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怡宁  张欣宇 《城市建筑》2023,(10):79-82+116
生活性街道是老年人活动频繁的场所,因其分布密度较高,与城市生活结合紧密,对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老年人对不同街道空间与氛围感知的重叠与差异,影响着街道空间适老性的塑造与使用。为了探究生活型街道空间的适老性,对上海四平路社区中的3条空间环境差异性较大的邻近街道进行调研分析,深入剖析街道中的空间环境、老年人行为活动,以及感知需求。研究表明,老年人在街道公共空间中以必要性活动为主导,选择性和社会性活动受时间和具体空间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街道空间适老性设计需遵循老年人行为活动的特殊性,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通过对老年人的行为活动、空间需求等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以及街道空间环境感知的分析,提出街道空间适老性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老年群体作为社区归属感表现较强的人群,其心理情感问题与居住环境适老性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以建造年代久远的住区室外环境为研究对象,基于社区归属感对其适老性进行研究,从室外公共活动空间、交通空间、景观空间与人文环境等方面来探究适老性设计策略,旨在营造能够满足老年群体社区归属感诉求的宜居环境。  相似文献   

3.
以苏州九龙仓时代上城项目为例,根据适老性的原则,从社区的道路规划、场所空间、景观系统等方面,探讨了社区公共空间的适老性设计策略,营造出适合老年人交往、休憩的养老环境,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7,(2)
从老年人身体机能、心里特点、行为习惯三方面对居住空间环境的需求出发,探讨室外环境和居住建筑的"适老性"因素,以期为居住空间环境"适老性"改造及规划方案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珊  刘嘉  陈潏楠 《建筑学报》2022,(S1):51-57
通过问卷调查、活动日志调研,探寻公共租赁住房老年人居住现状及行为特征;结合入户调研方式,对多代共同居住的空间形式及使用特征、就寝样式等进行深入分析。调查显示公共租赁住房中老年人家庭多代共同居住现象普遍;老年居民行为受到家务、照顾小孩的制约,时间规律性较为明显;套型存在面积较小、适老性不足、代际之间使用相互干扰等问题。从保障空间供给、提升套型细节适老化与灵活性,以及加强住宅小区设施及公共空间对于老年人日常行为的支持等提出户型平面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严寒地区住宅适老化改造的初衷点是为普通住区老年人提供可共享公共环境和人文需求的载体,寒地既有居住住宅外部空间的缺点较多,诸如活动设施单一、活动区域与居住区域距离较远及无障碍设计匮乏等等。文中重点研究住宅外部空间适老化的改造,从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角度对"适老化"改造进行反思与研究,多方面提高适合老年人居住的环境空间。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面临大规模开展适老化改造的任务。作为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公共空间,必须要满足安全性、舒适性、易达性等多种需求,这都是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需要完成的内容。该文按照适老化居住空间的设计框架,对现有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进行实地调研,通过研究高龄人群、居住环境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老旧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的原则,对现有社区适老化改造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旧城区人口密度高、建设强度大、绿化用地少。微空间(小型外部公共空间)因其分布密度较高、与城市生活结合紧密、使用便利的优点,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微空间适老性的提升是实现城市宜居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南京市新街口街道微空间老年人的行为活动调查与空间形态的数据分析,认为步行可达性、功能性要求、小气候环境、适度的围合是提升微空间适老性的4个关键因素,而商业和交通设施则会对适老性产生抑制作用。旧城区微空间适老性的提升需要在政策管理、规划策略、设计方法3个层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天津地域文化特色的适老城市室外公共空间,以城市社会生活的"容器"为切入点,能够科学地引导老年人形成积极的生活理念,并为其提供功能完备、环境宜人的高质量生活保障。通过对具有天津典型地域文化艺术特色的5个室外公共空间案例进行老年人的行为活动调查与空间环境适老化的定量解析,提出天津室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适老公共服务系统、功能人性化与地域文化,而植被、土壤与生态群落、水生态因素也对室外公共空间的适老化产生积极作用,同时提出天津室外公共空间文化塑造及人性化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其特殊的诉求理应得到关注。根据2018年淮南统计年鉴显示,淮南市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这一背景下,对淮南市老年人重点活动区域龙湖公园进行调研,对淮南市公共空间环境进行研究,有益于完善今后淮南的公共空间环境适老性的设计,为老年人的活动提供更好的交往空间。  相似文献   

11.
魏钢  张播  魏维 《室内设计》2014,(5):26-30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数量最 多的国家,老年人生活和居住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改善现有的居住环境,使老年人真正感 觉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规划师亟待解 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入手,结合我国实际探讨了社区适老性的必要 性,对当前老年人的居住需求进行了分析,从 社区总体布局、老年住宅设计、社区空间环境 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4个方面提出了应对老 龄化的社区适老性规划设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适老性社区的室外空间环境为研究内容,通过调查天津代表社区老年人户外活动行为特点以及空间使用情况,结合老年人心理需求和生理机能等方面特征,总结了老年人在室外环境中的行为需求,并分析了目前社区环境中影响室外空间使用的地方,在空间营造、舒适提升、安全设计三方面对营建适老性社区室外环境提出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老城区的生活型街道因其分布密度较高,与城市生活结合紧密,紧邻居住小区,是老年人活动频繁的场所。为了探究生活型街道空间的适老性,文章通过PSPL法对上海四平路社区中的3条空间环境差异性较大的临近街道进行“公共空间”与“老年人公共生活”调研分析,深入剖析街道公共空间中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分布特点与行为活动特征,总结老龄群体的行为活动特征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人口老龄化和乡村振兴的双重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而我国农村地区的公共空间设施配置的落后,远远无法满足现有农村老年人的基本需求.文章研究主要以老年人村落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和适老化设计为主.通过对与老年人村落活动息息相关的村落中的交通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公共服务空间进行分析,总结老年人在村落公共空间使用中所面临的问题,从公共空间的布局优化、基础设施的适老化建设、服务空间的服务质量、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四个方面提出适老化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深圳市部分现有经济适用房户型使用状况的入户调研数据,从环境行为学和老年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老年群体的居住状况以及居住需求,探讨了老年人对居住空间形态的评价以及空间对老年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深圳经济适用房适老性的设计问题与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的社会急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需求日益增多,而改革开放初期的老旧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渐渐地不能够适应老年人的基本需要,大部分住宅需要根据老年人的需要进行相应的适老性改造。这些适老性改造的部位分布于住宅套型的公共空间和套内部分,其中住宅单元的公共空间一般情况下指入户空间和垂直交通空间的适老化改造,室内部分主要包括客厅、餐厅、卫生间、卧室等空间的适老化改造。如能对这些空间部位的无障碍进行改造设计以更加有利于老年人的使用,则更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永宁里社区进行了分析,从居住内环境、外环境及社区养老服务三个方面进行了适老性论述,发现社区中存在适老性不足的问题,并根据老年人体工程学及老年人的特征提出了适老性改造的对策,对社区适老性方面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社区养老"已经成为我国主流养老模式。然而,寒地城市住区因其特殊的地域、气候特点,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丁香家园住区环境和老年人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寒地住区环境在适老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基于通用设计的理论,针对哈尔滨市丁香家园,从生理适老、心理适老、行为活动适老三个层次提出适老性改造策略,为我国寒地城市实现"社区养老"提供物质空间载体。  相似文献   

19.
《新建筑》2017,(1)
我国既有社区的老龄化率普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如人口构成老化、公共生活匮乏、适老环境恶化等,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发展与健康养老。以西安市纺织城工厂家属区为例,提出"社区织补"概念,通过改造、植入、链接、复制等设计方法,尝试构建多元化居住体系、互动性公共服务设施、安全性无障碍慢行系统、便利性公共开放空间,以期实现代际互助、人人共享、促进老年人积极老化的既有社区居住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使用后评价方法,对8个广州保障房社区的典型户型的使用实态和居住空间的适老性进行了质化评估。结论为:1)保障房老年住户群体多从事家务劳动,呈现相对单一的休闲模式,他们对空间使用的容错性较高,对户型缺陷认知的敏感度较弱;2)老年人私密性居住空间布局最终影响套型格局和空间流线的适老性;3)多代居住是保障房家庭的典型特征,建议适老性专用保障房的三代之家、两代之家、独居家庭的户型配比为40%:2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