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家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建筑与艺术成就举世瞩目。“梅州地区是客家文化的腹地”1),保存着大量有研究价值的传统客家民居建筑。本文通过对肇庆堂实测的基础上,分析其采用的装饰手法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探讨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防灾是建筑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发展的直接动力。以梅州地区客家传统民居为例,客家先人为躲避战争灾害而进行迁徙,由此导致的对故土建筑的“移植”决定了梅州地区客家民居的早期建筑形式;在客家传统民居发展过程中,客家人对自然灾害认知和防御的结果导致建筑平面和体型的演变;成熟阶段的传统民居因为各种有效的防灾措施的应用而提高了耐久性。  相似文献   

3.
梅州市客家民居建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州市客家民居建筑的初步研究邱国锋梅州市是广东境内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境内保存着很多古老民居建筑,大部分保留着客家传统的建筑艺术特色。一、客家民居建筑的特色客家民居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它一方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胸,知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南北中轴等;另...  相似文献   

4.
言论     
<正>热评〉客家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杆栏式"、云南"一颗印"被并列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近日,梅州又有一座客家围龙屋即将被拆除。此公祠为叶氏宗祠,建筑存在超过300年。整个梅江区共900余座客家古  相似文献   

5.
广府民系与客家民系是岭南地区非常重要的两大汉系分支,粤中地区作为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交汇的地带,其民居建筑类型受到了来自两种文化的双重影响,产生了不同于典型广府民居或客家民居的民居建筑变异体。选定广客交汇的粤中惠阳、龙岗及坪山等地区的20余座客家民居为研究对象,探求了客家与广府文化的交融之中该地区客家民居建筑所产生的适应性衍化及变异。归纳总结出民系文化交汇地区的民居建筑的适应性规律,以丰富民系文化范畴的民居建筑研究。由于研究对象仅局限于惠阳和深圳,在结论的普适性上还亟待研究地域范围的扩充。  相似文献   

6.
在粤东梅州客家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围屋式民居,明朝成化年间开基的南口镇的侨乡村,在1.5km2的范围内就分布着31座清末民初兴建的百年客家围屋,是围屋聚落最密集的乡村之一。同时这里建筑类型丰富,有民居、祠堂、学塾、庙宇等,民居建筑中又有围龙屋、杠横屋、华侨大屋、别墅洋楼等多种形式。其建筑布局和营造在节约土地、灾害防御、建筑功能和空间营造等方面均体现处独到的科学和艺术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借鉴和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7.
梅州传统客家民居是中国古民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梅州传统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筑材料青砖和瓦的表观密度、吸水性、抗冻性、隔音等物理性能进行测量与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梅州传统客家民居的建筑材料中青砖和瓦具有致密性好、吸水率低、抗冻性强、隔音效果优等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8.
文中阐述了客家民系的形成、特征以及客家民居的类型与建筑特征。而现代社会中,客都梅州如何传承与发展客家传统文化,创新城市特色?保护与发展两者的关系应是以发展为目的,以当地老百姓适应时代的良好人居环境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传统客家建筑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特色,凝聚了客家人的营建智慧。文章基于对梅州客家传统建筑地域性研究,总结出梅州地区的传统客家建筑的特征,并根据当地的文化发展与历史文脉,提炼相关元素应用与现代建筑设计中。文章以梅州市林风眠小学设计实践为案例,从设计思路与设计策略的层面对传统客家建筑文化现代演绎的实践方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曲水楼     
叶荣 《古建园林技术》2002,(3):23-27,14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类型中 ,民居是最有活力的一种 ,现在对民居的研究已经建立了基本的框架体系 ,正在向纵深和广度两个层次发展。目前对于客家大型聚居建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纯客家地区 ,而对于周边非纯客家地区建筑的研究很少 ,而这方面的研究 ,正是对民居发展过程的研究 ,体现了民居适应人们生活的活力。本文试图通过对惠阳县淡水洋塘村的客家聚居土楼———曲水楼的介绍 ,以及其与其他客家民居的比较研究 ,对开展非纯客家地区的客家民居的研究 ,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熊青珍 《广东建材》2006,(11):132-133
位于粤东北地区的梅州,是世界客家人最集中的居住地,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遗产。其大埔县的陶瓷,历史悠久,形成了以高陂镇为中心的陶瓷产区。纵观大埔陶瓷在造型、装饰上的特点,可以发现:造型品种主要以碗和碟为多,装饰的题材多以山水、花鸟、人物、树石来表现意境,而极少以客家建筑、客家风俗民情、客家人物、名胜古迹等为造型装饰的题材作品。在今天,大力发展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开展客家旅游事业的潮流中,  相似文献   

12.
围龙屋等传统民居奇特的建筑构思,体现了深邃的文化艺术气质,反映了中原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承、创新和融合。文章从客家围屋形制变化,归纳其特点并探索客家文化发展过程,对如何借鉴古代的建筑思想,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中原汉人在梅州地区形成"客家族群"着手,在客家文化主体被认同和区分的基础之上,从客家人迁徙、生存和村落管理三个方面,分析归纳梅州客家族群的文化特质为:家族性、聚居性和宗族性。内部文化特质结合梅州当地的人居环境、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人口繁衍等因素,最终共同构筑生成了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梅州客家村落形式。  相似文献   

14.
挖掘、整理和展示传统民居建筑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建筑美学的文化地域性格理论,运用文献调查、现场测绘等研究方法,就梅州市蕉岭县笃敬楼的选址布局、空间组织、建筑构造、装饰技艺等进行审美文化层面的研究,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三个维度阐述其审美特征,为客家堂横屋的修缮保护与梅州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梅州地区客家传统民居装饰内容与特点,对其装饰的发展和保存现状进行了分析.客家传统民居的装饰是其建筑风格的延伸,它的发展体现了客家人生存条件的改善与审美观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玫  戴志坚  李华珍 《福建建筑》2010,(4):11-13,17
宁化石壁被称为"客家祖籍地",声名远播。本文诠释"石壁"内涵,分析石壁古镇的结构布局特点,调查了石壁的民居、祠堂、桥亭、寨堡等建筑类型,总结其建筑艺术特色,以期从传统建筑形态角度解读石壁古镇。  相似文献   

17.
福建客家土楼回归自然,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及其高超的生土民居建筑艺术,在世界民居建筑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该文从福建客家土楼的选址、用材、空间等方面分析其中体现的生态宜居理念,对我们当下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追求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广西客家民居的特色,对居民特色营造技术进行了论述,将之与现代建筑技术对比,研究了客家民居常用的三合土夯土墙和土坯砖,解决了传统建筑材料土坯砖、夯土墙是否可以用于现代建筑的疑问。  相似文献   

19.
以广九铁路为界,深圳西部是以 广府民系为主的地区,东部则是以客 家方言为主的地区。客家方言民系主 要分布在龙岗区的布吉、横岗、龙岗、 坪山、坪地、坑梓、葵涌等镇,宝安 区的龙华、石岩、观澜等镇及盐田区 的部分地方。深圳的客家民居光客家 就有200座之多,雄伟壮观,颇具 特色。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 员会曾考察深圳的客家围,拟将深圳 的客家围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现 对深圳的客家民居建筑特色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殿堂式民居是客家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对广东梅州典型殿堂式传统民居通风情况进行实测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民居庭院、厅堂、天井及周围空间、横屋等,用风速仪对上述各空间进行每小时的风速监测,取得民居内通风流线和风速范围,测量表明殿堂式民居可以利用庭院、厅堂、天井等空间转换来引导自然通风,但是,建筑群普遍存在近门厅堂通风优越,后堂及横屋通风强度小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