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英  徐苏宁  康红梅 《华中建筑》2007,25(2):118-120
在城市滨海景观的设计中,应通过对滨海城市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分析和研究,充分挖掘能够反映烟台滨海城市和滨海区形象特征的景观要素,对构成这些景观要素的功能从整体景观组织的角度进行系统地考虑,并从滨海景观视线的控制、自然与建筑的有机组合、开放空间序列的景观组织等角度提出了适合烟台滨海地带的景观组织原则,以实现烟台市滨海区多元化的城市职能.  相似文献   

2.
以厦门市环岛路的滨海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对城市滨海景观的规划选址、海岸线及护岸设计、景观节点和景观小品等各设计要素的亲水设计特点的分析,结合典型案例对亲水活动空间界面的营造,小品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有关城市滨海景观亲水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15,(12)
海岸带资源是城市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滨海城市所独有的景观资源对游憩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开发建设滨海景观带游憩空间也成为滨海城市构建特有风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烟台市滨海西路周边景观改造提升规划方案设计提出了基于多元需求的规划理念,通过全面调查游憩者的多层次需求,结合海岸特色资源,针对性地布置功能设施、道路体系和景观体系,打造出高品质、服务全方位、人性化的滨海综合休闲空间,切实满足了人们的多重需求,使规划项目独具吸引力,得以聚集人气,这一思路可为我国相关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海岸带资源是城市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滨海城市所独有的景观资源对游憩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开发建设滨海景观带游憩空间也成为滨海城市构建特有风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烟台市滨海西路周边景观改造提升规划方案设计提出了基于多元需求的规划理念,通过全面调查游憩者的多层次需求,结合海岸特色资源,针对性地布置功能设施、道路体系和景观体系,打造出高品质、服务全方位、人性化的滨海综合休闲空间,切实满足了人们的多重需求,使规划项目独具吸引力,得以聚集人气,这一思路可为我国相关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刚  张娟  金娇  侯泓旭 《建筑与文化》2023,(11):132-134
“韧性”理念的提出是为了应对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及常有灾害的发生,并逐步形成一种新的城市治理模式。滨海空间是城市海陆相互作用的生态界面,形成“海洋-海岸-城市”协同共生体。针对目前城市滨海空间存在的系列问题,将韧性景观理念引入城市滨海空间规划设计中,并以青岛城阳区滨海绿道项目为例,在分析归纳其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综合性措施等三个层面提出韧性景观理念下滨海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以期为相关规划设计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反思当今景观“生态化”设计普遍 缺乏人文目标体系,在归纳总结景观生态设 计基本途径与重要倾向的基础上,提出四种 景观生态设计模式,包括地方传统型、保护 节约型、生态循环型和示景模拟型,并确定不 同生态设计模式的主要景观空间表征因子与 综合特征。之后遴选上海黄浦江滨江绿地中 具有代表性特征的16个景观空间样点,应用 问卷法进行滨江景观生态感知的公众偏好调 研,分析影响公众生态感知强度的绿地景观 空间特征,探讨不同生态设计模式的公众感 知倾向,以期为未来城市绿地空间的景观生 态化设计提供一定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恭 《福建建筑》2002,(2):14-16
从人居环境入手是一种宏观的建筑学视野和融会贯通的方法。滨海地带是有特殊地位的区域。二者结合 构造出重要的建筑学课题。滨海地带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气候影响,区位影响,结构影响。对城市模 式、景观特征、建筑风貌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对于这个课题,我们归纳出滨海城市带与滨海城市、滨海景观、滨海建筑、 滨海建筑历史与传统、滨海中外建筑文化交流、滨海生态人居、滨海社区、滨海人居环境节点八个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陈伟英 《江西建材》2014,(6):209-209
完善的城市绿地景观营构,既要考虑其生态习性,又要熟悉它的观赏性;既要了解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又要注意植物种类间的组合群体美与四周环境协调,以及其所处地理环境条件。城市绿地不同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为城市景观增色添辉。选择合理的植物,是绿地景观营构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形成城市绿地风格,创造不同意境的主要因素。在绿地景观营构时,不仅要注意植物的自然生态特性,更要考虑城市的特殊生态条件,才能保证植物生长茂盛,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9.
郑可 《福建建材》2023,(8):30-34
工业废弃地的景观再生是延续场地文脉,提升人居环境,带动区域发展与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景观再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石狮伍鸿滨海工业废弃地景观再生策略,并从生态恢复、可持续发展及场所精神景观再生设计方面展开了分析,以期为城市滨水空间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北海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旅游及服务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北海市作为滨海旅游城市,滨海景观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打造滨海景观将成为凸显北海市滨海城市旅游品牌特色的重要途径。同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海时提出的扎实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打造向海经济,提升城市滨海生态环境,助力城市经济发展,北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滨海景观大道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本文结合现场调研,提出建设滨海景观大道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热带滨海度假酒店景观空间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空间位置的角度对热带度假酒店景观空间进行了探究,初步划分为:前院园林、建筑内部园林、后院园林、滨海沙滩景观等景观空间,并描述其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2.
居住区绿地人性化空间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芳芳 《山西建筑》2009,35(19):6-8
以“行为-空间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居住区绿地的空间和空间中的行为,提出了居住区绿地人性化空间的设计方法,从而使得人与景观有机融合,创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人性化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3.
《规划师》2006,(Z2)
前海景观步行道位于青岛市临海地带,是一条全新概念的滨海旅游线路,是连接新老市区滨海景观区和景观节点的重要通道,全长35.5 km。规划设计以步行为主要特色,将前海各大景观区、景观节点串联起来。以自然海湾为依托,结合人的活动空间和行为心理,考虑相关场地设施,确定前海旅游系统的基本框架,为市民构建一处近海、亲水和赏景休闲的滨海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14.
城市河道作为城市中难得的滨水绿色资源,既是一条独特的城市风景线,又是生态景观、休闲娱乐及生态旅游重要的景观环境承载面。当前,在全球倡导生态建设理念及我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下,城市河道区域成为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热点,修复城市河道生态、改善河道景观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泸州渔子溪河道景观提升规划以南寿山为背景,结合区域景观资源特色,从功能、交通及生态方面提出景观空间提升策略,通过营造功能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便捷的慢行空间系统、通透的景观视廊及人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构建自然休闲廊道,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以生态游憩和主题文化体验为内涵,实现"山、水、城、人、文"的有机共生。  相似文献   

15.
城市滨江地带是高生态敏感度的区域,滨江地带的景观建设应以生态优先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重庆主城区滨江区域景观开发现状的分析,指出开发过程中的违背生态学原理的若干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环境是动态、高度人性化的系统,不合理的景观格局会阻碍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宏观的城市布局和自然生态规划两个方面对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倪畅  周凯  郑曦 《风景园林》2021,28(5):80-85
随着城市扩张蔓延、自然环境变化,处于城市中的深山区与山前平原过渡地带的浅山区易受到多源因素综合作用。判断浅山区景观生态风险,进行景观格局优化,能够有效实现浅山与城市区域的生态安全稳定。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浅山区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景观格局指数法、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从景观格局、自然要素、人类社会要素3个方面对景观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基于评价结果,采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构建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优化浅山区域景观格局。结果表明:浅山区景观生态风险不均衡,其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共识别了10个生态源地,构建了10条生态廊道、14个生态节点,组成点、线、面交织的多层次生态网络。优化了浅山区域景观格局,将有效改善研究区的生态安全水平,对于北京浅山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推动城市形成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芬  张虔 《城市建筑》2014,(30):34-34
城市环境是动态、高度人性化的系统,不合理的景观格局会阻碍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宏观的城市布局和自然生态规划两个方面对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沿江风光带的建设对提升城市形象、人居环境,体现城市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沿江风光带一般呈线性空间形态,高差相对其他城市园林的类型较大,兼具生态可持续性和功能性,本文总结提出了城市沿江风光带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要点,并以益阳资江风光带为例,总结了城市沿江风光带景观人性化设计的主要内容,为实现园林设计的公众参与,提升人民的满意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白舸  李波 《山西建筑》2012,38(18):200-201
以生态和人文理念为出发点,分析了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项目背景及选址,并对华中科技大学绿地景观进行了解读,提出了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生态绿地景观营造方法,从而营造出环境优美的生态人文绿地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