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为了确保我国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顺利进行,必须认真借鉴国外的先进成功经验。德国和我国气候相近,研究和了解德国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模式和经济技术政策,对我国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2日至20日,随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考察团赴德国进行安全考察。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集中学习了德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和安全法律框架;参观了当今世界最大的医药生物 相似文献
4.
1 引言欧盟的平均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40%,而德国房屋能耗量却仅占总能耗的26.1%,占初级能源量的20.3%(见图1).相比之下,欧盟建筑能耗太高了,因此,欧盟通过降低能耗和利用再生能源降低建筑使用能耗,同时对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再生能源利用的增加,欧盟建筑领域降低能耗的目标是保持全球温升在2℃以下. 相似文献
5.
德国既有住宅改造模式与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日.建设部对德国既有住宅改造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德国和我国气候相近.研究了解德国既有建筑改造模式和经济技术政策,对我国“十一五”期间即将开展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7.
德国汉堡污水处理厂污泥循环处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堡科勃兰霍夫污水处理厂采用污泥先浓缩,然后消化、脱水、干化,最后焚烧的处理工艺,实现污泥循环处理模式。该模式在污泥焚烧发电的同时,利用污泥焚烧的热量干化污泥,实现了外加燃料需求量为零的预期效果,并且提供了污水厂所需用电量和用热量的60%和100%,极大地提高了污泥处置的经济性,降低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21世纪世界各国都亟需应对的重大挑战。德国经过近30年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适老化应对措施体系。其中,对于适老化居住模式这一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议题,德国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已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本文试从建立对适老化居住概念的理解出发,进一步分析其实现途径和未来发展导向,全面解读德国近年来适老化居住模式营造的核心理念和方法,即采用多维度融合的综合视角。本文旨在传递国际经验,为我国探索老年友好社会建设提供思路启迪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9.
德国大型会展中心选址模式及场馆规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德国作为一个会展业的大国 ,分布各地的大型会展中心是城市公共设施中的基础性设施。在简述德国会展业状况和会展中心基本分布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不同时代和类型的会展中心与城市构成的四类不同关系。总结了德国在会展中心与包括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各类公路、航空水运及外部交通条件的联系方式及主要数据。分析比较了德国会展场馆的规模和功能组成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特别关注到德国会展场馆的几种改扩建模式 ,提出这是德国大型会展中心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对德国的会展场馆周边场地及交通规划和环境标识设计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工业遗产的开发改造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对废旧工业厂房也处理方式也从最初的大拆大建过渡到提升它们的文化、艺术品位,最后进行创意产业集聚,延续废旧工业建筑的使用价值.可由于种种原因,除了少数几处改造建筑如北京的798,上海的8号桥大放异彩外,大部分改造完成后都不如预想的那样焕发生机.逐渐门庭冷落,趋于寂寥.在邓媛媛老师的讲座上,从她欧洲游学的经历中,我第一次了解到了德国的鲁尔区,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鲁尔区作为世界工业区改造的典范,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因此在这里想深入了介绍和了解它.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从PPP融资模式下的选址策划、功能布局、建筑形象创新等方面,解读德国06世界杯体育场馆建设的理性探索。文章得出结论:在消费经济时代,作为城市文化生态的重要子系统,PPP融资模式的利益双赢诉求,使德国世界杯体育场不仅在建筑选址、功能、形象、尺度方面都尽可能弱化现代技术的异化对城市文化的破坏和城市文脉的割裂,而且发展成为商业体育产业良性循环的载体,为我们规划建设体育、商业、文化良性循环系统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从中国面临的养老危机和由此引发的老年人居住问题出发,介绍了德国通过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解决类似问题的具体经验和做法,并分析了将德国模式引入中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限于国情,德国高速公路的标准对我国来讲还是过高的要求,但从这组照片中,我们也许能得到一些启发。二千多公里公路走下来,德国高速公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第一,路面建造质量相当高,十分清洁,并极少有拼补翻修的地方。第二,由于公路建设费已含在油税里,沿途有一处收费站。第三,设计标准较高,在以160km时速行驶时在车上小睡,不会感到经过平曲、纵曲段时的加速变化,没有国内高速公路过桥时的“嵌坎”震跳现象。第四,“限速板”时速由控制中心调整。第五,只要有需要,道路两侧就会设置隔音墙,有时是为了保护沿途居民,有时是为了沿途的动植物群落免于噪音干扰。第六,德国车辆行驶都自觉遵守规则,夜间行驶没有任何一辆车打开远光雾灯,因而没有眩光干扰。第七,路线指示十分清晰,就算不懂德语,按(地)图索骥也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