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在慎重筛选油、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参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聚类分析等数学计算方法,快捷地从众多样品中建立原油和烃源岩样品之间的联系,不但可以简化油源对比分析的过程,而且能够提高油源对比分析的精确性。在渤海湾盆地辽东湾中南部地区,从单井油源对比分析和区域油源分析两个角度,对该方法进行了大胆尝试。分析认为,LD6-2-1井油源来自于辽中凹陷沙三段下部烃源岩,LD12-1-1D井的油源来自于辽中凹陷沙一—沙二段,而并非沙三段。金县1-1至旅大12-1地区的原油可分为3类:第一类,具C29甾烷优势,较高的C29αα20S/(20R+20S)成熟度指数和较高的C27重排甾烷含量,较低的伽马蜡烷以及C27甾烷含量,该类原油来自于辽中凹陷沙三中亚段或沙三下亚段;第二类,具C27甾烷优势,较高的C29αα20S/(20R+20S)成熟度指数和较高的C27重排甾烷含量,较低的伽马蜡烷以及C29甾烷含量,该类原油来自于辽中凹陷沙三下亚段;第三类,具C27甾烷优势,较低的C29αα20S/(20R+20S)成熟度指数和较低的C27重排甾烷含量,较高的伽马蜡烷以及C29甾烷含量,该类原油来自于辽中凹陷沙一—沙二段。  相似文献   

2.
利用原油物性、族组分分离与定量、饱和烃色谱—质谱、芳烃色谱—质谱、稳定碳同位素等分析测试资料,系统分析了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二段页岩层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原油属于中质、中凝稠油,流动性较差;原油中烃类含量偏低,饱芳比和非沥比均较低。不同构造单元上的原油生物标志物及稳定碳同位素分布特征相似,反映其母质来源及生烃演化过程基本一致。饱和烃色谱以正态分布的单峰型为主,轻碳优势不明显,C27、C28、C29规则甾烷呈"上升型"分布,三环萜烷含量低,反映原油有机母质来源具有湖相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的双重贡献,且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伽马蜡烷指数、重排霍烷含量及分布、Pr/Ph、三芴系列化合物、原油稳定碳同位素分布等指标反映了原油形成于弱氧化—还原条件下的淡水—微咸水沉积环境。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和奇偶优势比、αββ/(ααα+αββ)C29与20S/(20S+20R)C29甾烷异构化指数以及霍烷异构化指数均指示原油成熟度偏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松辽盆地东岭区块营城组、火石蛉组和泉头组烃源岩样品抽提物饱和烃GC/MS分析,运用分子有机地球化学方法探讨了该区块饱和烃特征、并确认该区块古沉积环境.分析结果显示,正烷烃碳数分布多为单峰分布,以Nc16~Nc18为主峰,表明烃源岩样品演化程度较高,C29甾烷20S/(20S 20R)比值和αββ/(αββ ααα)比值呈正相关性,它们的比值一般为0.4左右,属于成熟烃源岩,其中,SN183井2154.78m火石岭组烃源岩样品的成熟度高于其他烃源岩样品.烃源岩Pr/Ph介于0.706~2.179之间,含有相对较高含量伽马蜡烷,规则甾烷普遍具有C29>C27>C28的分布特征,反映烃源岩沉积时沉积水体较浅,物源输入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低等水生生物为辅,而且处在弱氧化-还原条件下、微成-半成水湖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地质观察基础上,对羌塘盆地托纳木地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沥青脉开展了详细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了沥青脉有机母质来源及母质形成的沉积环境。沥青脉样品中检测出丰富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类化合物和甾类化合物。正构烷烃主碳数分别为n C17或n C18,奇偶优势为0.81~1.10,Pr/n C17值为0.73~1.36,Ph/n C18值为0.80~1.66,Pr/Ph值为0.64~0.90.萜类化合物以C30藿烷占优势的五环三萜烷为主,含有三环萜烷和伽马蜡烷。甾类化合物以规则甾烷为主,C27,C28和C29甾烷构成了不对称的"V"字型,C29甾烷ααα20S/C29甾烷ααα(20S+20R)和C29甾烷αββ/C29甾烷(ααα+αββ)的值分别为0.33~0.45和0.15~0.49.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表明,沥青脉有机母质来源于具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的混合来源,揭示了沥青脉母质形成于一定盐度缺氧还原环境。油源对比显示沥青脉与索瓦组泥页岩的饱和烃、萜烷、甾烷等生物标志物参数具有一致性,说明它们具有亲缘关系,也证实了该地区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代家坪地区延长组油源认识存在的争议,利用原油和烃源岩样品抽提物族组分分离、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和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对延长组不同层位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成藏期次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代家坪地区延长组不同层位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均形成于淡水—微咸水和弱还原—还原的半深湖—深湖相沉积,生油母质具低等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混源特点。代家坪地区延长组不同层位储集层样品均一温度均表现为双峰型分布特征,且长82和长9储集层包裹体均一温度高于长6和长81储集层,结合埋藏史分析表明,代家坪地区延长组存在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和早白垩世中期2个充注过程。利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进行Q型聚类将代家坪地区延长组原油分为2种类型,Ⅰ类原油包括长6和长81原油,Ⅱ类原油包括长82和长9原油,2类原油虽然均来自长7烃源岩,但Ⅰ类原油的成熟度参数C_(29)甾烷20S/C_(29)甾烷(20S+20R)和C_(29)甾烷ββ/C_(29)甾烷(αα+ββ)、环境参数Pr/Ph和伽马蜡烷指数明显低于Ⅱ类原油,而反映有机质来源的αααC_(27)甾烷/(C_(27)甾烷+C_(28)甾烷+C_(29)甾烷)、4-甲基甾烷/规则甾烷、Pr/nC_(17)等参数略高于Ⅱ类原油。结合成藏期次分析认为,Ⅰ类原油为长7烃源岩生烃高峰期形成的成熟原油与先存低成熟原油混合的产物,Ⅱ类原油为早白垩世中期大规模油气充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北部页岩油的含油性及烃类组成特征,对文410井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岩心样品开展了冷冻热解、三维定量荧光、气相色谱—质谱、岩石薄片等分析测试。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主要发育夹层型和裂缝型2种页岩油富集类型,烃类赋存主要为粒间孔和微裂缝2种形式,有效孔缝组合是页岩油高效富集的关键;岩心样品抽提物烃类组成特征主要以低碳数正构烷烃为主,C27—C28—C29规则甾烷呈“V”型分布,反映出有机质来源主要为陆生高等植物与低等水生生物;伽马蜡烷含量较高,较低的Pr/Ph比值,反映该区有机质沉积环境主要为咸化的还原环境;结合C3122S/(22S+22R)、Ts/(Ts+Tm)、C29ααα20S/(20S+20R)、C29ββ/(αα+ββ)等参数,表明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具有多洼、多层系供烃的特征。为了揭示其复杂的油气来源,开展色谱-质谱等地化测试,分析原油地化特征,将原油分为3类,并确定每类原油的来源。结果表明:(1)Ⅰ类原油主要分布于西构造带沙三段储层中,原油中C27与C29规则甾烷相对含量接近,孕甾烷参数((孕甾烷+升孕甾烷)/规则甾烷)和甾烷异构化参数(C29甾烷20S/(20R+20S)、C29甾烷ββ/(αα+ββ))较高,具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共同输入特征,原油成熟度高,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2)Ⅱ类原油主要分布于西构造带东二段储层中,原油中C29规则甾烷含量具明显优势,孕甾烷参数和甾烷异构化参数均低,原油母质中高等植物具有明显优势,原油成熟度整体偏低,来源于沙一段—东三段烃源岩;(3)Ⅲ类原油主要分布于东构造带东三段和西构造带东一段和明化镇组储层中,原油中C29规则甾烷具有一定优势,孕甾烷参数较低,甾烷异构化参数较高,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原油成熟度较高,为3套烃源岩的混合来源;(...  相似文献   

8.
南宁盆地第三系木质褐煤中甾类化合物热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根据热模拟实验,探讨了甾烷的产状及其热演规律,不同的甾烷具有不同的产状,规则甾烷、重排甾烷和4-甲基甾烷主要来源于非干酪根前身物质的转变,干酪根降解基本上不生成这些化合物;而孕甾烷却主要来自干酪根降解。8个常用参数aaa(20R)C27、C28、C29%、∑dixt/∑St、C29aaa20S/20(S+R)、C295αββ/(ββ+aa)、C27aaa20S/20(S+R),C275αββ/(ββ+aa)等均存在多解性。aaa(20R)C29%值越大,其余参数越小,对成熟度(低成至成熟)的指示越精确。反之则无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开鲁盆地钱家店地区下白垩统姚家组砂岩中吸附烃和包裹体烃类进行色谱—质谱测试,分析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并讨论其可能的来源。吸附烃和包裹体烃生物标志物成熟度参数,C29ααα甾烷20S/(S+R)、C31αβ藿烷22S/(S+R)比值基本达到平衡值,显示含矿砂岩中的烃类已接近成熟—成熟热演化阶段;物质来源及沉积环境参数,ααα20R甾烷百分含量C27>C2829,C25/C26三环萜烷、规则甾烷/17αC29-33藿烷比值显示相对低值,结合伽马蜡烷指数、C35升藿烷指数等参数,综合反映了其来源应为弱氧化—还原环境下的腐殖—腐泥型湖相有机质。这些特征与该凹陷侏罗系九佛堂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因而,油源可能来自九佛堂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0.
海拉尔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分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海拉尔盆地原油绝大多数为正常密度的中高蜡低硫成熟原油,部分为轻质中高蜡成熟原油,少量为中低蜡低成熟稠油;全油碳同位素值为-34‰~25‰,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变化很大,说明生油母质的组成和沉积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原油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将该盆地原油分为5种类型:第一类以碳同位素组成轻、伽马蜡烷含量高、无重排甾烷为特征,分布于巴彦呼舒凹陷;第二类以碳同位素组成轻、伽马蜡烷和重排甾烷含量中-低为特征,分布干乌尔逊凹陷南部地区;第三类以碳同位素组成较轻、伽马蜡烷含量低和富含重排甾烷、Ts、C29Ts、C30重排藿烷为特征,分布于乌尔逊凹陷北部和贝尔凹陷;第四类以碳同位素组成重、伽马蜡烷含量中一低和富含重排甾烷、Ts、C29Ts为特征,分布于呼伦湖凹陷;第五类以碳同位素组成重、Pr/Ph值高、富含C29甾烷和重排甾烷、C27甾烷异常低、无伽马蜡皖为特征,为煤系原油,分布于呼和湖凹陷。图5参8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