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起步中的中国海洋石油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洋石油勘探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1975年,渤海第一座海上试验采油平台投产,揭开了中国海洋石油开发的序幕.近年来我国海洋石油进入了利用外资和技术合作勘探开发的新阶段,并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都已发现了油气显示,其中渤海和南海的部分区块已投入了开发.  相似文献   

2.
天津石油学会海洋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和渤海石油公司科学技术协会于1994年11月25日在海洋平台制造公司联合召开了“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应用技术交流会”。 会议由渤海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孙德刚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中海物探、中海技服、中海设计公司和渤海石油公司研究院、平台公司、海上工程公司和运输公司等15个单位50余名代表。 大会共交流论文13篇,内容涉及设计、建造、管理方面等。经评委认真评审,最后评选出优秀论文6篇。  相似文献   

3.
渤海埕北油田采油生产平台,自1985年9月投产至今,已经历了一年多的考验,实践表明,中日合作开发的渤海埕北油田技术是先进的并收到了初步效果。期间,全国各油田先后来访来函,希望了解海上采油平台的一些生产技术状况,现就平台的有关生产技术流程及主要设施作一梗概介绍,并就其中的先进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4.
石油泄漏被称为海洋环境的超级杀手。每年通过各种途径泄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0.5%。由于我们暂时无法改变过度依赖石油资源的局面,所以海上采油与海上石油运输的生态风险无法从根本上避免。一旦发生海上重大石油泄漏,后遗症几十年都无法消除。这不是某个公司的灾难,也不是某个公司独自可以承担的责任。为了防范溢油事故,搭建海上安全事故应对平台,国际上四大石油巨头联合成立海上防漏油系统,国内也正在兴建三级溢油应急设备库。  相似文献   

5.
6月29日,由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和日中石油株式会社共同投资,渤海公司负责承建的渤中34油田2AL人工注采工程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和时间,保质保量的顺利完工。 这项工程是根据海油总的决定,为了提高渤中34—2EP平台的年采油量,对其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6.
美籍华人张国雄先生于8月5日来渤海石油公司讲学5天。他就海洋石油的合同管理、工程管理、工程建设管理、中国海洋石油发展的建设等方面作了报告。谈到了过去十年采油平台的变化及未来的发展趋向,介绍了在伊朗所遇困难的解决方法,探讨了国内海  相似文献   

7.
继去年1月建造4700吨涠12—1采油平台后,地处广东湛江的南油海工码头,今年6月又有总重达5700吨的绥中36—1二期工程采油平台在这里建造完成。然而,先后完成这两座亚洲最大海上采油平台的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在中国海洋工程领域还属于才“出道”的小字辈。南海西部公司是怎样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实现了这个跨越的呢?建个好窝请来下蛋鸟南海西部公司迈出海洋工程这一步的最初动机,是为基地找一条出路。南海西部公司也有一个“小而全”的工程安装、机械维修体系,这些力量都分散在几个二级单位中。虽然海上维修市场利润丰厚,但由于各…  相似文献   

8.
<正> 一、历史和现状一九八零年,石油部为所属的渤海(塘沽)和南海(湛江)两个从事海上油气开采的单位购置了Cyber 720—730地震资料处理系统,成为石油系统中除物探局外四个较大的处理中心中的两个。一九八二年应海上油气开采对外合作的需要成立了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塘沽的处理中心变成其渤海石油公司的处理中心,而湛江的则变成其南海西部石油公司的处理中心。在管理上采取与  相似文献   

9.
1967年初,我国海上石油第1口探井海1井在钻井过程中发现了工业油流。同年6月5日完钻试油,经放喷求产日出油上百吨,决定建立海上采油平台进行生产,于是我国海上第1座采油平台——海1平台在1970年9日正式投产。  相似文献   

10.
极端冰载下渤海采油平台的断裂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渤海每年约有三个多月的结冰期,冰与海上采油平台的相互作用,远较波浪为甚。因此,冰区固定采油平台的设计以及对服役期平台的评估,均需进行可靠性分析,而且主要是极端冰载作用下断裂的可靠性分析。文章首先建立了考虑温度效应的剩余强度的可靠性计算模型;然后给出了决定构件剩余强度的断裂韧性CTOD值δc的不同温度下的概率分布;同时还给出了取决于冰厚及海冰强度的构件上最大应力的概率分布;最后,根据计算模型,给出了计算平台构件可靠度的方法,并结合渤海八号平台评估的计算实例,对在役海上采油平台的整体系统,进行了安全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渤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于 2 0 0 3年 1月 10日正式挂牌营业 ,并签下 2份长期服务合同。该公司由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与青岛环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合资成立 ,从事海洋溢油应急响应和其他环保服务 ,该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具备II级溢油处理能力的专业公司。据有关专家预测 ,我国在 2 0 0 0年至 2 0 10年间 ,石油需求年增长率将升至 4 .3%~ 5 .4 %。目前 ,我国海上石油运输量已经跃居世界第 3位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预计至 2 0 0 5年 ,渤海海上石油的产量将达到 2 0 0 0万t ,渤海将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如何将海洋溢油污染防…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快速的经济增长期,经济增速持续稳定向好的态势也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石油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油企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张,很多石油企业在海上搭建开采平台进行采油作业,在多渠道增产的同时也推高了风险性,尤其是前些年渤海中南部海域蓬莱19-3油田的连续溢油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同时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给石油工程的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海上采油是石油增产的重要渠道,基于海洋环境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对溢油事故的安全管理与应对措施对油企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了保障油田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必须充分重视海上采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在日常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作业过程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3.
周守为 《石油钻采工艺》1992,14(3):57-59,72
渤海BZ-28-1油田是一高压碳酸盐岩油田,与之配套的生产设施,是我国海上石油工程中第一次采用的以软钢臂联接的单点系泊浮式采油生产系统。本文着重介绍了这种新型生产模式下的投产方式,总结出一些区别于固定式采油生产平台及砂岩油田的新工艺,为今后类似生产模式及类似油田的投产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舱室储油自升式采油平台,利用平台主体舱室储油,克服了传统油罐储油方式的缺点,增大了平台储油能力,可有效提高采油效率,适用于年产量20万~30万m3海上边际油气田的开发.舱室储油自升式采油平台已在渤海BZ3-2油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在开发海上油、气田过程中,平台造价非常高,在工程投资中占有较大比例,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油价大幅度下跌,使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受到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国外许多公司都在研制简易平台,以降低投资,提高效益,高效、快速地开发海上石油。我国海上油田有很多属于边际油田,特别是渤海海域边际油田有10多个,如不降低工程投资和成本,开发这些油田就没有经济效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信息天津3月10日电(记者)我国第一个投入开发建设的海上油田──渤海油田,经过32年的建设,现已初步建成现代化海洋石油基地。渤海油田现在能够独立完成深、浅海勘探、海洋钻井、采油,海洋工程设计、建造、安装作业和海陆运输;专业齐全、设施配套,装备、技术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渤海自立号采油平台是由大沉垫基础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改造而成。由于大沉垫式基础在渤海使用曾发生过多次滑移,该平台采用了导流基础结构刚性防滑桩。本文对防滑桩的设计制造、海上安装、起浮搬迁的全过程进行了实践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8.
五年前,国产修井机在海洋石油领域还是一片空白。五年后,渤海海上油田国产修井机普及率已达90%,其效率也提高了5倍,费用则降低了60%。渤海海域海上平台国产修井机的运行证明:海上油田国产修井机的质量和性能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设计队伍的发展经历了“自力更生”与“对外合作”两个阶段。在1980年之前主要是探索下海的路子,我们经受了海啸、冰灾、地震等恶劣环境的冲击,先后在渤海完成设计并建成投产了11座钻井平台和7座采油平台,同时培养造就了一支有实践经验的设计队伍,积累了一定经验。1980年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实施对外开放,海洋石油进入一个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未来 5年将在渤海建设 5 0座海上平台 ,使渤海油田原油产量在 2 0 0 5年将突破 2 0 0 0万 t/a,成为中国东部特大石油稳产基地。石油专家认为 ,有“海上大庆”之称的渤海油田具有长期提供油气资源的潜力 ,原油产量最高有望达到 3 5 0 0万 t/a,将发挥中国石油工业战略接替区的重要作用。我国计划今后 5年在渤海油田投资 5 0 0多亿元建设110 0口生产井和其他海上石油设施。渤海油田已成为我国第一个总储量超过 30亿 t的海上大油田。地质学家预测 ,今后至少还可在这里找到 15亿 t储量 ,使总储量达到 45亿 t。我国海上石油资源量约占全国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