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以往研究中大多运用车辆当量换算方法来描述混合交通流的性能,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问题,采用基于车头时距的方法来计算车辆当量换算系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交通熵的特性以及交通量与车辆行驶平均速度、交通熵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交通流特性分析、通行能力计算和服务水平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快速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快速路交通拥挤现象屡见不鲜。入口匝道控制是缓解城市快速路交通拥挤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本文阐述了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的基本作用,指出了影响入口匝道调节率的主要因素,分别从入口匝道控制对快速路、地面道路和交通通道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甘勇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23(Z2):112-116
本文以广州轨道交通一~三号线交通衔接规划为例,从轨道交通客流吸引范围特性、站点交通功能等级划分以及站点交通衔接规划等方面,系统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小汽车交通、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求快速路交通瓶颈运行规律,在分析快速路交通流运行特性的基础上,结合调查数据对快速路瓶颈路段交通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交通流运行速度低于40 km/h或占有率达到28%时,交通流开始出现拥挤,并且从稳定流到强制流变化过程持续时间较短(小于10 min).此外,通过对排队前、排队后以及排队状态下服务交通流率对比分析,发现稳定流到强制流过渡过程中服务流率大于稳定流和强制流状态下的服务流率,应用流量-速度曲线模型法会过高估计快速路路段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换道模型对车辆换道过程模拟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着微观交通仿真的精度。以往的微观交通仿真系统采用匀加速度的换道模型,无法模拟车辆实施换道动态调整纵向加速度的行为。该文分析了换道过程中车辆间的相互影响,将换道过程分为4个独立的阶段,并允许车辆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纵向加速度。通过分析由环境参数导致的各阶段时间顺序的变化,提出了通用的安全换道模型,并给出换道自适应加速度的约束表达式。仿真结果显示,该模型能提高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精度,并提供更准确的安全换道距离,换道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快速路与地面道路连接区域是城市交通问题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传统的交叉口信号控制与入口匝道控制是相互独立的,本文在分析连接区域交通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快速路和地面道路的交通状况,提出了交叉口与入口匝道信号控制思想.这种控制方法能有效地避免出入口匝道产生超长车辆排队的现象,防止连接区域交通拥堵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城市铁路客运站交通衔接评价方法与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合成"的数学方法,兼顾"功能性"与"均衡性"的评价模式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模型;基于面向对象的建模思想,利用离散仿真软件Arena对城市铁路客运枢纽交通换乘过程进行可视化仿真评价研究;并以武汉市汉口火车站为研究算例,基于Arena自行设计了5个功能模块,搭建了可视化仿真平台,其仿真结果与汉口火车站的实际运营情况十分相符. 相似文献
8.
城市绿色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新生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6,15(4):25-27,33
合理的绿色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可缩短换乘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居民出行中的时空消耗,使居民自觉地选择绿色交通方式作为出行交通工具,改变我国城市交通方式结构比例,从而实现未来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道路网通行能力的“隘路”和交通事故的“多发源”,掌握城市交叉口的安全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交通冲突技术是一种非事故统计技术,在分析交通冲突技术的基础上,与灰色聚类方法相结合,采用早高峰、晚高峰、平峰时段的交通冲突与混合当量交通量的比值(TC/MPCU)作为评价指标,针对福州市5个平面交叉口建立安全评价模型,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响应毗邻互通立交特长隧道换道通行的客观需求,解决交通组织中车道控制方式和控制路段长度问题,通过防侧滑和防侧翻临界安全状态分析,建立了基于最小车头时距的车辆变道最小安全距离模型,测算特长隧道洞内或连接段变道最小安全距离.针对单向3条车道及以上特长隧道存在二次变道的实际情况,以保证前后车保持安全距离变道为目标,构建了单次...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不但对社会生活的质量影响很大,而且与人们的自身利益也息息相关。选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某省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进行评价。首先,选择绝对事故指标变量作为评价指标,并对某省的指标数据作统计特征描述。而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待评价高速公路的综合评分及排序结果,最后给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信号交叉口展宽车道的交通运行特性,采用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设置展宽车道的平面交叉口进行现场观测,选取交通量、车头时距、车道使用率和事故类型4项指标作为特征参数,分析各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而获得展宽车道的交通运行特性.研究表明:展宽车道在提高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同时,其车头时距具有明显的"两阶段"性,同时具有车道使用率低、刮擦事故多的特征.展宽车道设置时,需配合交通标志标线布设措施,做好渐变段、视距及下游长度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微观交通仿真中跟驰模型和换道模型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各种跟驰模型各自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介绍了换道模型的可接受间隙法,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交叉口安全状况灰色聚类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引入了交通冲突技术进行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评价.提出了以早高峰、平峰、晚高峰三个典型时段的交通冲突与混合当量交通量的比值(TC/MPCU)作为评价指标。对交叉口进行安全评价的交通冲突灰色聚类评价法,设计了计算软件.克服了多个时段交通量与冲突数据调查所带来的耗时耗力问题,同时也比以往采用时均(TC/MPCU)比值的评价法更客观、更准确.为交叉口的安全评价提供一种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6.
依据汉中市环保局自动监测系统对汉中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汉中市区大气气溶胶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并以2008-2009年的监测数据为例给出了汉中市区3个监测点监测的PM10和含S型气溶胶粒子质量平均浓度的月分布曲线,结果显示:市区中心PM10月平均质量浓度最大,离市区中心越远,PM10月平均质量浓度越小;一年当中汉中市区的大气环境质量1月和12月最差,6—8月最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及特点 ,分别从人、车、路三方面探讨了诱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的交通现状 ,提出了交通事故的预防途径 ,对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如何减少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将起到一定的警示、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少数据下的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状态类型判别精度,提出一种结合灰聚簇与Fisher变换(GC-Fisher)的组合方法.选择交通量Q、速度v、占有率O作为基础参数,首先经灰聚簇理论将基础参数数据聚簇为4类,其次对分类后的数据构建训练集,训练GC-Fisher模型,获取每一种交通流状态类型的Fisher变换方式及判别函数,最后选择结合K均值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K-SVM)的组合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数据量较少条件下对交通流状态类型进行判别,GC-Fisher模型判别率为92%,优于K-SVM模型的判别率69%,GC-Fisher组合方法在少数据下能够更好地提高交通流状态类型的判别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心城区外围的主要道路交叉口经常是交通拥堵地段,也是近年来常见的路口改造案例。本文以菏泽市北外环与牡丹路交叉口改造设计为例,详细比较不同交叉口形式的优劣,采用环形交通辅以信号灯控制的方案,试图以简易、渐进的方式,解决多路口、异形交叉口的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