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是储存、气化、外输LNG的场站,具有国家能源战略储备的功能,目前在国内发展迅速。由于LNG是低温流体,在接收站中其温度一般为-162~-150℃。分析BOG的生成机理,研究LNG接收站BOG的单元计算方法,在LNG接收站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BOG计算量过大,会导致BOG处理系统设计能力过量,增大建设成本;BOG计算量过小,BOG处理系统设计能力不足,导致站内BOG的大量放空,不仅浪费能源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2.
以国外工艺为基础,结合实际设计经验,对比分析了2种主要的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蒸发气(BOG)产生量的计算方法。并且以国内某LNG接收站项目为实例进行实际计算,对其中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具体说明,为接收站BOG产生量的计算以及BOG压缩机选型提供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华南某LNG接收站现场生产实际,利用流程模拟软件HYSYS进行工艺流程模拟,得到各设备的能耗参数,并利用单因素分析法,从BOG组分、BOG处理量、外输温度方面分析了其变化对该接收站能耗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随着LNG组分中甲烷含量的增加,BOG处理量的增加以及外输温度的升高,接收站的能耗均为上升趋势。并以此为根据,提出来料LNG分罐储存以减少BOG产生量和提高天然气外输温度的措施,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BOG(蒸发气)处理工艺的节能效果,改善工艺对工况波动的适应性,从LNG站无外输、BOG产生量过大这2种特殊工况入手,对LNG接收站BOG处理工艺进行改进,增设压缩BOG储罐来储存无法进行再冷凝处理和需要排空燃烧的BOG气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工艺模拟,并分析了LNG储存量、外输压力、压缩比对改进后工艺节能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工艺较改进前节能约为10. 8%,改进后工艺节省能耗随LNG储存量增加而增加,随外输压力增加而增加,随压缩比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介绍LNG接收站BOG产生原因并运用不同方法计算出各种原因下的BOG产量,以此为基础探讨LNG接收站储罐压力控制的各种方式。通过对比BOG压缩外输、BOG再冷凝外输和BOG通过火炬、安全阀放空几种控制方式的能耗,结合现阶段接收站运行的实际工况,分析出使用BOG再冷凝低压外输工艺为目前工况下的最佳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内LNG接收站的建设运营和储运系统的完善,如何在使用LNG过程中减少损耗和提高LNG蒸发气(BOG)的回收利用率成为学术和工程界的关注热点之一。本文通过给定大型LNG储备站,计算各种工况下BOG的生成量,分析其特点,为以后的LNG储备站项目BOG回收利用提供参考。通过计算分析表明,在大型储备站设计中不同气源条件对应的BOG最大产生量工况不同,储备站正常运行(无气相外输)过程中储罐热输入、管线热输入产生的BOG量为稳态量,约占BOG生成总量的71.7%~84.1%,装、卸船和槽车置换产生的BOG量为动态量,约占BOG生成总量的15.9%~28.3%。BOG回收利用液化规模可设为贫富LNG产生BOG量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喷射泵原理设计了一种BOG气体回收装置,这是首次将喷射引流技术应用于LNG接收站BOG气体的回收,利用较高的外输压力作为喷射气体,可以实现LNG接收站外输流量较低或者BOG再冷凝系统检修时BOG气体的回收。采用气体动力函数法对混合室动量方程进行求解,利用Matlab编制喷射器尺寸设计程序。为将吸入流体增压到下游管网压力以实现外输,采用牺牲吸入量与多级喷射增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多级增压级间压力可由气体动力函数法求解喷射系数而算得,经过计算,外输3Mm~3的工况下,装置每天可回收7.374Mm~3 BOG气体。  相似文献   

8.
LNG接收站蒸发器(BOG)的主要来源有:卸船时LNG进入储罐导致罐内LNG体积变化,以及环境温度、大气压变化、罐内泵电机运转、保冷循环、槽车装车时返回气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以此分析BOG产生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国内某大型LNG接收站为例,从BOG产生的机理出发,对应分析降低接收站BOG产生的措施,在外输量较小的前提下,从BOG压缩机的能耗角度科学合理地节约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国内筹备建设的LNG中转站主要以液态外输为主,由于储罐、设备及管道系统的吸热等因素,站内将产生大量的蒸发气(以下称为BOG),且该BOG无法采用常规大型LNG接收站的再冷凝处理工艺。文章对LNG中转站的BOG的产生因素和计算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了LNG中转站产生BOG的可能工况组合,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通过HYSYS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提出了4种有效的BOG处理方案,分别为管道外输、CNG外输、双级氮膨胀液化和混合冷剂液化4种方案,最终根据LNG中转站的外输特点,选择采用了氮膨胀液化回罐的处理方式。采用文中推荐的方法处理LNG中转站产生的BOG,既可以满足环保要求,也可以可降低中转站的运行、操作费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从LNG接收站的实际情况出发,梳理了BOG的产生因素,主要包括热量入侵、储罐压力、初始充满率、LNG组分以及储罐进出料,并从以上角度入手,论述分析了多种可降低BOG产生量的预防措施,以期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大型LNG储罐预冷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常压LNG储罐在接收站中占有很高的投资份额,是接收站关键的储存容器,在启用时对调试技术的要求较高,其中,储罐的冷却是最重要的预备环节。基于气液两相容积节点原理,建立喷淋LNG蒸发计算模型,搭建大型LNG储罐预冷过程动态仿真平台,以160000 m3大型LNG地上全容储罐为例,计算其在预冷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以及预冷所用LNG总量,得到了预冷过程中储罐压力、BOG产生量以及储罐内部温度的动态变化,为设计优化液化天然气储罐预冷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再冷凝器是LNG接收站处理BOG的重要设备,同时,通过再冷凝器吸收LNG接收站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BOG是能耗最低的一种处理BOG的方式。如何最优化地利用再冷凝器来吸收BOG是每一个LNG接收站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将结合珠海LNG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影响再冷凝器吸收BOG的因素,如温度、压力和高压泵入口温度等,找到再冷凝器最大吸收率下地运行控制参数,为LNG接收站设备的优质、高效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国内某LNG接收站气源及设备操作参数为依托,利用Aspen Hysys软件建立对LNG接收站BOG处理工艺流程模型。通过控制再冷凝器气相出口流率,改变LNG流量得到BOG完全再冷凝所需最小LNG量。同时,利用单因素分析法,模拟分析BOG流量、LNG低压泵出口压力、BOG压缩机出口压力及气源气质对BOG再冷凝工艺的影响,可以看出,再冷凝工艺系统所需LNG量与BOG流量呈正线性变化关系;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再冷凝工艺系统所需LNG量随BOG压缩机出口压力增加而减小;超出一定压力后,再冷凝工艺系统所需LNG量随BOG压缩机出口压力增加而增加;再冷凝工艺系统所需LNG量随LNG低压泵出口压力增加而增加;甲烷含量越高的LNG,其BOG中甲烷含量越少,冷凝单位质量BOG所用的LNG用量越少。  相似文献   

14.
正确分析BOG产生来源是BOG量计算的基础,对LNG加气站安全运行及BOG处理具有参考作用。本文按LNG加气站的工艺流程组成分析了影响BOG的因素,提出了每个环节BOG的计算方法,并以某LNG加气站为例计算了各环节产生的BOG,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卸车、待机和加气各工艺流程BOG产生量。  相似文献   

15.
鹿晓斌  郭雷  曲顺利 《化工进展》2015,34(Z1):47-50
在LNG接收站的设计建造过程中,BOG(boil-off gas)生成量计算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设备投资和日常操作的稳定性。为了提高BOG生成量计算的准确性,以某实际项目为例,在传统BOG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计算机模拟软件--Aspen Hysys,选择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对整个接收站的工艺流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BOG生成量最大工况的BOG量,通过与传统静态设计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了传统静态设计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结果说明了使用Hysys模拟计算接收站BOG生成量更能准确反映LNG接收站的实际情况,适合于LNG接收站项目在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的工艺计算,而传统静态设计计算可用于项目建设初期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粗略工艺计算。  相似文献   

16.
合理有效地处理BOG是LNG接收站安全稳定运行的保证,其处理工艺一般可分为加压外输工艺和再冷凝工艺,再冷凝器是BOG再冷凝工艺的核心设备。本文研究了江苏滨海LNG接收站BOG再冷凝工艺及其控制系统,着重分析了再冷凝工艺的压力、液位控制逻辑,为后续接收站投产与平稳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型LNG接收站在运行期间会产生大量BOG,在外输量较小时,利用高压压缩机对BOG进行回收能够有效避免BOG直接排放火炬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首先介绍了高压压缩机在LNG接收站的应用以及某LNG接收站因高压压缩机运行而引起火炬燃烧的问题,再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源头。  相似文献   

18.
根据LNG接收站发展趋势及部分接收站实例,针对在接收站规模“由小变大”期间存在的因BOG管网系统压力不均而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和优化。结合江苏某接收站的实例分析,并制定BOG管网合理分割措施,消除接收站因BOG管网压力不均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LNG接收站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BOG,一般大型LNG接收站均采用再冷凝工艺对BOG进行处理。BOG处理系统是LNG接收站所有工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BOG处理系统的合理配置不仅能为接收站的安全节能运行提供保障,而且也能节省投资、降低运营成本。本文通过对海南LNG接收站BOG处理系统的配置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望对类似接收站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LNG接收站的功能是接收、储存和气化LNG,并通过管网向下游用户供气。由于在卸船时LNG进人储罐导致罐内LNG体积变化会产生大量的蒸发气(BOG)。为了维持储罐压力的稳定,必须处理掉过量的BOG。本文以某LNG项目为例,探讨BOG压缩机处理能力的计算方法以及选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