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昆仑山提孜那甫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提供的大气数据基于Iqbal Model C模型估算晴空大气透射率空间分布,并引入地形开阔度(SVF)和遥感地表反照率数据分别用于估算散射辐射地形阻挡以及反射辐射反照率系数空间分布,最后结合Kumar模型的直接辐射地形阻挡模拟过程,实现对Kumar模型的改进,改进后模型综合考虑了大气以及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利用改进后模型对研究区地表太阳辐射时空分布进行模拟和分析,基于地面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估算值与站点观测值存在很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R2为0.96,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47 MJ/m2,平均绝对相对误差(MARE)为12.26%。春季、夏季以及秋季模型的模拟精度较高,冬季模型的模拟精度较低,可能的原因为冬季MODIS大气数据有所低估。 相似文献
2.
基于起伏地形下地外太阳辐射的计算模型,综合考虑天文关系和地理、地形因素,利用河北省1:5万地理信息数据计算出100m×100m分辨率逐日地外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进而分析了逐月、各季和全年的地外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年地外太阳辐射分布受太阳高度角和地形影响明显,由北向南整体呈递增趋势;实际地形下四季地外太阳辐射的大小排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冬季地外太阳辐射受地理、地形因子影响最明显,尤其表现在山区,向阳山坡(偏南坡)可为背阴山坡(偏北坡)的2~3倍,极端地外太阳辐射的差异达10倍以上,夏季地外太阳辐射受地形影响最小,极端地外太阳辐射差异只有1.5倍。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在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井下掘进速度也不断加快。为使运输车能安全、快速地通过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井下巷道,提出了复杂地形条件的井下掘进巷道运输车最优路径建模。对复杂地形条件的井下掘进巷道运输车最优路径模型的建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仿真实验进行了探讨,以实现井下掘进巷道运输车最优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可再生能源》2017,(5)
激光测风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在大气边界层观测试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测风精度对风资源评估非常重要。复杂地形流场的非均匀性导致激光测风雷达测风的误差,可能对相关的工程应用造成系统风险。文章给出了基于流体模型修正LiDAR测风误差的算法,并利用德国Fraunhofer IWES测试站同期LiDAR和风杯观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80 m高度各风向LiDAR的实测误差为-5.0%~2.5%,平均为1.2%;(2)稳态雷诺平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Greenwich CFD可用来修正复杂地形下LiDAR的观测误差,估算的分风向LiDAR测风误差和实测的LiDAR测风误差趋势是一致的,且模拟表明,Cosine型的误差形状与场址地形特征直接相关;(3)线性流体模型WAs P不能有效刻画坡度超过15°地形的流场特征,基于WAs P的复杂地形LiDAR测风误差修正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福州城市发展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福州市日射站1960年至1994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福州城市发展对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总辐射的影响,建立了福州市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的10年滑动平均值的年,月趋势方程和年总辐射及其分量与市区人口的相关方程。 相似文献
14.
15.
以黄河源区为研究区域,利用我国静止气象卫星(FY-2D)及极轨气象卫星(FY-3A)资料,估算黄河源区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净辐射辐照度的空间分布。在晴天条件下,利用计算的向下太阳辐射照度,结合卫星遥感资料估算的地表反照率,得出地表太阳辐射收支。利用卫星遥感估算地表发射率和地表温度资料,结合地面观测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得到大气向下的长波辐射和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值。在阴天条件下,借助FY-2D云顶的反照率资料,根据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过程,推求透射比系数,进而得出阴天条件下地表净短波辐射照度。 相似文献
16.
复杂几何形式的太阳集热器辐射分析一般采用射线跟踪法,模拟的太阳辐射仅考虑直射辐射的入射方向,不适用于精确的辐射分析。通过把集热器入射面作为太阳辐射的入射起始面,以蒙特卡洛法为基础模拟太阳辐射。通过考虑直射辐射、散射辐射、太阳辐射的光谱分布以及太阳辐射32/张角等影响因素,研究了模拟射线的辐射位置、辐射方向、波长分布及辐射能量的相关算法,并进行了数值计算验证。以上研究综合考虑了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准确模拟了进入集热器入射面的太阳辐射,为太阳集热器精确的辐射分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金属反射膜和介质膜相结合的方法,研制了三种太阳光控膜系,即ZnS/Ag,In2O3;SnAg和SiO2/Ag,并给出各自的光蛮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5个气候区96个气象台站的1981—2010年的日值气象数据,对比分析12个基于日照百分率和12个基于温度的日总太阳辐射计算模型在不同气候区的适用性。采用判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BE)、平均误差(MBE)和全局性能系数(GPI)5个评价指标,确定各气候区最适宜的模型形式。以该模型为基准,建立适用于中国不同气候区的基于日照百分率和基于温度的日总太阳辐射通用计算模型。结果表明,三次方形式的基于日照百分率和基于日较差-平均温度的模型在各气候区计算精度均最高;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适用于中国不同气候区的基于日照百分率和基于温度的日总太阳辐射通用计算模型,其平均R2分别为0.91和0.68。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提出以太阳高度角、季节和天气(晴空指数)作为数据划分依据的分组模型建立方法。以拉萨和西安地区的逐时气象数据和辐射数据为例,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建立太阳高度角、季节和天气类型的逐时总辐射分组模型。该研究揭示分组模型误差变化的规律,并将其估算误差与AllData模型比较。结果显示,相较于AllData模型,分组模型的估算误差均有降低。其中,天气分组模型误差最小,且西安的天气分组模型结果优于拉萨。西安天气分组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相较AllData模型结果分别下降3.96%和4.18%。研究结果表明分组模型能够降低逐时总辐射估算误差,可为估算逐时总辐射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