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通用的数据库访问平台,可基于该平台来开发各种数据库应用程序。该平台实现了应用程序开发和数据库开发的真正分离,提高了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2.
Microsoft.NET是一个完善的平台,它提供了一套公共的运行库,并制定了一套公共语言规范,所有符合该规范的语言都可以无缝使用这套运行库,这也就是说,在Microsoft.NET平台下,使用符合Microsoft.NET规范的都可以开发.NET应用程序。微软Microsoft.NET认证要求从C#(CSharp)和VisualBasic.NET两种语言中任一种语言进行Microsoft.NET平台应用程序开发,由于C#是微软公司针对Microsoft.NET平台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编程语言,它从C/C++演变而来,是一种简单、现代、类型安全和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微软公司力荐开发者使用C#开发Microsoft.…  相似文献   

3.
自1990年5月22日Windows3.0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软件以Windows环境为运行平台,即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的传统方法是用C或C++语言,但由于这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和限制,使得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困难重重。微软公司的Visual Basic和Borland公司的Delphi这两种语言都是面向对象的可视化语言,它们的面世使得设计Windows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J2ME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以及MIDP应用程序的基本架构.通过对J2ME体系结构及MIDP应用程序开发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MIDP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同时介绍了J2ME手机移动信息设备应用软件开发平台NetBeans,并通过实例阐述了基于该平台的程序开发,给出基于该技术的手机程序开发的系统设计和关键技术以及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5.
Android系统架构及应用程序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ndroid是Google公司发布的智能手机平台,该平台具有开放、应用程序平等、应用程序间无界限和方便快速的应用程序开发等优点。文章对Android的系统架构、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的环境配置及重要功能组件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短信息程序来验证Android平台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Android移动开发平台架构和该平台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Android平台架构模型。鉴于Android平台的开发环境搭建的复杂性,深入研究了其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搭建过程,详细地探讨了Android应用程序运行所需的虚拟机创建和配置,为应用程序开发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目前针对并行空间数据处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数据划分及其在其基础上的并行空间算法,对空间并行数据库平台本身的可用性,如应用程序的开发模式、高并发请求支持等研究较少。为此,对开源并行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进行空间查询扩展,提出一种基于代理的并行空间查询语言,并实现相应的并行数据库平台原型。基于该平台开发标准的网络地图绘图服务,在高并发环境下使用该服务对海量矢量数据进行实时渲染。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具有与传统关系数据库一致的开发应用模式,可提供无缝的衔接方式,在海量数据高并发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及查询性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在VC、Delphi等多种应用程序开发环境中通用的网络通信动态链接库(DLL)模块的设计实现.在visual studi0 2010开发环境下,采用c++MFC类库的CSocket类设计支持TCP协议和UDP协议的DLL.该DLL可被多种开发语言平台调用,能以客户/服务端(C/S)、点对点、广播等多种模式建立局域网内通信机制,为不同开发环境下设计模块化数据通信应用提供了便捷途径,可大大提高跨平台网络通信应用程序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Rails与J2EE框架结构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ils是一个全新的Web应用程序框架,构建在Ruby语言之上,它的目标是为应用程序提供快速开发的途径;而J2EE框架用于创建服务器应用程序和服务的企业平台。由此,从开发角度上对Rails框架和J2EE框架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丹  杨丽 《福建电脑》2008,(1):96-97
NET框架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跨语言的平台,它简化了在Internet分布式环境下的应用程序开发。支持超过20种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不同语言描述的类对象之间相互继承和实例化。  相似文献   

11.
开发高性能仿真程序的前提是选择合适的并行计算平台以及明确程序的并行优化方向。为此,研究了并行计算平台和高性能仿真程序之间的适用性。重点提炼出仿真程序特性集合、并行计算平台的性能指标体系和并行优化目标要素集合,从而使平台选择和程序优化技术有更完善的理论指导。基于这三项研究,提出了确定程序适用性和平台适用性的方法。实例分析表明,研究成果能够指导选择适合的并行计算平台,以及指导开发面向平台性能的并行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以往移动可信平台设计均以终端设计为主,不适用于移动物联网条件下,提出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嵌入式可信移动网关,结合可信平台模块( TPM)芯片与Android系统特有特性,设计新的可信模块。本设计提出 Android 系统下软硬件系统架构以及每个模块的详细功能。根据设计利用 Atmel AT97SC3205T芯片对Cortex—A8 S5PV210平台可信改造,并在Android系统上开发网关应用程序。根据此平台已经开发ZigBee应用程序,此设计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开发游戏的技术中,J2ME由于开发速度快、周期短、开发资源丰富等优点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手机开发平台。J2ME的应用为移动互联网引入了一种新的模式.既允许手机用户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各种应用程序,并在手机上创造一个离线运行这些程序的可执行环境.而且J2ME应用程序可运行在不同制造商的不同设备上,真正体现了Sun公司所倡导的“write once,run anywhere”。本文主要介绍了J2ME基本概念.开发平台和无线环境的应用框架,然后给出手机游戏的开发流程,最后通过一个游戏实例的开发,给出基于谊技术的手机程序开发的系统设计和关键技术。将老少皆宜的经典作品移植到手机上来。为更流行的硬件平台提供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效、高质量的SaaS级云计算应用程序的开发,本文阐述云平台的内涵,比较几种商业云计算开发平台,以GAE为平台,采用JDO技术实现数据设计与管理,提出一个云计算软件的开发流程,开发一个教学用留言板的云计算软件。实践表明,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种通用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框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达到可重用、可扩展、可维护等要求,应用程序框架一般要采用多种设计模式进行设计。消息是Windows平台的基本驱动模式,该文基于消息驱动的方式,采用MVC及Publish等设计模式,讨论了一种通用的应用程序框架结构,给出了系统关键类的部分源码,该架构不受限于具体的嵌入式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流程描述的测试程序开发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通用自动测试系统中测试软件的通用性和开发效率,以STD(测试和信号定义,IEEE1641)标准为基础,借鉴该标准中信号分类及处理的方法,对测试流程进行描述。并以测试流程描述为基础,提出基于流程描述的测试软件开发平台。该平台通过对测试流程的描述和自动解析,实现无编程的测试程序开发。目前,该测试程序开发平台已经在某新型通用测试诊断系统中得到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德州仪器公司CC430系列无线超低功耗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套无线传感网络实验开发平台,阐述了平台的硬件电路及其实验程序,并对SimpliciTI协议进行了应用.该平台支持多种传感器节点,支持多种小型协议栈,开发灵活,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和掌握无线传感网络的构成和应用开发,实验程序可以非常灵活地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当...  相似文献   

18.
随着PMU在各级电网大范围的投运,基于PMU数据的WAMS高级应用系统目前在不同层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原有的WAMS高级应用系统的测试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性能要求,为实现对基于PMU数据的WAMS高级应用系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测试,以及对测试系统的灵活性、复用性及可扩展性的要求,我们设计和构建了基于广域数据的高级应用系统通用测试平台. 本文首先介绍了通用测试平台的基本功能、平台组成及软件结构及实现技术,并对构建测试平台的数据模型做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利用通用测试平台对基于广域数据的扰动源定位系统进行了多方位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广域数据的扰动源定位高级应用系统实现的扰动源定位功能准确、性能满足要求;通用测试平台的使用,显著减少广域应用系统测试工作量、提高了测试效率;对降低WAMS高级应用系统的研制成本、加快研制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首先对数据能源采集系统做了全面的介绍,接着介绍了在RAM硬件平台上定制移植Windows CE操作系统,以及使用EVC开发工具对数据通信应用程序进行开发的过程,实现了数据通信,数据存储,和数据共享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