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邬东璠  陈阳 《中国园林》2007,23(11):89-92
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代文人的雅居之所,造园家通过对"景"的营造来追求"画意",景是画,画亦成景。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可主要归纳为"实景"与"虚景"2大类。"实景"是通过各种造园手法截取出自然景物中能够成画的部分,如对景、框景、夹景、借景、漏景等,均是将天然图画框选出来的技法"。虚景"是利用光影、透视等视觉效果所营造的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景象,如寄啸山庄片石山房的"水中月""镜中花";紫禁城倦勤斋的"墙里园"(通景画);以及大量利用水面倒影成景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山水画既是古典园林造园的灵感源泉和创作蓝本,也是古典园林发展的真实记录。文章以宋代山水画中的建筑要素作为研究对象,从宋代山水画入手,探究宋代山水画中"建筑"作为构景要素的构景特征,从中找寻山水画"画理"与古典园林"园理"的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典造园历史悠久,传统园林景观的营造历来注重视觉审美与听觉体验的交融互动,在长期的造园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声景经验,反映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民间的传统智慧。文章以苏州拙政园为例,阐述中国古典园林声景观特征和人文内涵,分析其声景营造手法及声学合理性,并探讨古典园林的声景营造对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造园手法"框景"的研究,提炼其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表达要素,结合具体实例总结表达方法,探索古典园林研究和当代设计相结合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在长期的造园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香景营造经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香景营造风格。以19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初的苏州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书籍绘画对其植物香景进行解读。首先分析怡园植物,结合传统香文化背景,对其主要香景植物进行梳理;其次,选取园中典型香景,根据香景植物与园林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其营造方式;进而从多角度解读怡园香景的审美特征,挖掘古典园林香景的营造特点,为现代香景植物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声景思想的形成及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晓梅 《中国园林》2009,25(7):32-38
中国古典园林声景思想是在传统.天人合一"宇宙意识下,结合儒、道、释哲学背景,并经诗画艺术的审美提炼与造园实践的经验总结共同建构起来的.其核心不在声音的物理数量控制,而在如何透过声音表达心灵内容,从而实现园林环境对人生命的颐养.立足传统造园背景,就这一声景思想发生、发展,乃至何以如此的深层社会机制与文化动因进行了梳理,揭示了其不同于西方现代声景理论的文化特征与技术逻辑,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曹竣 《建筑知识》2013,(10):140-140
苏州古典园林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身后的积淀之上,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取向孕育出的产物。苏州的风景式园林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苏州的风景式园林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曾对周边汉文化圈内的国家产生持续而深渊的影响。其中,“对景”是苏州园林构景手法中的核心,本文将重点利用实例来分析“对景”的一些艺术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8.
在古典园林的造园构景中,古代的建筑家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和合的特点,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高目的,以求达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中国古人总结出构景方法概括有18种,撷几种常见的方式以飨读者,在游览园林的时候,您不仅可以领略园中的美丽景色,还可以了解建筑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梁励园 《门窗》2013,(7):382-384
中国的造园与绘画素有渊源,众多古代的造园者在没有系统理论的情况下,多是借鉴画论中的各种技法来指导造园实践,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性与绘画等艺术是如此相通,充满"诗情画意"。文章便是通过对国画技法的认识来了解中国园林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10.
宋人造园往往从山水画中汲取造园要素和意境,前人多从意境内容方面来阐述山水画与园林的关系,而鲜有将具体绘画手法与造园手法相比较。因此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点景"这个绘画与造园相通的手法,将研究对象限定在两宋这个时代下,分别从宋代山水画和园林中总结"以亭点景"手法运用的特点,总结出五个"以亭点景"的空间模式,进一步类比,找到在"以亭点景"的手法运用上山水画与园林两者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超的技艺水平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其独特的东方文化内涵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举世瞩目。该文以河北省邯郸市赵苑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原则,从借景、框景、障景等传统造景手法入手,阐述了赵苑公园造园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22)
文章结合苏州古典园林的经典设计案例,对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轩榭庭院、假山花木、游廊与洞门花窗之间的美学关系进行分析,并列举了苏州博物馆新馆、"三馆一站"借用苏州古典园林元素的案例,从而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建筑借鉴古典元素是民族特色建筑的必由之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古典园林发展历史悠久,造园手法多样化,借景、狂景、障景、对景等都是常用的造园手法,每种造园手法都有各自的独特优势.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景观与自然的统一性和和谐性,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多多少少存在景观设计本身与其配套基础设施陈列的冲突问题,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应用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来有效缓解冲突问题,同时还能...  相似文献   

14.
以山居场景为理想的中国园林,无论遭遇任何地形,都试图重塑符合山水栖居要求的理想场景。这类场景,既不同于古典景观独立于建筑之外的地景,也不同于当代景观所迷恋的拟生态的地形,中国造园的核心是——将不同地景与不同建筑媾和为不同的山居场景。  相似文献   

15.
《园林》2019,(11)
中国古典园林"一池三山"造园思想是受到神仙传说的影响而产生的。"一池三山"造园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皇家园林中不断传承与演绎,并漂洋过海落户到日本,结合日本的环境和文化演绎出枯山水的新风格。同时,"一池三山"造园思想传至江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得以进一步传承与创新,衍生出了新的山水格局,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的宝库。  相似文献   

16.
程秀萍  裘鸿菲  周雯文 《华中建筑》2007,25(12):118-120
中国古典园林中对声景的运用十分广泛,现通过古诗词、园林实例与中国园林美学理论,分别对声景概念、审美特征、分类和运用进行研讨,试图以小见大,触类旁通,揭示声景在我国古典园林运用中的奥秘,扩展人们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视野.  相似文献   

17.
《砖瓦》2021,(7)
以郭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看与被看、藏与露、框景与成景的角度,道尽其作为江南私家古典园林,对"景"的处理的精妙之处,总结其对当下园林造园所产生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门窗》2014,(11)
本文以东西方古典园林中的水景艺术为研究对象,从东西方古典园林体系的特点入手,归纳出东西方园林体系的异同性。首先,通过东方园林的建筑、山、水和西方园林的泉、石、植物,对水景艺术的造园要素进行比较。再次,通过静态水体和动态水体的设计手法,对东西方古典园林水景艺术的设计手法进行比较。最后,提出对古典园林水景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对现代园林水景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德嘉 《园林》2011,(7):74-77
植物景境的空间审美古典园林的空间效果,历来都被认为是丰富多变的。就植物景境形成的空间而言,无论是层次、意境等各方面,均有突出的特点,故有必要对植物景境的空间审美加以讨论。文人造园物质力量有限,园地不能与皇家苑囿相比,但受宇宙观的支配,追求无限广大和将天地万物笼盖无遗的空  相似文献   

20.
《建筑师》2016,(6)
苏州沧浪亭是著名的中国古典园林。论文从"沧浪之水缘由来"、"沧浪之景因何生"、"沧浪之境哪般看"、"沧浪之意如何承"四个方面,分析了沧浪亭物质地看存在一千年、精神地看承载二千年历史文化的缘由,揭示了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传统的内在精髓是如何通过园与人文精神、自然及社会时空的互动得以保存的内在机制和独特价值的,以沧浪亭为例,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穿梭于情、景、境、意的表达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