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Pd Cl2和Co(NO3)2为原料,采用分步乙二醇还原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负载Pd-Co复合纳米催化剂Pd-Co/CNT。利用TEM、XRD和XPS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甲醇电氧化性能。结果显示,Co的引入使Pd催化剂的分散性得到改善,其电化学表面积可达39.7 m2/g。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当Pd∶Co物质的量比为1∶0.2时,Pd-Co/CNT的甲醇氧化峰电流密度约为Pd/CNT的2.7倍。计时电流结果表明,Co的添加使催化剂的活性衰减比例由Pd/CNT的63.8%降至54.2%,显示出较强的抗中毒能力。Pd-Co复合催化剂性能的改善归因于Pd与Co之间的协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浴振荡法,研究了振荡速度、催化剂粒径、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Pd/AC催化剂催化分解甲酸活性的影响,得出了Pd/AC催化剂催化分解甲酸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在振荡速度为200 r/min、内/外扩散影响消除的条件下,将1.0 g150~180μm的Pd/AC催化剂与100 mL浓度为0.1 mol/L的甲酸水溶液进行分解反应,发现最佳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0 min,Pd/AC催化剂催化分解甲酸的分解率可达到95%,在此优化条件下,Pd/AC催化剂对含甲酸的工业废水的分解率达80%。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浴振荡法,研究了振荡速度、催化剂粒径、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Pd/AC催化剂催化分解甲酸活性的影响,得出了Pd/AC催化剂催化分解甲酸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在振荡速度为200 r/min、内/外扩散影响消除的条件下,将1.0 g 150~180 μm的Pd/AC催化剂与100 mL浓度为0.1 mol/L的甲酸水溶液进行分解反应,发现最佳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0 min,Pd/AC催化剂催化分解甲酸的分解率可达到95%,在此优化条件下,Pd/AC催化剂对含甲酸的工业废水的分解率达80%.  相似文献   

4.
Pd/Al2O3液相选择加氢催化剂抗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助剂对Pd/Al2O3催化剂裂化汽油液相选择加氢活性及其抗硫性能的影响。着重探讨了Co助剂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助剂对Pd/Al2O3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有不同影响,其中加入Ag、Cu和Co助剂时,可以提高催化剂加氢活性,而Co助剂的提高最为明显,通过对催化剂进行XPS和反应后催化剂硫含量的分析,表明Co助剂改善Pd/Al2O3催化剂液相加氢活性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与Pd金属产生电子相互作用,改变其电子状态,减弱对硫化物的吸附;二是Co具有吸硫作用,使部分硫化物吸附在助剂Co上,从而减少了在活性中心Pd上的吸附,导致Pd-Co/Al2O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液相选择加氢活性。  相似文献   

5.
用Pd/AC作催化剂对甲酸水溶液进行催化分解反应的研究,发现在Pd/AC催化剂的作用下,甲酸分解同时发生了脱氢和脱水反应,甲酸分解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和CO_2.得到80℃Pd/AC催化分解甲酸的经验速率方程v_(HCOOH)=-dc_(HCOOH)/dt=9.3(h~(-1))×c_(HCOOH)~(1.5),在50~90℃温度范围内Pd/AC催化甲酸分解的表观活化能为39.2kJ·mol~(-1)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Pd/C催化剂催化分解甲酸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湿空气氧化法研究了常压下Pd/C催化剂催化分解甲酸的反应动力学。建立了甲酸催化分解反应速率经验方程,Pd/C催化分解甲酸在323~363K范围内表观活化能为22.1kJ·mol-1。  相似文献   

7.
用液相还原法制备Pd-TiO2/C催化剂。用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法(LSV)考察了催化剂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活性。通过计时电流曲线检测催化剂对甲酸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d/TiO2/C催化剂中Pd粒子电化学比表面积增大,Pd-TiO2/C催化剂稳定,催化活性比Pd/C催化剂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提拉 -光化学还原法制备了Pd -TiO2 /ITO催化膜 ,用XRD、SEM、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和光电流对Pd -TiO2 /ITO光电催化膜进行了表征 ,以甲酸为对象考察了Pd -TiO2 /ITO膜在不同条件下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结果表明 ,与纯TiO2 /ITO膜相比 ,Pd -TiO2 /ITO膜不仅具有很高的光催化和光电催化活性 ,同时还表现出常温常压下对甲酸降解的非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WO3和CNTs混合作为Pd催化剂的载体,通过微波辅助乙二醇法合成Pd-WO3/CNTs催化剂,用于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研究其对甲酸电催化氧化的性能.通过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和计时安培技术证实,在Pd/CNTs催化剂中添加适量的WO3,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都有所提高.当WO3含量为载体质量的10%时,甲酸电催化氧化...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Pd/Al2O3、In/Al2O3和Co/Al2O3对甲烷选择性还原NO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浸渍法制备的Pd/Al2O3、In/Al2O3和Co/Al2O3三种催化剂,在有氧气氛下,用CH4作还原剂催化还原NO时,Pd/Al2O3催化剂的活性最佳,热稳定性好,在550 ℃,用CH4选择还原NO,Pd/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强的催化能力,NO的转化率达到100%。在高空速实验中,该催化剂亦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其活性顺序为Pd/Al2O3>In/Al2O3>Co/Al2O3。实验研究了助催化剂、氧含量以及空速对Pd/Al2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微波辅助多元醇方法以XC-72碳黑作为基体材料制备了Pd/C材料,对其进行惰性气氛下热活化处理,制备了热活化Pd/C催化剂,并对不同温度制备的Pd/C催化剂的电催化甲酸氧化反应的性能进行了探究。在电化学测试中,热活化后的Pd/C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和长时间运行稳定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在对热活化温度优化后,发现当热活化温度达到500℃时,所制备的Pd/C-500℃催化剂的甲酸电氧化活性和稳定性达到最佳水平。分析认为,催化性能的提升来源于Pd纳米颗粒的结晶性的提高,以及更强的金属载体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处理与未处理的活性炭分别制备Pd/C催化剂,运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来检测两种Pd/C催化剂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用NH3.H2O处理过的活性炭所制备的Pd/C催化剂在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的活性上和稳定性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将活性炭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其与未处理的活性炭分别作为载体制备Pd/C催化剂。对比两种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发现,预处理的活性炭所制备的Pd/C催化剂,在甲酸电催化氧化活性和稳定性方面好于未处理的活性炭所制备的Pd/C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广东化工》2021,48(7)
采用浸渍法制备不同助剂改性的Pd/C催化剂,并与未添加助剂的Pd/C催化剂对比,考察不同助剂对苯酚加氢制备环己酮用Pd/C催化剂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助剂Zn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影响较小,助剂Mg、Fe、Co使烷基苯酚加氢用Pd/C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均有所提升,且以CoCl2为Co源,质量含量为2.0%Co修饰的Pd/C催化剂效果较优,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o APO-11分子筛,考察其负载Pd后在正丁烯异构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异丁烯的收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400℃时,异丁烯收率较高。与传统的工业载体γ-Al2O3负载的Pd催化剂相比,Pd/Co APO-11催化剂在催化丁烯的异构化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同时在200 h的稳定性试验中,发现Pd/Co APO-11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在反应压力为5.0 MPa,温度为400℃,质量空速为0.5 h-1的条件下,异丁烯选择性稳定在86%,收率在39%左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还原法,在乙二醇体系中制备了碳载PdNi催化剂(PdNi/C),与相同方法制备的Pd/C催化剂比较,发现PdNi/C催化剂对甲酸氧化具有较负的峰电位和较高的峰电流,且起始氧化电位也较低。计时电流曲线测试表明,与Pd/C催化剂相比,甲酸在PdNi/C催化剂上的氧化电流密度随时间衰减得比较慢,且具有较高的稳定电流。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改性对用于甲酸分解的Pd/活性炭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磁力搅拌法和水浴振荡法制备应用于甲酸分解的Pd/活性炭(AC)催化剂,研究了活性炭载体改性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分解甲酸性能的影响。采用恒温水浴振荡装置,在80℃水浴中进行甲酸催化分解反应,以甲酸的催化分解率评价催化剂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以经过不同的酸、碱、盐溶液改性后的活性炭为载体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的Pd/AC催化剂对甲酸的催化分解效果不同,以Na2CO3改性的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磁力搅拌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好,甲酸水溶液的分解率达85%以上,含甲酸的工业废水的分解率达70%。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纳米石墨为原料,以3种不同还原温度80,60和40℃分别制得石墨烯GN-1、GN-2和GN-3。用3种不同还原温度制备的石墨烯作为载体制备了Pd催化剂Pd/GN-1、Pd/GN-2和Pd/GN-3。发现这3种钯催化剂Pd/GN-1、Pd/GN-2和Pd/GN-3中,Pd/GN-1具有最大的电化学比表面积,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活性也最高,而Pd/GN-2电催化剂对甲酸电催化氧化的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体系制备了碳载Pd催化剂(Pd/C),发现在乙二醇体系中制备的Pd/C催化剂对甲酸氧化具有最负的峰电位和最低的起始氧化电位,Tafel斜率最小为155mV,并且在1h的计时电流曲线测试表明,用乙二醇体系制备的Pd/C-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电流。TEM结果可以看出,用乙二醇体系制备的Pd/C催化剂Pd粒子在活性碳表面分散得最好,Pd粒径的大小约为4~5nm。  相似文献   

20.
采用饱和Co盐浸渍碳黑,然后高温热处理.发现处理后的碳黑微孔体积减少,介孔体积增加,更适于作为催化剂的载体.用处理后的碳黑制备的碳载Pd催化剂比未处理的碳黑做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对甲酸氧化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XRD结果可以看出,经Co盐浸渍处理过的碳黑中含有一定量的Co,有助于金属Pd在碳黑表面的分散,增加活性金属的电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