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调剖效果影响因素复杂众多,总的来说可分为三类:油藏地质因素、油藏开发状况和工艺参数,每种因素对调剖措施效果的影响强弱关系是不明确的、灰色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措施效果为中心构成了一个灰色系统。文中利用对比分析法对某厂2008-2010年浅调剖33口无效井进行分析总结,确定出导致目前该厂浅调剖措施效果不好的几种具体因素和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为以后选井选层和工艺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某低渗透油田储层非均质严重,层间吸水差异大,应用化学浅调剖技术,扩大注入水在油层中的波及体积。通过运用合理的调剖剂配方,在70口水井实施调剖后平均单井注水压力上升了1.3MPa,连通的156口油井累计增油2784t,含水下降了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在油田中高含水阶段,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实现稳油控水尤为重要。周期注水与化学调剖都是解决层内、层间矛盾的有效手段,单一应用各有特点。如果将两项技术结合应用,既可以延续各自调整效果,又能使各自技术特点发挥到最大化,切实缓解井组层间、层内矛盾,控制含水进一步上升,从而达到稳油控水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后,纵向上层间矛盾突出,导致油层动用程度不均衡。这种不均衡性对油田稳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解决这种不均衡性的矛盾,充分发挥同一层系中不同渗透率油层的生产潜力,针对厚油层低效无效循环、层间干扰严重的问题,对于层段内含有多个小层、隔层不明显且非均质比较严重的油层,无法用机械方法进行细分注水,就需用化学浅调剖技术限制高含水层和强水淹层的注水量,提高中低渗透层和低含水层的注水量,改善开采形势,缓解油层的层间矛盾,提高油层动用程度,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肇261西块葡萄花油层单井层数少(平均为3个),产量接替能力差,主力油层水淹后,油井产油量下降、含水上升速度较快,进一步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提高采出程度难度大。因此在肇261区块开展了水井整体调剖控水试验研究,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区块产量递减,有效改善了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庆油田地下油水分布状况日趋复杂、进行调剖措施的井数逐年增加所导致的人工统计跟踪管理效率低下问题,利用局域网内现有计算机硬件、网络及数据资源,基于B/S运行模式,设计开发注水井化学浅调剖管理系统,为生产管理、领导决策和科研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支持和高效辅助分析工具,提高调剖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某开发区一直缺乏一个调剖效果定量评价标准的问题,研究出变量λ来评价单井调剖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对近几年调剖井评价分析总结,以便油田能更好的应用调剖技术改善开发效果,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测试资料动、静态相关信息,分析了X-X井的吸水情况及周围连通油井的生产情况,为该井的调剖选层提供了依据,并利用测试资料对调剖效果进行了评价,该井调剖效果较好,达到了稳油控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层间干扰加剧,地层的非均质性矛盾更加突出。萨中开发区虽然开展了细分注水,但由于隔层厚度、分层工艺等问题,使得部分注水层段中,存在无法单卡细分的高渗透层。为解决特高含水期开发中这一矛盾,应用浅调剖技术,吸水厚度比例增加6.7%,连通采油井见到了较好效果,平均单井日产油增加0.2t,含水下降0.3个百分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浅调剖优化方案设计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区块08至09年注水井实施调剖及其连通油井受效情况分析。得出水井调剖可有效控制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减缓注水井层间矛盾,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是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稳油控水的一项关键技术;同时在进行调剖时,优选调剖剂类型,可取得更好的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11.
化学浅调剖技术作为机械注水工艺技术的有利补充,可以达到改善吸水剖面、提高差油层动用程度、控制含水上升速度的目的。但由于调剖剂具有粘稠性,调剖后容易在调剖目的层以下的管柱中滞留并粘结,严重时无法下放投捞器及测试工具,增加了工作量,甚至导致水井作业。为此我们开展了化学浅调剖密封技术的研究,通过研制调剖密封器及脱卡器,实现了调剖目的层以下管柱的有效保护,现场应用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将示踪剂检测技术加入到调剖实验中,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确切了解水淹程度差异、水侵速度和方向;研究断块注入水运移驱替规律、确定高渗通道参数等。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结合部级研究项目《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工艺技术研究》,对河11块进行了水井调剖实验。实验中尝试了调剖现场实验前后的2次对比示踪剂测试。实践证明,这种技术手段的采用取得了预期的目的,经济上、理论上均取得了好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何依林  刘嘉  王少华  姬虎军 《辽宁化工》2013,42(1):38-40,42
注水井调剖会影产油、产水、采收率、视吸水指数、经济效益等十多项指标.针对传统调剖评价方法只注重增油和降水两项指标的片面性和不确定性,本文使用模糊数学评价调剖效果,通过划分措施井为井组和区块,从水井、油井、油藏、经济四个方面的十项指标对措施井进行多级模糊评价,根据评价指数得出评价结果.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某油田29口调剖井及其对应的190口油井的评价,结果符合现场施工实际.  相似文献   

14.
由于区块油层小层多,隔层不明显,所以通过细分调整减缓层间矛盾及控制含水上升速度的难度都很大。另外由于长期停注的高渗透及其陪停层得不到有效利用,使得油层动用程度降低、产量递减速度加快。为解决特高含水期开发中这一矛盾,南一区东部区块油层通过精细选井选层,针对层间差异较大、与之连通采油井含水上升过快的注水井及钻降区成片的低压、高含水区,应用浅调剖技术,降低了中、高渗透层的渗透率,提高了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改善了水驱效果,达到了稳油控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油田用调剖堵水剂的分类、性能、作用机理及应用开发情况,主要对化学调剖堵水剂进行着重介绍,对今后堵剂和调剖剂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后,虽然整体含水率水平很高,但对于层内、层间差异大的井层,受隔层条件以及井况等问题仍存在细分后由于单层或多层注水突进而导致周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的问题,从而使低渗透薄差层难以动用,影响最终采收率。为此,通过将具有一定凝胶性和承压强度的调剖剂注入井中,利用纵向上各类不同启动压力油层所具有的自由选择功能,使之优先进入并堵塞启动压力油层相对较低的好油层,起到调整和改善注水井吸水剖面、采出井产出剖面的作用。现场实施304口井,结果表明:调剖后注水井平均注水压力上升0.8MPa,目的层吸水量下降17.94%,连通采油井平均单井日产液稳定,日产油增加0.3t,含水下降0.1个百分点,油层动用程度提高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后,虽然整体含水率水平很高,但对于层内、层间差异大的井层,受隔层条件以及井况等问题仍存在细分后由于单层或多层注水突进而导致周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的问题,从而使低渗透薄差层难以动用,影响最终采收率.为此,通过将具有一定凝胶性和承压强度的调剖剂注入井中,利用纵向上各类不同启动压力油层所具有的自由选择功能,使之优先进入并堵塞启动压力油层相对较低的好油层,起到调整和改善注水井吸水剖面、采出井产出剖面的作用.现场实施304口井,结果表明:调剖后注水井平均注水压力上升0.8MPa,目的层吸水量下降17.94%,连通采油井平均单井日产液稳定,日产油增加0.3t,含水下降0.1个百分点,油层动用程度提高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化学调剖堵水剂产品类型,介绍了各类堵剂的配方组成、性能特点及封堵效率,给出了应用各类堵剂产液增油等情况.结合研究和应用情况,提出了各类型堵剂的适用油藏及未来研究方向.通过研究,聚合物凝胶类的堵剂可靠性强,应用范围更广.化学堵剂的耐温性、选择性堵水剂和深度调剖仍然是化学调剖堵水剂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安塞油田杏河西部初期采用超前注水方式开发,受储层非均质性及后期开发改造等诸多因素影响,采油井表现出快速见水、多方向性见水特征。近年在加大区块渗流及储层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封堵高渗带和微裂缝,改善水驱剖面,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达到控水稳油及提高阶段采收率的目的。本文主要结合区块储层特征、投产投注方式以及储层后期改造等方面,在注水井调剖试验的基础上,对调剖技术的适应性进行评价,为后期该区块改善开发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后,虽然整体含水率水平已达94.1%,但对于层内、层间差异大的井层,受隔层条件以及井况等问题影响,仍存在细分后由于单层或多层注水突进而导致周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的问题,从而使低渗透薄差层难以动用,低效无效循环严重,从而影响开发效果。为此,通过将具有一定凝胶性和承压强度的调剖剂注入井中,利用纵向上各类不同启动压力,油层所具有的自由选择功能,使之优先进入并堵塞启动压力油层相对较低的好油层,起到调整和改善注水井吸水剖面、采出井产出剖面的作用。通过对现场实施的216口井应用浅调剖后的结果表明:调剖后注水井平均注水压力上升0.8MPa,目的层吸水量下降17.94%,连通采油井平均单井日产液稳定,日产油增加0.6t,含水下降1.0个百分点,油层动用程度提高2.5个百分点,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