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濮濮卫致密油储层属致密低渗砂岩储层,利用整合的桥塞分段、多簇射孔和近井筒转向的段内转向压裂技术可使改造程度最大化,但段内转向压裂能否压开多簇射孔段,目前的裂缝监测手段虽定量分析,但误差较大。为验证储层裂缝延伸和暂堵机理,应用大尺寸真三轴模拟压裂实验装置,进行了真三轴模拟压裂室内实验,分析一次压裂和二次暂堵压裂后的裂缝扩展规律。实验结果显示:一次压裂后裂缝从射孔处直接沿最大主应力方向起裂并扩展;加入暂堵剂二次压裂后形成了双翼缝,与一次压裂形成的裂缝有较大夹角,接近90℃,即暂堵后转向效果明显;一次压裂和暂堵压裂的破裂压力差值为10MPa,大于东濮陆相储层多簇射孔压裂改造过程中的簇间破裂压力差值(4~8 MPa),因此东濮陆相储层多簇射孔段内暂堵压裂具备施工条件。  相似文献   

2.
某油井因固井质量差,初次改造出现窜槽现象,导致改造效果差,因此试验应用了水平井暂堵重复转向压裂技术,该技术提高射孔簇的有效性,增加油藏改造体积,可满足套窜井应用,从而提高试验井改造效果,增加试验井产量。本文主要从水平井暂堵重复转向压裂技术的技术原理、适应条件、压裂方案优化、试验效果等几方面进行论述。从现场应用情况看,该技术适用于低渗透窜槽水平井开发,为低渗透窜槽水平井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试验井优化压裂施工参数对本地区同类型井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体积压裂已经成为非常规储层有效开发主体技术,暂堵压裂可以促使裂缝转向,增大水力裂缝波及范围,提高改造体积,成为体积压裂改造重要手段。目前国内采用的暂堵剂材料品种多样、性能差别较大,封堵压力上升不明显。川南页岩气,在长段多簇或套变无法下入桥塞多段射孔合压井中多采用暂堵球+暂堵剂复合暂堵工艺,暂堵材料到位压力反应0.4~8.8MPa,平均2.4MPa,暂堵前后延伸压力上涨0.5~9.6MPa,平均3.6MPa。有大部分压力反应在3MPa以下,说明暂堵材料封堵效率较差。针对此问题,研究出柔性绳结暂堵材料,该材料具有对不规则射孔孔眼的自适应性、优越的封堵性能和完全降解性能,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该材料在今后的压裂过程中应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4.
使用连续油管进行压裂施工能够大大提高效率,减少起下管柱的次数,节省压裂所需时间,节约成本。连续油管压裂适用于未射孔的新井,而对于已射孔的老井,若要使用该项技术,就需要用暂堵剂来暂堵全井射孔层段,暂堵效果影响着整个压裂过程。本文主要针对连续油管压裂的暂堵需求,结合目前暂堵剂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选出符合要求的暂堵剂,对其进行室内实验评价,为后续老井连续油管压裂时暂堵剂的选用提供有效的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火烧山油田H1油藏南部物性条件差,砂体呈透镜状分布,常规井网难以有效开采,针对这一特点,共在H1油藏南部布置6口水平井进行衰竭式开采。从筛管完井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切入,论证了火烧山油田特低渗裂缝性砂岩油藏大规模体积压裂的适应性;并开展适合筛管完井水平井改造的多级暂堵重复压裂技术研究,通过多级暂堵的方式实现对水平段段间转向,激活原有天然裂缝,产生新的人工裂缝,从而形成复杂缝网,扩大泻油面积,提高水平井产量。重点研究H1油藏南部天然裂缝发育和地应力分布对体积压裂造缝机理的影响,以及相配套的分段分簇方案、压裂参数及暂堵工艺技术。最终通过微地震监测对压裂后的储层改造程度和总SRV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6.
针对炮眼暂堵转向压裂改造效果逐年变差的问题,试验应用复合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探索提高转向压裂效果的有效手段。介绍了复合暂堵转向压裂的增产机理,复合暂堵剂组成、作用及其性能评价,并优化了压裂施工方案,现场应用12口井,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7.
暂堵转向是重复压裂的重要技术,暂堵剂的性能是决定暂堵转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了一种高强度长效暂堵剂,通过对其应用性能评价表明,该暂堵性能优异,具有溶解时间长、溶解彻底、耐温性能好、不同介质中稳定性好、地层伤害小等优势,可满足不同储层水平井的重复压裂增产要求。目前已在新疆油田、西南油气田等国内主要油田成功应用,增产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油田油井重复压裂井数及次数不断增多、压裂效果逐渐变差问题,试验了缝内多级暂堵压裂工艺技术,形成了缝内多级暂堵转向压裂、缝口与缝内暂堵相结合等工艺技术,拓宽了油井重复压裂技术界限,提高了多次重复压裂改造效果。文章通过研究缝内多级暂堵压裂分支缝延伸机理,进行了高强度暂堵剂的评价与优选,确定了暂堵剂的用量,形成了缝口暂堵与缝内暂堵相结合压裂施工工艺。在该油田某试验区块试验16口,平均单井初期日增油2.0t,比同区块同期常规转向压裂高0.3t/d;单井累计增油440t,比同区块同期常规转向压裂多增油88t,试验见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平井技术的飞跃发展,其酸化解堵、恢复并提高油气产能的问题日趋紧迫。通过对JS-1暂堵剂的粒度分布、分散稳定性、油溶性以及与酸液配伍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JS-1暂堵剂适用于中低渗透率的储层,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和酸液配伍性,可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同时通过特制的试验装置对自转向酸性能进行了试验评价,结果发现,不论是暂堵转向分流解堵工艺还是自转向酸转向分流工艺都有转向作用,达到了均匀布酸的目的,对提高水平井的开发效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前页岩气开采规模日渐扩大,由于页岩储层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缝网系统复杂、断层遮挡众多,压裂施工中套变等井下事故频发,常规压裂工艺面临重大挑战。在井筒变形、工具入井困难的情况下,常规的分段压裂改造技术无法实施,应用暂堵分段和暂堵转向压裂技术,通过不同粒径暂堵剂的组合使用,实现堵塞井筒炮眼,在近井缝口或远场缝端产生致密的暂堵剂封堵带,迫使流体转向,产生新裂缝或分支缝,同时增加裂缝复杂程度,提高储层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1.
朝阳沟油田属于低渗透油田,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扶余油层裂缝形态为垂直缝,油井主要采用重复转向压裂技术进行增产,该技术是在压裂过程中,通过封堵射孔炮眼实现裂缝在缝口处转向,增加泄油面积,提高单井产量,但随着重复压裂次数的增加,增产效果逐年变差。为此,在朝阳沟油田扶余油层开展了垂直裂缝缝内转向压裂增产试验,提高低渗透油田单井产量。在直井转向增产机理和适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实内优选了粉末型暂堵剂,实现裂缝的缝内转向,同时优化了暂堵剂用量和施工工艺。现场试验6口井,平均单井初期日增油量3.1t,单井阶段累计增油329t,措施增产效果明显。试验的成功实施为低渗透油田油井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页岩气在能源领域至关重要的作用得益于大型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由于页岩气在压裂后产量的递减速率过快,必须通过重复压裂提高低产井产量,笼统暂堵转向技术则是重复压裂的核心技术之一。从暂堵转向重复压裂技术现状入手,以国内某区块典型页岩气X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井生产数据调研分析得到目前的剩余可采储量,证明该井具有重复压裂潜力,然后对暂堵重复压裂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实验评价,结果表明所使用的暂堵剂和暂堵球符合生产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3.
大港油田目前针对低渗透储层主要采用大斜度井、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工艺,主要包括:水力喷砂射孔分段压裂完井、套管固井滑套分段压裂完井、多簇射孔分段压裂完井、Opti-packer连续油管无限级滑套分段压裂完井。通过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工艺现场应用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引进的先进技术实施提升了大港油田特殊工艺井完井的整体技术水平,但有些工艺技术的适应性还有待提高。本文针对水平井不动管柱水力喷射分段压裂完井工艺展开研究并进行了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臣  卢海兵  陈钊  葛婧楠  孙挺 《粘接》2024,(4):121-124
YA45G5平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水平井精准改造优势储层的难度大,分段压裂方式增产效果有限,压裂投入高、产出低的矛盾突出。针对这些问题,采用连续油管和电缆传输分簇射孔技术可以改善压裂液在段内各簇中的分布,优化压裂施工参数,促进裂缝均匀起裂,形成了适用于太阳-大寨区块油藏的水平井大排量、大段多簇、高强度加砂压裂技术,取得了显著的降本增产效果,为国内页岩气储层的开发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部分页岩气井在压裂改造中出现了套管变形问题,直接影响了页岩气水平井储层改造的完整性,进而影响页岩气单井产量的提高[1],为此考虑到套管变形严重,无法继续采用电缆泵送大通径桥塞及射孔联作工艺进行剩余井段的体积改造[2],本文探讨了适合威远地区页岩气井体积压裂的模式,提出了在套变井段采用暂堵体积压裂的工艺技术与实现方法,现场试验增产效果良好,为四川威远页岩气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港油田中深部低孔低渗致密岩性储层,主要完井技术需升级改造,目前针对低渗透储层主要采用大斜度井、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工艺,主要包括:喷砂射孔分段压裂完井、TAP LITE固井滑套分段压裂完井、电缆桥塞多簇射孔分段压裂完井、Opti-packer连续油管无限级滑套分段压裂完井。通过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工艺现场应用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引进与自主并存的先进技术实施提升了大港油田特殊工艺井完井的整体技术水平,但有些工艺技术的适应性还有待提高。本文针对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完井工艺展开研究并进行了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致密油藏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大排量、大液量的混合水体积压裂工艺是致密油水平井压裂改造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水力泵送桥塞分段多簇压裂技术。现场试验表明,自主研发的复合桥塞性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多簇射孔和带压钻磨桥塞配套工具性能可靠、工艺可行,标志着水平井复合桥塞+多簇射孔联作分段压裂技术成功实现国产化,为下步致密油藏水平井应用国产化复合桥塞工具进行低成本、大规模体积压裂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暂堵压裂可提高压裂裂缝复杂程度。传统油溶型、刚性暂堵剂暂堵效果差、溶解差。捷贝通公司专利产品G-120型暂堵剂具有承压高、完全溶解、封堵性好的特点。对产品性能进行详细评价,对暂堵剂类型、粒径组合、加入浓度、暂堵剂加入时机进行优化。通过优化暂堵剂,提升缝内净压力,增大改造体积。通过优选暂堵剂解决水平应力差大难以造复杂裂缝以及套变井无法充分改造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老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开发矛盾凸显,提高采收率手段有限,特低渗难采储量无法实现经济有效开发。通过地质工程相结合,明确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思路,建立暂堵转向压裂全周期分析评价新方法,对油田老区具备转向条件油藏的储层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三塘湖油田致密油及火山岩区块,前期直井压裂增产低,稳产期短,经过开展马56致密油区块及牛东火山岩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研究,通过应用水平井加多段压裂,实现了致密油和火山岩储量的有效动用,取得了明显效果,初步形成了以速钻桥塞+分簇射孔为分段手段,采用滑溜水+低浓度瓜胶压裂液的复合压裂工艺,提高单井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