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考虑地下空间的立体化利用行为,提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三维精细化评价方法. 通过建立链式游程编码数据结构,构建数据结构与体素空间的映射关系,实现多源评价数据的压缩存储与集成. 整合评价过程的各要素,基于ArcGIS Engine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三维精细化评价系统. 以重庆市渝中半岛作为工程应用,开展该区域60 m深度内的地下空间资源质量三维精细化评价,分析该区域地下交通线路的建设风险. 结果表明,重庆市渝中半岛地下空间被精细地划分及评价,得到区域资源质量的立体分区,给出地下交通线路建设潜在风险的详细信息. 提出的评价方法实现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三维精细化评价,可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根据南宁市区域地质、岩土性状、地质灾害等研究成果并结合南宁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问题等5方面为准则层建立分析模型;在确定各指标因素权重的基础之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地下开发拟建区的地质环境适宜程度.南宁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适宜性可划分为4个等级: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及不适宜,分别占研究区域面积的20%、30%、40%和10%.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的背景下,以既有工业区为代表的城市老旧区域品质提升和空间扩容逐渐成为现阶段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为了应对存量规划驱动下既有工业区开发地下空间出现的与社会经济、城市空间布局、周边功能联结不紧密等问题,以北京首钢三高炉博物馆更新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含有3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的既有工业区地下空间开发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维度对其地下空间开发的功能定位适宜度、功能布局适宜度和功能空间适宜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首钢三高炉博物馆地下空间功能定位适宜性良好、功能布局适宜性一般、功能空间适宜度良好,总体评价结果为良好;基于评价结果结合评价指标,提出首钢三高炉博物馆地下空间功能适宜的改善策略和后续类似项目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规模,特别是基于城市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规模,分析社会经济、土地利用、自然条件、城市人口、城市功能对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开发规模的影响,确定地下轨道交通系统综合开发规模由线路、车站和商业规模组成,规模的量化计算说明规模分析是合适和可实施的.  相似文献   

5.
可拓工程方法是解决现实矛盾的一种实用方法.应用多级可拓优度评价对火电厂选址问题行综合评价,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为火电厂厂址的确定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一种新方法.并举例说明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得到合理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中存在的信息不完备和模糊性等问题,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南京鼓楼区5个主要街道为例,对其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地下空间整个运营期内(一般为50年以上),由于各种自然(如气象、水文等)和人为因素(城市水资源措施等)的影响,地下水环境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可能会对地下空间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如结构的上浮问题、渗漏问题、高水压问题和地面沉降问题等);另一方面,地下空间结构自身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地下水环境,若考虑不周,在运营期内将引起一系列的次生环境及工程问题。本文针对上述两个方面问题的成因、评价方法和控制措施进行系统探讨,为科学预测评价、有效控制乃至最终规避地下水环境和地下空间相互作用的不良影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建筑设计创新可拓优度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定量化评价建筑作品创新性的问题,将多元数据量化决策的可拓优度评价方法应用于影响因素较多的建筑设计创新评价领域,形成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建筑设计创新可拓优度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量化评定建筑作品的创新性,并以建筑创新优度值来表示建筑作品创新性的大小,还可以进行多方案的创新度排序.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大国,但在立法管理、政策管理和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方面滞后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进行多元化引导、控制和协调管理.基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功能和形态,从投资、用地、规划、建设、产权和使用等管理模块及立法、政策和行政等管理手段两方面,细化分析了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场、地下步行通道等交通功能,地下市政管线、共同沟等市政功能,人防工程和重点经济目标地下化等防护功能,地下单体民用建筑和地下综合体,及地下空间综合化、网络化和深层化的管理需求,并建立管理模块、管理需求、管理手段三者对应的地下空间需求指标体系框架,为多元复杂的地下空间管理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溃坝后果严重程度综合评价是大坝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传统溃坝后果综合评价中人为主观设定指标权重固定不变,以及评价指标值与评价等级标准隶属过程中存在不相容等问题,基于现有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选取生命损失、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为溃坝后果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变权理论对评价指标常权权重进行修正,利用集对分析能有效处理系统不确定性的特点和可拓学处理不相容性问题的优势,构建基于变权集对-可拓耦合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集对分析的同、异、反划分可拓集合的论域进而确定可拓联系隶属度,结合评价指标变权权重计算集成可拓联系隶属度,进而按最大集成可拓联系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价等级。将该模型应用于江西省5座水库溃坝后果综合评价中,结果显示:1)指数型激励性状态变权向量对5座水库溃坝后果综合评价中各个较差的评价指标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激励,增大了其权重值,突出了较差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地位,避免了较差指标的消极作用被较好指标掩盖;2)5座水库溃坝后果综合评价等级与其它多种评价模型计算出的评价等级基本吻合,且离散程度最高、区分度更好,显示了所提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为溃坝后果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阐明了地下空间资源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了影响天津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自然因 素,采用GIS-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地下空间资源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建立了地下空间资源数据库,完成了地下 空间资源分布图,科学反映和度量了地下空间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为天津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编制提供 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离不开已有城市地下空间信息的支撑,建设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共享平台是提高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作者详细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信息的数据类型以及目前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即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建设应整合已有地下空间信息资源,建立分布式地下空间数据库与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元数据目录服务和数据服务,为地下空间信息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城市活力空间的延续和拓展,文章对城市地下空间新的发展背景和城市活力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方法,以实现为居民的城市生活创造充满活力的立体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地下空间资源质量熵权与可变模糊集组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地下空间资源质量的熵权--可变模糊集(EW-VFS)组合评估方法.EW-VFS采用熵权法构造了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指标权重系数的熵值模型,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地下空间资源质量可变模糊评估模型.以北京中央商务区(CBD)为例,采用EW-VFS评估方法对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估,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EW-VFS的准确性,并在GeoMo~(3D)系统中进行了建模与评估,得到了3D可视化结果.研究表明:熵权法能够根据数据本身的信息无序化程度来确定评估指标的重要性,有效地降低了评估的主观性;可变模糊评估模型通过参数的可变性,自我验证了评估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大城市实现科学、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地下空间规划是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前提,也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地下空间资源的调查与评估、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基础设施、地下空间规划的实施控制与立法几方面,对地下空间综合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建立地下空间综合单元概念,进一步将多学科研究应用在对地下空间综合单元环境质量的认识与分析中。文章从多维相关因素走向一致性的角度,整合与地下空间相关的土木工程、节能、视场景等跨学科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对构筑物地下空间综合单元环境质量的ESVA简易评价方法。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地下空间综合单元概念的提出,及其对环境质量的简易评价方法的探讨,以期对日渐受到重视的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地下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深入认识城市区域工程地质环境特点,加强城市地下工程的地质问题研究是搞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基础,科学合理地运用地下岩土工程新技术是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