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谭远树 《攀钢技术》2002,25(2):28-30
从铁沟料原料、施工、高炉渣、出铁沟的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攀钢高炉铁沟料使用寿命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影响攀钢高炉铁沟料使用寿命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远树 《四川冶金》2003,25(4):27-28
从铁沟料原料、施工、高炉渣、出铁沟的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攀钢高炉铁沟料使用寿命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高炉钛矿护炉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热力学和热模拟试验两方面研究了碳饱和铁浴内Ti(C,N)的生成机理.利用CONFOCAL激光高温显微镜的试验数据重新确定了Ti在碳饱和铁浴内的溶解度和Ti(C,N)形成所需的最低Ti含量.结果表明在碳饱和铁浴内生成碳化钛和氮化钛的最低Ti含量较采用现行热力学数据的计算值要低.采用长坩埚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Ti(C,N)的形成,发现Ti(C,N)在温度梯度较大的耐火材料和铁水界面有团聚行为.  相似文献   

4.
高炉冶炼钒钛矿过程产生了大量含钛高炉渣,攀钢针对渣中钛资源的回收利用成功开发出了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工艺,但是该工艺存在碳化渣磨矿和氯化尾渣利用等技术性难题,还需要继续探索绿色、经济的处理方法.针对高温碳化过程中Ti(C,N)弥散分布的问题,提出高温碳化过程加铁富集Ti(C,N)的思路,试验考察了铁/渣(质量比)、生铁添...  相似文献   

5.
高炉冶炼含钛矿过程易形成Ti(C,N),对渣铁的性质产生很大影响,研究高炉内Ti(C,N)形成对高炉冶炼有着重大意义。通过FactSage热力学计算软件,对低钛高炉渣中Ti(C,N)的形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温度与铁液中钛含量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低钛矿高炉冶炼中,Ti(C,N)开始形成温度为1 666 K,在1 783 K时,Ti(C,N)的形成量达到最大;温度,渣铁比,以及渣中TiO2的含量对Ti(C,N)的生成影响较大,Al2O3含量、MgO含量和炉渣二元碱度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Ti(C,N)的形成,但影响较小。铁液中钛的含量主要受温度和Ti(C,N)反应平衡所控制,与渣中TiO2含量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杨强 《钢铁钒钛》2012,33(2):67-70
阐述了钒钛磁铁矿冶炼条件下高炉渣的特性,分析了攀钢出铁沟用免烘烤捣打料的损毁机理,研究了兼有促烧和防粘渣作用的复合添加剂对攀钢出铁沟用免烘烤捣打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复合添加剂不仅能提高材料的强度,而且还会提高材料抗渣性。设计的新型出铁沟免烘烤捣打料有效地解决了粘渣问题,使用寿命由原来的3~5天提高到7~9天。  相似文献   

7.
钒钛磁铁矿是一种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的矿产资源。目前,它的主流冶炼工艺——高炉-转炉法存在生产能耗高、操控难度大、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亟需开发新一代钒钛磁铁矿有价元素分离和提取工艺。欧冶炉是基于COREX工艺优化改造后的熔融还原炼铁技术,具有纯O2喷吹、料柱载荷小等钒钛磁铁矿冶炼的潜在优势。在实验室分别模拟了高炉和欧冶炉的冶炼条件,对比分析了钒钛炉料在2种条件下的软化、熔滴行为差异。结果表明,欧冶炉条件下钒钛炉料由于承受载荷小,高温软化收缩速率慢,在1 450℃时仍维持良好形态,熔滴区间比高炉条件下减小了79℃。高炉条件下钒钛炉料压差曲线由于渣铁熔化和炉渣泡沫化出现2次陡升,呈现“双升型”特征,而欧冶炉条件下炉料压差呈现“单升型”特征,熔化至滴落期间料层压差未见明显增加。高炉和欧冶炉条件下的钒钛炉料在高温区(滴落带)均出现了炉渣泡沫化现象,但欧冶炉的无N2还原气氛抑制了高熔点相Ti(C,N)的生成,欧冶炉条件下TiC理论生成温度为1 481℃;高炉条件下Ti(C,N)理论生成温度仅为1 219℃。证实了欧冶炉工艺条件提高了钒钛炉料的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攀钢高炉现场生产钒钛高炉渣连续取样化验分析和矿相鉴定,分析了炉渣带铁与能耗关系;探讨了攀钢高炉渣带铁规律,铁损原因,铁损与钛的碳氮化物关系;讨论了降低攀钢钒钛高炉渣带铁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攀钢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由于炉渣存在TiO2还原问题,炉渣粘稠,渣铁难分,入炉品位低,冶炼渣量大,炉前维护与出渣、出铁技术落后,高炉铁损高达5%~10%,远高于普通矿冶炼高炉铁损。通过采取优化控制炉渣成分与冶炼炉温,对炉前出渣、出铁进行系列改进,低品位冶炼强化技术,快速开停炉技术,新3#高炉操作优化等措施,2012年铁损由5.76%降至5.41%,2013年铁损降至4.3%,取得了明显的技术效果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济钢高炉炉渣性能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金福 《中国冶金》2006,16(5):14-18
以济钢现场高炉渣样为基准,通过调整炉渣中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铝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研究了三氧化二铝、氧化镁的质量分数和二元碱度对炉渣的熔化性温度和炉渣粘度的影响,从而确定现有原燃料条件下对高炉冶炼最有利的炉渣中三氧化二铝、氧化镁的质量分数和二元碱度。  相似文献   

11.
碳饱和熔铁中Ti化合物析出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过饱和析出法,研究了碳饱和熔铁中Ti与TiC、Ti(C,N)的平衡.结果表明,在铁液中与Ti(C,N)平衡的Ti含量远小于与TiC平衡的Ti含量;Ti的溶解度值与温度近似成线性正比关系,与N2分压成反比关系.对实验铁样进行电镜分析发现,Ti沉积物在坩埚底部和侧面较多,而铁液表层和中心部位较少,表明Ti化合物是以非均质形核晶体析出,相比较石墨质耐火材料更有利于Ti化合物的非均质形核.  相似文献   

12.
以钛粉、钒铁粉、碳粉、铬铁粉、钼铁粉和铁粉为原料,用原位烧结法制备了(Ti,V)C钢结硬质合金.利用XRD、SEM和EDS对相组成、组织结构和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烧结时间是1 h;烧结温度影响致密化程度,(Ti,V)C钢结硬质合金的最佳烧结温度是1 400 ℃;TiC钢结硬质合金的最佳烧结温度是1 420 ℃.(Ti,V)C钢结硬质合金的主要相组成为α-Fe、Fe3C、(Cr,Fe)7C3、(Ti,V)C.与TiC硬质相颗粒相比,(Ti,V)C颗粒形态更加圆整.  相似文献   

13.
粘结相成分对Ti(C,N)基金属陶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Co或Cr部分或全部代替Ni对TiC-TiN-WC-Mo-20%粘结相体系Ti(C,N)基金属陶瓷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o或Cr部分或全部代替Ni不会从根本上改变Ti(C,N)基金属陶瓷的组织结构,但环形相和粘结相的合金成分会有所变化;随Co或Cr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增加,但强度和韧性有所下降;对于不同粘结相体系的合金,硬度相同时,以Co或Cr部分或全部代替Ni对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Ti(C,N)金属陶瓷的典型结构,着重介绍了过渡族金属碳化物添加剂(如纳米TiC/TiN、MozC、WC、TaC、NbC、VC、Cr3C2等)对Ti(C,N)金属陶瓷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指出通过合理添加金属碳化物添加剂,可望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Ti(C,N)金属陶瓷。  相似文献   

15.
对(%)0.2C、0.004~0.008N、0.02~0.05Ti微合金化钢中Ti(C,N)在850~1400℃的Ostwald熟化规律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000℃以下碳氮化钛的粗化速率系数m小于1 nm/s~(1/3),1400℃为4~5nm/s~(1/3)。钢中氮含量相同时,相同温度下碳氮化钛的粗化速率随钢中钛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降低钢中钛含量对碳氮化钛的熟化过程明显有利。而相同钛含量时,相同温度下碳氮化钛的粗化速率随钢中氮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这表明电炉钢中碳氮化钛颗粒比转炉钢更不容易发生粗化。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基本组成和典型结构,概述了Ti(C,N)基金属陶瓷合金成分对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总结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碳热还原法制取Ti(C,N)的热力学原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以TiO2为原料,用碳热还原法制取Ti(C,N)的热力学原理。结果表明钛氧化物的还原是逐级进行的,反应过程伴随着相变,当TiO2粉末和C粉末均匀混合时还原碳化反应主要依赖于CO/CO2传质的气固反应,当TiO2颗粒表面被C包膜时主要是碳和钛氧化物之间的固固反应,当TiO2粉末和C粉末混合压球时则两种反应机理均有。升高温度有利于还原进行,钛氧化物的开始还原温度随气相中的CO分压降低而降低。Ti(C,N)中的C,N含量取决于温度和N2压力。  相似文献   

18.
Ti(C,N)基金属陶瓷刀片的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两种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的研制过程。通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抗冲击性能和显微结构的比较试验,研制成功一种具有应用价值的Ti(C,N)硬质刀具。  相似文献   

19.
以Ti粉、B4C粉和蔗糖(C的前驱体)为原料,采用自反应喷射成形技术在石墨模具内制备了Ti(C,N)-TiB2复相结构陶瓷坯件,研究了自反应喷射成形技术中几个关键工艺参数如气粉质量流率比(G/C值)、喷射距离和喷射团聚粉预热温度对制备该复相陶瓷坯件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喷射沉积坯件孔隙度影响由主到次的参数依次为G/C值、喷射距离和预热温度。正交试验结果得出,利用Ti-B4C-蔗糖体系制备Ti(C,N)-TiB2复相陶瓷坯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G/C值为11、喷射距离为220mm,复合粉预热温度为210℃。所制备复相陶瓷坯件组织结构均匀、致密,主要由TiC0.3N0.7、TiB2与TiO2相及少量孔隙组成;其中TiC0.3N0.7和TiB2为主相,TiO2为副产物相;坯件孔隙度为2.9%,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分别为17.3GPa、387MPa和6.0MPa.m1/2。  相似文献   

20.
崔伟  盛正平  李友武 《炼铁》2011,30(2):10-13
利用有限元对出铁场主沟的铁水运动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主沟形式,并对主沟的耐材构成、操作模式以及维护方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