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吉林省圣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今年年初投资300余万元引进的移动式建筑废弃物处理站日前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吉林省首个建筑废弃物"零排放"示范基地。该站每小时能处理50t建筑废弃物,日处理能力达2000t。建筑废弃物经移动式破碎站分拣、剔除或粉碎,形成的骨料可用于生产各种空心砌块、铺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吉林省圣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2014年投资300余万元引进了移动式建筑废弃物处理站,建成吉林省内首个建筑废弃物"零排放"示范基地。目前该移动式破碎站正式投入使用,每小时能处理50吨建筑废弃物,日处理能力达2000吨。经过移动式破碎站的回收处理后,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可达90%。据悉,圣翔公司与吉林建筑大学联合成立产学研联合研发中心,并新建了占地40000平方米建筑废弃物堆放场区,回收了10万吨建筑废弃物。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全省各地积极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吉林省圣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吉林市鹏龙宇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10家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已投资近3亿元购置移动式生产线,建成建筑废弃物"零排放"示范基地,结合建设工程现场扬尘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2009~2013年的建筑废弃物产量,结合建筑废弃物产生的特点,建立了一套基于建筑废弃物系数的估算方法,利用"灰色理论"建立吉林省建筑废弃物产量预测模型,通过模拟精度估计参数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并使用GM(1,1)模型预测了吉林省未来三年建筑废弃物的年产量,为吉林省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模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定量评价建筑废弃物移动式资源化的环境影响,对深圳4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项目进行调查,获取移动式资源化的处理流程和能源消耗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测算各项目资源化处置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各项目总体以及不同阶段和类型的环境影响,并与相关能耗限额标准进行比较,探讨各项目环境影响的差异及产生原因,由此提出减少资源化过程环境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置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建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置系统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实现该处置系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角度探讨了海口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置设施的优化选址,建筑废弃物移动式中转站的选址及收集运输线路的优化问题,建立了以建筑废弃物处置中心为终端,移动式中转站为节点,收集运输线路为网络的建筑废弃物收集处置系统。以期能为实现海口市及类似城市范围内的建筑废弃物统一调度管理及处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收集难度大、处理分类难、制品成本高是制约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本刊讯为了全面了解全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促进全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深入开展,近日,吉林省墙改办组织召开了全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座谈会。省内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单位负责人及代表参加会议。省墙改办主任程立军、总工关洪波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8.
<正>据悉,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吉林",减少占用土地,促进资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2012年初,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启动了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2013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吉林省开始逐步探索将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与住宅  相似文献   

9.
<正>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吉林"建设,于2012年,启动了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自此,吉林省以源头减量、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示范引领、稳步推进为基本原则,进入了建筑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14年年底,吉林省利用建筑废弃物1 032万t,共有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30余家,投资合计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文件下发后,吉林、四平、通化市各试点城市积极开展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出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政策措施,确定了试点企业。为了在吉林省推广试点城市的经验做法,近日,《吉林省住房和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吉林省是全国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省,为了让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更加科学,长春市墙改节能办公室委托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于轻集料小型空心砌块的最佳配合比例专项课题的研究,历经半年已经完成了全部课题,并应用于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中,取得了很好效果。长春市作为吉林省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城市以后,先后有7家试点企业开展建筑废弃物再生粗  相似文献   

12.
对建筑废弃物的来源及组成成分、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后,提出对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利用有利于拓宽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品种,提高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同时提出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处理,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建胡过程中的处理模式,实现建筑废弃物的"零外运",有利于提高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在提高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率方面政府的政策引导也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日前,吉林省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协会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公主岭市的吉林省圣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召开,协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及协会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会员单位代表共30余人参加会议,吉林省墙材节能办主任李振应邀参加会议。会议选举协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圣翔建筑材料有  相似文献   

14.
《广东建材》2021,37(8)
深圳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后迅猛发展,经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经济高速发展带来基建业务的快速发展。由于深圳市地处丘陵地带,建设用地紧缺,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地下土方开挖、老旧建筑拆除、危险边坡开挖工程,各项基建工程产生了大量的余土、建筑拆除废弃物等。传统的余土和建筑拆除废弃物最直接利用方式如填埋、烧制传统墙材、屋面材料等方式造成了污染环境等不良影响,随着国家对环保、产品能耗的重视,这些大量消耗能源、占用土地面积的处理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亟需采用绿色环保的综合利用方式处理这些巨量的建筑废弃物,完善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各项政策制度,促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在相关政府政策的鼓励、综合利用技术的进步、传统建筑废弃物处理方式的局限性、社会上环保呼声越来越高等因素影响下,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行业迅速发展成长。  相似文献   

15.
建筑废弃物是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的固体废弃物,经过一定技术和工艺处理后再生利用,达到改善环境、提高社会效益,实现绿色可循环发展的目的。本文以建筑废弃物为研究对象,基于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理论,通过室内试验探究了建筑废弃物填料基本性质,并通过室外回填试验验证了建筑废弃物应用于场地回填的可行性,提出利用建筑废弃物在场地中回填再生利用。结果表明: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建筑废弃物在场地回填再生利用中,CBR强度高,水稳定好,承载力高,沉降变形小,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世博绿地建设注重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施行建筑废弃物源头削减策略.通过对园区建筑废弃物进行充分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结果采用物流平衡方法,使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能较好地满足建设施工对建筑垃圾的需求,减少暂存和运输.最后遵循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对世博园区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生产符合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再生产品,与基建项目的土建材料需求进行匹配,确保了世博会园区内产生的建筑垃圾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有效节约了项目成本.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而衍生的材料与能源消耗和浪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尝试从降低建筑废弃物产生、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保证再生产品符合循环要求、分类处置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选择正确的建筑废弃物处理设备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建筑可循环利用材料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近日,结合吉林省委、省政府开展的"大调研大走访"行动和全省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要求,吉林省墙改办主任程立军组织人员赴四平市调研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相关情况。四平市墙改办主任王位军陪同调研。程立军一行来到吉林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企业四平市长城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三旧改造"及土地收储项目不断增多,城市建筑废弃物不断产生,逐年攀升,若管控不严、无序排放,必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严重污染及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因此,在政策及技术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对拆除类建筑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是解决我国城市垃圾围城困局的重要举措,是城市建设走变废为宝、节约建材资源的绿色建设之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的重要体现。文中所述的固定式与移动式,是目前国内外城市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中普遍采用的、技术条件比较成熟的建筑垃圾处理应用模式,两者各有优势与不足,因此,两者也各有其工程运用上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建筑产业持续迅速发展,基础设施的积极建设,大规模旧房拆迁,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但对其处理方式较为单一,资源化利用率低。结合国外对建筑废弃物处理的管理和立法,分析国内在该领域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