)下,冷冻水流量由0.25 m~3/h增大到0.45 m~3/h,以及高温冷冻水温度变化时,冷水机组性能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32℃与37℃,高、低温冷冻水温度分别为7℃,16℃时,不同冷冻水流量下冷水机组的制冷效率(COP)最大为4.17,最小COP为3.27。此外,高温冷冻水温度变化对冷水机组COP存在明显影响。实验为大滑移温度的双温冷水机组的应用提出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建立了常规区域供冷系统、天然水源区域供冷系统以及空气源区域供冷系统共三种区域供冷系统的?分析通用模型;并基于上海某中央商业中心,用TRNSYS软件建立了三种区域供冷系统的动态逐时能分析与?分析模拟模型;分析了三种区域供冷系统的?损失、?效率以及系统能效;提出了宜采用天然水源区域供冷系统的天然水源至冷水机组间的管路长度限值的确定方法。结果发现,天然水源区域供冷系统的?效最高,其次为空气源区域供冷系统,常规区域供冷系统的最小,其值分别为16.52%, 15.05%以及12.12%;其单位冷量的?损失分别为0.289, 0.323以及0.414。另外,天然水源区域供冷系统的能效最高,其次为常规区域供冷系统,空气源区域供冷系统的最小,其系统电力能效依次为2.52、2.32以及2.2。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数据中心总能耗,本文提出了用于数据中心自然冷却泵驱动两相回路系统。基于稳流系统?平衡方程,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分析,建立了系统及主要部件的?平衡模型,对3种工况下系统的?和?损进行了理论和实验对比,分析了各个部件的?损变化趋势和?损占比。结果表明:系统?损占比最大的装置是蒸发器,高达40%以上,其次是冷凝器和泵,达到了25%左右,故在系统性能优化时,应依次考虑蒸发器、冷凝器和泵;对蒸发器和冷凝器优化可采取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增加传热面积、合理设定室内温度;对泵优化时,应尽量保证其热力学过程接近定熵过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空分系统的热力学描述和分析方法的比较,建立空分系统的平衡关系,通过统一基准,对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到系统原料及各产品的构成、变化和转移情况。为实际生产过程中能源成本的摊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低温换热器中传热过程的热力学特性,定义了低温换热器传热效率,得到了效率的计算式。讨论了传热单元数、介质热容量比等参数对低温换热器效率的影响,比较了各种流型低温换热器效率的相对大小,给出了使效率达最大值的最佳热容量比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微胶囊相变材料蓄冷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蓄冷方式,在热交换及蓄能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同时,可以将峰时电负荷部分转移到谷时.本文介绍微胶囊蓄冷系统,建立系统烟exergy分析模型,从质的角度来分析系统,并与冰蓄冷系统相比较.  相似文献   

19.
从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和经济性的角度,对一种新型的基于非共沸工质的喷射式功冷并供循环进行热经济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循环进行参数分析,研究工质组分比、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膨胀机膨胀比、蒸汽发生器出口温度5个关键参数对循环热效率、㶲效率和资金成本率的影响。最后,以㶲效率最大化和成本率最小化为目标优化函数,采用NSGA-II算法得出帕累托最优解系,并使用TOPSIS方法进行决策,得出最优决策点,即㶲效率为0.131 9,资金成本率为1.94×10-5美元/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