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介绍聚苯乙烯包装材料中苯乙烯单体检测及迁移的研究进展。方法总结国内外聚苯乙烯中苯乙烯检测及迁移的文献,并将国际上苯乙烯最新的检测方法和迁移研究和我国的进行对比,指出我国在该方面的不足和发展方向。结果溶解-沉淀可以有效地提取聚苯乙烯中的苯乙烯,其回收率达到86%以上。苯乙烯不易向蒸馏水中发生迁移,只有在较高温度和较长时间下才有少量迁移。不同迁移方式对苯乙烯的迁移影响较大,由于切口的存在使得全浸泡的迁移量高于单面迁移。结论溶解-沉淀是提取苯乙烯的有效方法,不同食品模拟物、温度、时间以及迁移方式都会对苯乙烯的迁移产生影响,应避免聚苯乙烯在较高温度、较长时间的情况下接触食品,且不使用表面已损坏的聚苯乙烯包装材料,以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苯乙烯微球以及苯乙烯与丙烯酸、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二元、三元共聚微球,并讨论了聚合条件对粒径的影响。研究发展,乳化剂的用量1单体及乳化剂的加入方式以及共聚组份的不同都显著地影响粒径尺寸大小。对共聚微球中交联点和羧基的分布的研究表明,用控制共聚单体的滴加方式可以得到交联点和羧基分布均匀的功能性聚苯乙烯微球。  相似文献   

3.
首先以苯乙烯为单体,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乳化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十六烷(HD)为助稳定剂,分别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出非球形聚苯乙烯微球。在聚合反应1.5 h后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时通过滴加第二单体丙烯酰胺,在聚苯乙烯与水相界面处继续引发丙烯酰胺聚合一步制备出两亲性不对称微球。同时探究了乳化剂用量和原料配比对非球形聚苯乙烯微球形貌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油溶性引发剂时聚苯乙烯微球边缘的突起部分随着阴离子型乳化剂SDS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采用水溶性引发剂时聚苯乙烯微球外边缘的表面弧度随着苯乙烯单体与液态石蜡质量比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从帽檐形状渐变为碗状。  相似文献   

4.
以苯乙烯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成功地制备出具有良好球形度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在聚苯乙烯微球合成过程中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聚合时间对粒径及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改变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聚合时间可以得到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且微球单分散性良好.采用自组装技术组装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获得了二维有序聚苯乙烯胶体晶体.  相似文献   

5.
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直径大于2μm的聚苯乙烯种子,合成的种子先用小分子化合物溶胀,再用单体溶胀后聚合,得到了直径为4~8μm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研究了甲醇浓度和苯乙烯浓度对种子直径的影响以及小分子化合物的种类和用量、溶胀温度和时间、溶胀剂用量等对生成的微球的直径和分散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微型分散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乙烯为单体,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在一定比例乙醇与水的混合介质中,用微型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球。用纳米粒度与电位分析仪对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同常规分散聚合法一样,微型分散聚合法同样可以得到单分散性好的聚苯乙烯微球,且两者粒径几乎相同。相比之下,微型实验具有省试剂、少污染、安全快速、便于操作等优点,可在高分子化学研究和实验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阳离子纳米聚苯乙烯微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分散性的阳离子聚合物微球在分子自组装、细胞检测、DNA载体、催化剂以及光学材料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可抽滤性和单分散性的阳离子纳米聚苯乙烯微球因其制备技术较复杂而很少有文献报道。本方法利用无皂乳液聚合,在苯乙烯单体聚合6h后,再通过缓慢加入阳离子季铵盐单体与聚苯乙烯微球进行接技的方法,成功制备出单分散性的阳离子纳米聚苯乙烯微球,并利用TEM、SEM以及光电子能谱对聚苯乙烯微球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季铵盐单体的加入速度对阳离子聚苯乙烯微球制备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在室温、潮湿和大气环境等温和条件下,通过酯化反应在纳米SiO2微球表面接枝偶氮分子,合成纳米SiO2引发剂的新方法.使用这种纳米SiO2引发剂原位引发单体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自由基聚合,在SiO2表面接枝聚苯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果表明:用合成的纳米SiO2引发剂原位引发单体聚合后,在纳米SiO2表...  相似文献   

9.
新型耐热聚苯乙烯--N-环己基糠柠酰亚胺/苯乙烯共聚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1,1,2-三取代烯类单体N-环己基糠柠酰亚胺(ChCⅠ)与苯乙烯共聚 物的及其耐热性。当投料中苯乙烯为主时,共聚物最高转化率组成糠柠酰亚胺单元含量高于其投料组成,而当投料苯乙烯组成较低时,糠柠酰亚胺单元一变成低于其投料组成,可旭结为单体ChCⅠ的电子效应或空阻效应的影响。其聚物玻璃化温度明显高于聚苯乙烯,随共聚单体ChCⅠ组成增加而提高,热降解温度也明显提高,还讨论了依糠酸酐在环己胺作用下  相似文献   

10.
采用链式聚合方法,用4,4'-偶氮-二(4-氰基戊酸)为引发剂引发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两端带有羧基基团的功能化聚苯乙烯。研究了单体、引发剂、溶剂之间的配比及聚合温度对合成端羧基聚苯乙烯的影响。并用合成得到的端羧基聚苯乙烯与聚乙二醇在室温、常压等十分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酯化缩聚反应,得到聚苯乙烯/聚乙二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红外分析(FT-IR)和核磁共振(~1H-NMR)测试结果证实成功合成了端羧基聚苯乙烯和聚苯乙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差热分析(DSC)测试结果分别表明合成得到的端羧基聚苯乙烯的分子量较大、分子量分布比较均匀,并且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端羧基聚苯乙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1.
淀粉-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EI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可溶性淀粉在Ce^(4+)离子及少量丙烯腈单体的存在下可与苯乙烯单体发生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本文研究了不同单体浓度、Ce^(4+)离子浓度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该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在某一特定的反应条件下,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的最大值分别可达98.5%和90.3%。用红外光谱仪表征淀粉的接枝情况,通过GPC测定聚苯乙烯接枝支链的分子量,Mw达1.9×10~6。接枝淀粉及其和聚苯乙烯的共混物分别在α-淀粉酶溶液中酶解24天,表明它们都具有明显的生物降解性能,且它们的失重平分别可达57.9%和34.4%。这预示着它们可被当作可降解性塑料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烷基葡萄糖苷(APG)/苯乙烯/水三元体系形成的Winsor-Ⅰ型多相微乳液介质中,通过聚合制得了粒径在35~40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小球,研究了温度、引发剂类型、引发剂浓度以及单体浓度对产物粒径和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60~70℃,K2S2O8为引发剂的条件下单分散聚苯乙烯颗粒具有较小粒径(35~40nm),引发剂和单体浓度对粒径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作为有机插层剂对海泡石进行了有机化处理,该有机化的海泡石粒子在苯乙烯单体中很容易地均匀分散并形成稳定的胶体溶液.通过对分散有海泡石的苯乙烯进行原位插层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海泡石纳米复合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聚苯乙烯/海泡石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聚苯乙烯的大分子链插入到海泡石片层间,形成了部分插层、部分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4.
在烷基葡萄糖苷(APG)/苯乙烯/水三元体系形成的Winsor I型多相微乳液介质中,通过聚合制得了粒径在35~40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小球,研究了温度、引发剂类型、引发剂浓度以及单体浓度对产物粒径和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60~70℃,K2S2O8 为引发剂的条件下单分散聚苯乙烯颗粒具有较小粒径(35~40nm),引发剂和单体浓度对粒径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乳液种子生长法设计生长500~600nm范围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种子生长法中新核产生的条件,当乳化剂对苯乙烯磺酸钠浓度等于1.298mmol/L=CCMC/10时,不产生新核心.同时为避免单体自聚结块,采用多次投料的方法,成功制备单分散性良好的聚苯乙烯微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散聚合法,以乙醇、水为分散介质,苯乙烯为共聚单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AIBN为引发剂,丙烯酸(AA)为功能共聚单体,制备了粒径为100—1000nm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研究醇水比、分散剂、引发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及分布的影响,分析微球表面形貌、粒径分布、表面羧基含量,结果表明,胶体晶体是面心立方密排结构,微球单分散性好,表面光滑,球形度好,表面羧基含量最高可达到0.206mmol/g。同时,用垂直沉积法制备出较大范围内呈现高度有序的密排结构聚苯乙烯胶体晶体。  相似文献   

17.
《上海包装》2004,(5):46-4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苯乙烯单体经悬浮法聚合并加有一定量发泡剂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以下简称EPS树脂)。通过发泡成型,其制品应用于保温、隔热、隔音建筑材料、防震包装材料及漂浮制品等。  相似文献   

18.
聚苯乙烯塑料问世已有四十多年了。它以透明、价廉,加工性能优良和色泽鲜艳而著称。但是单纯的聚苯乙烯性脆,强度不高,耐热性差,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为了提高聚苯乙烯的耐热性,研究出一种新的改性方法,即用马来酸酐与苯乙烯进行共聚。虽然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共聚物的生产早已工业化,但是这种共聚物过去主要是用作颜料分  相似文献   

19.
碳黑对苯乙烯自由基聚合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碳黑对苯乙烯单体聚合物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普通碳黑子对苯乙烯的聚合有强烈的阻聚作用,而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聚合物时,普通碳黑的阻聚性很小,当时碳黑进行接枝处理后,接枝碳黑对苯乙烯自由基聚合的影响程度与接枝方法有关,其中过氧化苯甲酰 自由基枝枝碳黑的聚性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0.
微波辐射代替传统加热方法,进行苯乙烯分散聚合,制备拉径大小在200nm-500nm之间,且为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探讨了单体、稳定荆、引发荆的浓度对微球粒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分散聚合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拉径,小于常规加热分散聚合制备的微球粒径,且微波辐射制得的微球单分散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