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通过对数株红酵母培养后发酵液中菌体生物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比较,从中选出了1株产类胡萝卜素能力较强的红酵母RY-98,研究了该菌株产类胡萝卜素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并对其主要营养与环境条件进行了选择及优化,获得了最佳发酵条件:葡萄糖40g/L,(NH4)SO410g/L,酵母膏3g/L,番茄汁2ml/L,花生油0.5m/L,接种量30ml/L,初始PH6.0,250mL,三角瓶中培养基装置为40mL,在此初步优化的培养条件下,红酵母RY-98经72小时摇瓶发酵,其生物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产量分别可达26.8g/L,386.9ug/g和10.4mg/L,依次比初筛中提高了34.7%,15.6%和55.2%。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脐橙微生物肥料的研制和生产提供优良菌株,从赣南脐橙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9株菌能产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的菌株,其中IAA-6菌株产IAA能力最强.对IAA-6菌株进行菌落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产IAA的能力,并对最佳碳氮源、产素等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IAA-6菌株菌落形态光滑、透明、黄色,初步命名IAA-6菌株为Pantoea sp.IAA-6,其最适发酵条件为p H为7,装液量为75 mL/250 mL,培养时间为29 h,碳源为淀粉,氮源为蛋白胨,IAA产量可达到33.299 mg/L.研究发现IAA-6菌株具有较强的IAA产生能力,具有作为脐橙功能微生物肥料研发的潜力,可进一步对其进行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3.
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的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糖是在食品、化工与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用途的一类高分子生物物质。为了考察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培养的条件,对从海泥中分离到的1株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的碳源、氮源、碳氮浓度等营养元素和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基装量、接种量、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该菌株产胞外多糖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硫酸铵,质量浓度分别为20和4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8.0,培养基装量400 mL/L,接种量6%,培养温度24℃。在此条件下培养120 h,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4.29 g/L。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产碱性蛋白酶细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碱性蛋白酶的高产菌株,利用酪蛋白水解圈作为筛选模型,从沈阳化工学院附近农田土壤中筛选得到了产碱性蛋白酶能力较高的细菌B1.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得到培养基中最佳碳源为质量浓度60g/L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质量浓度40g/L NaNO3,最适初始pH值为9.0,最适溶氧量为50mL摇瓶装20mL培养基,最适接种量为质量浓度200g/L,且培养基中添加质量浓度为0.5g/L的K^+有利于菌株B1产碱性蛋白酶.该方法简便、直观,很适合大量、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5.
生物多糖是在食品、化工与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用途的一类高分子生物物质。为了考察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培养的条件,对从海泥中分离到的1株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的碳源、氮源、碳氮浓度等营养元素和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基装量、接种量、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该菌株产胞外多糖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硫酸铵,质量浓度分别为20和4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8.0,培养基装量400 mL/L,接种量6%,培养温度24℃。在此条件下培养120 h,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4.29 g/L。  相似文献   

6.
以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处理,选育出一株SOD高产菌株(编号为ECM3).其SOD酶活达4 098.1 U/g,为实验出发菌株的2.1倍.经连续传代5次后仍稳定产酶.同时还对该目的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佳产酶条件为:250 mL三角瓶装液量60 mL,接种量2.5%(体积分数),培养基起始pH值为7.2,培养温度37℃,时间16 h.在此条件下,SOD酶活力为4 435.5 U/g.  相似文献   

7.
从近海土壤中分离1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经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对产酶菌株经碳源、氮源、金属元素、培养温度、pH和接种量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组分和条件为:20g/L葡萄糖,10g/L胰蛋白胨,3g/LK2HPO4,3g/LNaH2PO4,2g/L氯化铁,pH6.5,培养温度32℃,接种量为2%(v/v)。优化后纤维素酶系中以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为最高,为72.37U/mL,其次是β-糖苷酶和微晶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不同来源的混合菌群、不同的接种方式以及单一菌种产气肠杆菌对稻草发酵产氢的影响.相对于混合菌群,单一纯菌产气肠肝菌在氢气产量上处于劣势.对于取自同一沼气池的厌氧活性污泥,经煮沸后扩大培养的混合菌群作为接种物,经过NaOH预处理后稻草的单位产氢量为91.5 mL/g,最高产氢速率为1.52 mL/(h·g);以直接扩大培养的污泥作为接种物,经过NaOH预处理后稻草的单位产氢量为62.5 mL/g,最高产氢速率为1.04 mL/(h·g).对3种混合菌群均采用直接扩大培养的接种方法,其总产氢气量为:沼气池污泥(62.5 mL/g)<污水处理厂污泥(69.5 mL/g)<湖底污泥(80.5 mL/g).  相似文献   

9.
对利用GJY—08菌株固体发酵生产木聚糖酶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发酵时间、pH值、发酵温度、培养基麦麸和玉米秸秆的质量比、培养基氮源及接种量等因素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性能的影响,确立了GJY—08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最佳固体发酵条件:发酵时间为4d,pH值为4.5,温度为30℃C,m(麦麸):m(玉米秸秆)为7:3,氮源为尿素,接种量为3mL,m(玉米秸秆):m(水)为1:2。  相似文献   

10.
从养殖柞蚕周边的土壤分离筛选和鉴定得到一株能够产生蛋白水解酶的菌株G1。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该菌株的培养基碳源、氮源、初始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接种量等产酶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为Luteibacter anthropi。当培养温度为47℃,将菌株按4%接种量接种到以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初始pH为8.0的培养基中发酵96h,在此最优发酵条件下产酶量达到1 520U/mL。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石花菜多糖(GAP),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温度、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GAP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AP的最适宜提取工艺条件是:料液比为1g∶30mL,温度75℃,时间2h,提取3次。GAP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实验表明,GAP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而且对2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弱顺序是.OH〉O2-.。  相似文献   

12.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对牛蒡多糖提取液进行脱色和脱蛋白处理,后经超滤进一步分离纯化提高产品的纯度.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树脂脱色的工艺参数: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F为脱色树脂,用量30g,料液pH值4.5,吸附流速0.5mL/min,脱色率达92.68%,多糖保留率85.53%,蛋白质去除率90.27%.通过考察超滤膜分子质量大小、压力、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超滤的影响,优化确定了适宜的操作条件:膜截留分子质量1万,超滤温度25℃,压力0.10MPa,超滤时间10min,此时多糖截留率94.05%,膜通量2.59mL·cm^-2·min^-1,多糖纯度达到85.82%.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纯化牛蒡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超滤能够有效避免成分损失,保持多糖的活性,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筛选了一株产类胡萝卜素的间型脉孢菌(Neurosporaintermedia),研究了该菌发酵过程中培养条件、添加物和光照条件对类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间型脉孢菌产类胡萝卜素的适宜温度为30℃;当培养基中添加了1.5mg/L没食子酸和0.05g/L植酸钙后,所培养菌丝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可达46.44和54.03(μg/g干菌体),比对照产量分别提高了100%和133%(以干菌体计);增加光照对菌体产类胡萝卜素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类胡萝卜素产量提高了73.7%.间型脉孢菌孢子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高于菌丝含量,达145.5μg/g孢子.固体培养时产孢量大,因此物料中类胡萝卜素产量可达81.94μg/g干曲.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设计分析探究复合酶法提取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紫外光谱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传统酸热提取法下得到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纤维素酶∶果胶酶(2∶1)时,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45 min、pH=4、酶浓度为0.5%,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可达3 796.23 μg/g,与传统酸热提取法相比提取率得到显著提高。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复合酶法提取得到的类胡萝卜素的总抗氧化能力为4.151 U/mg,酸热提取法下得到的类胡萝卜素总抗氧化能力为4.096 U/mg。即2种提取方法下获得的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开发利用绿潮藻类浒苔中含量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条件,然后采用均匀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普鲁士蓝反应及Fenton体系测定了浒苔多糖的总还原力及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浒苔多糖的热水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pH 9.0,温度80℃,时间6h;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为总时间10min、超声时间5.5s、间隙时间5.5s、总体积82.5mL、功率712.5W,超声波处理后热水提取6h,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17.64%~18.84%。浒苔粗多糖具有一定还原力和较强的羟自由基清除作用,EC50分别为32.79mg/mL和4.10mg/mL。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在SH-SY5Y细胞内外抗氧活性进行了研究,对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进行了评价。利用DPPH法检测其体外抗氧化作用,发现随着黄芪多糖浓度不断升高,其对自由基的清除率也不断的升高。用二氯荧光素检测方法(DCF)研究了黄芪多糖对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然后用MTT检测其对H2O2损伤SH-SY5Y细胞活力的保护作用。发现黄芪多糖浓度越高,对胞内氧化自由基的清除率就越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黄芪多糖浓度在75 mg/mL 对细胞预处理3 h,其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最佳。从细胞内、外两个水平说明黄芪多糖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西洋参-枸杞子复配提取液制备了一款抗氧化护肤乳液.制备过程中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模糊评价法、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等方法筛选并优化基质配方,并对制备的乳液的感官和理化指标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护肤乳液基质中西洋参和枸杞子提取液的浓度均为0.5 mg/mL,复配体积比为1∶1时,乳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8.4%.护肤乳液的最佳配方为:4.0%棕榈酸异辛酯、 3.0%椰子油、 3.0%十八醇、 2.0%丙三醇、 0.3%三乙醇胺、 0.3%卡波姆、 0.4%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 2.0%1,2-丙二醇、 10.0%西洋参和枸杞子提取液、 0.45%苯氧乙醇、 0.05%乙基己基甘油、 74.5%超纯水(以上百分比均为质量分数).经测定表明,该护肤乳液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性质符合护肤乳液国家标准(GB/T 29665—2013),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因此该乳液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 (GC-MS) 对板蓝根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并通过 Kirby-Bauer 药敏纸片法、普鲁士蓝法、铁还原抗氧化能力 (FRAP) 和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 (DPPH·) 清除法研究其体外抗菌和抗氧化活性. 结果表明,板蓝根挥发性成分的质量分数较低 (0.038%),通过NIST数据库分析从中鉴定出60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异硫氰酸酯、芳香烃类、羧酸类等. 板蓝根挥发性成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菌作用,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8.1和6.5 mm;板蓝根挥发性成分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明显, IC50值为7.169 mg/mL.  相似文献   

19.
针对紫外光易造成人体皮肤老化的问题,以金黄洋甘菊提取液和乳木果油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款新的复合型抗光老化面霜.采用DPPH法对金黄洋甘菊提取液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采用评分法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面霜进行理化检测评价,并对基质配方进行了优化;通过斑贴试验测试面霜的安全性,并用智能皮肤分析仪测试面霜的试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面霜基质中添加质量浓度为8.0 mg/mL的金黄洋甘菊提取液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最大;在基质中添加质量分数为7.0%的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1.0%的PEG-60、 13.3%的甘油时,面霜的综合效果最佳;面霜的耐热、耐寒、安全性等指标符合化妆品规范标准,且具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因此,该复合型抗光老化面霜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变色圈法、排油圈法从土壤和污泥等样品中分离筛选出1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细菌菌株WB,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L9(3^4)正交实验对该菌株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葡萄糖10g/L,麸皮25g/L,酵母粉0.9g/L,培养基初始pH值为7.2,250mL摇瓶装液量为50mL,发酵时间为72h的条件下,菌株WB的表面活性剂的产量可达3.6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