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s-1型聚丙烯高效载体催化剂在液相本体聚丙烯装置上的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高(29kg PP/g Cat或1270kg PP/g Ti),定向能力强(产品等规度在98%以上),产品氯含量低(小于50ppm),产品质量明显优于络合Ⅱ型催化剂生产的产品。该催化剂适应性强,现有液相本体装置,原料丙烯不作深度精制、聚合釜撤热系统基本不作改造即可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丙烯聚合用BCZ型Ziegler-Natta催化剂的3个产品——BCZ-108,BCZ-208,BCZ-308在气相Innovene工艺装置上生产和开发的各种聚丙烯牌号的性能。结果表明:颗粒状BCZ型催化剂综合性能优良,适于在无预聚合单元气相装置中使用,装置运行稳定,聚合物粉料颗粒形态保持良好,细粉少;BCZ-108适用于均聚、无规共聚以及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生产;BCZ-208活性高,定向能力高,氢调敏感性好,生产的聚丙烯可溶物少,适用于高性能纤维专用树脂、高熔体流动速率无规共聚和均聚物的生产;BCZ-308氢调不敏感,生产的聚丙烯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加工性能好,适用于低熔体流动速率、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聚丙烯的生产和开发。  相似文献   

3.
针对间歇本体聚丙烯的工艺特点,开发出适用性更强的聚丙烯催化剂AY-1000.通过性能表征并与现有催化剂对比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聚合活性,氢调敏感性和优良的颗粒形态.上业应用的结果也表明AY-1000催化剂操作性能优良.更适合于间歇本体聚合装置中聚丙烯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精制后丙烯性能,提高聚丙烯产品质量,降低催化剂消耗,采用西北化工研究院生产的丙烯精制催化剂对聚丙烯装置精制系统流程进行了改造。实践证明,该院生产的精制催化剂完全能满足在苛刻条件下,使精制后丙烯原料达到聚合级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HDC球形高效聚丙烯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在优化了工业试生产工艺后,使得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HDC球型高效催化剂产品在国内丙烯间歇式液相本体聚合装置和连续法环管聚合装置上的成功应用表明,其聚合性能优异,完全能够满足现有国内各类聚合装置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
辽河石化分公司采用连续聚合工艺 (SPG)在国内首次建成年产 2万t聚丙烯装置 ,日前顺利通过了由全国聚烯烃行业协会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组织的验收。该装置填补了国内聚丙烯连续聚合工艺的空白 ,对聚丙烯技术的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该装置采用中国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丙烯相本体与卧式釜气相本体组合式连续聚合工艺 (SPG) ,经过 3年的开发 ,改进 ,完善 ,成功实现了长周期连续生产。该工艺不仅适用于新的聚丙烯装置建设 ,也适用于间歇法聚丙烯装置改造。SPG工艺为国内唯一自主开发成功的聚丙烯工艺。该工艺装置的建设实现设备…  相似文献   

7.
间歇法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工艺,是我国自行开发的技术,在国内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该项工艺已遍布全国,目前在运转及建设的装置,已有十余万吨的年生产能力。液相本体法丙烯聚合工艺(以下简称“小本体”)具有流程短、建设快、投资省、能耗低,可充分利用炼厂气资源等特点,但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聚丙烯催化剂的氢调性能进行了考察。CSI型催化剂无第一放热高峰,氢调敏感。该催化剂的活性和产品的等规度受氢调影响较小,聚丙烯产品的等规度较高,灰分较低。CSI型催化剂适用于在间歇本体聚丙烯装置上生产高熔体指数聚丙烯。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CS-1型高效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S-1型高效催化剂在间歇液相本体聚丙烯装置上进行了长周期工业应用.与络合Ⅱ型催化剂相比.CS—1型催化剂活性高.聚合产物性能明显改善,提高了装置生产能力,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以炼厂气中丙烯为原料的间歇液相本体聚合装置(12m~3聚合釜)上,采用CS-1型高效催化剂进行工业应用试验。其工艺流程及生产装置不需改动,丙烯不需再精制,用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同时添加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采用地表水撤热。结果是操作易控制,单釜产量达到原络合Ⅱ型催化剂的水平,产品质量好,氯含量<50ppm,等规度>96%,灰份<200ppm,分子量分布<4,该产品达到纤维级PP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型MgCl2/SiO2复合载体丙烯聚合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小京  林舸  陈伟  姜涛 《化工进展》2006,25(12):1439-1442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MgCl2/SiO2球形复合载体,经载钛处理后得到丙烯聚合催化剂。利用SEM、XRD、XPS、EDX等分析了催化剂的形态和物性,并进行了丙烯本体聚合研究。结果表明:负载TiCl4后制备出的球形丙烯聚合催化剂中,Ti/Mg活性组分均匀负载于SiO2堆成的微球中,催化剂保持了良好的颗粒形态。该催化剂用于丙烯聚合,具有催化活性高、立体定向性好、氢调敏感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5 L高压反应釜中利用本体聚合法研究了丙烯聚合用HR催化剂的活性、立构定向性和氢调敏感性。考察了不同聚合条件(如助催化剂用量、外给电子体用量、氢气用量等)对HR催化剂活性、所制聚丙烯等规指数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并与商业化DQC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DQC催化剂相比,HR催化剂具有高的立构定向性及氢调敏感性,且活性更高。基于其性能特点,HR催化剂适用于制备高流动性高刚性聚丙烯。  相似文献   

13.
《工业催化》2008,16(1):44-44
由中国石油大庆化工研究中心开发研制的聚丙烯球形催化剂在大庆华科股份有限公司聚丙烯二厂间歇本体装置上工业试生产成功,共生产两个批次5.62t聚丙烯,产品全部合格,从而改变了聚丙烯球型催化剂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NDQ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以二醇酯为内给电子体合成的NDQ催化剂,在5 L高压釜中催化丙烯本体聚合,评价了NDQ催化剂的聚合性能.结果表明:NDQ催化剂具有较高聚合活性、立构定向性;NDQ催化剂在低氢气浓度下氢调不敏感,适宜生产低熔体流动速率的树脂;得到的聚丙烯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据1977年CEER第10期28页报导:经过长期研究,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研究发展了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聚丙烯催化剂。意大利埃索公司也进行了类似工作。为了使催化剂和聚合技术早日工业化,1975年8月,这两个公司进行了合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977年2月,公布了这种新工艺。该工艺的催化剂能生产等规度为93~95%的聚丙烯,每克钛可生成聚合物300公斤。在聚合物中,催化剂残渣只有4ppm或更少。这种催化剂可用于一般溶剂聚合和液相本体聚合。据称,新催化剂活性可以与以前的催化剂相比。蒙特卡蒂尼公司最早使用的催化剂(1975年)只能生产聚丙烯3公斤,巴登苯胺纯碱公司的催化剂,可以生产聚丙烯15公斤,而索尔维公司的催化剂则可生产聚丙烯70公  相似文献   

16.
BJB 《国外塑料》2008,26(1):91-91
近日从大庆华科股份有限公司聚丙烯二厂间歇本体装置传来喜汛,由大庆化工研究中心开发研制的聚丙烯球形催化剂工业试产成功,共生产了两个批次5.62吨聚丙烯产品且全部合格。聚丙烯球型催化剂长期依靠进口局面由此改变。  相似文献   

17.
在MgCl2溶解过程中加入内给电子体,开发了一种新型丙烯聚合用BCZ型催化剂,并在5 L聚合釜中进行了本体聚合考核评价,在12 m3小本体工艺装置上进行工业应用试验,在25 kg/h的连续法Innovene气相工艺装置进行中试试验。研究表明:用BCZ型催化剂制备聚丙烯(PP)时,催化剂活性高出国产同类催化剂近50%,氢调敏感性好,同样氢气用量下,PP的熔体流动速率可提高25%左右;所制PP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大于7.5,等规指数高;BCZ型催化剂可用于小本体法工艺、连续法气相工艺装置制备均聚和共聚PP。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装置扩能改造后,丙烯精制系统原料处理量增加,丙烯精制深度下降,又因受到炼油改扩建项目工艺和原料油变化的影响,精制丙烯的硫含量和砷含量严重超标,使聚丙烯装置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专用料PPH-F03G的生产难以正常进行。为保证精制丙烯满足聚丙烯装置生产PPH-F03G的要求,对丙烯精制系统进行改造,采用双塔串联、分子筛脱水塔改为硫水解塔、新增脱硫塔和更换填料等措施提高原丙烯精制系统的脱水、脱硫和脱砷的能力。丙烯精制系统改造后,精制丙烯的质量得到提高, PPH-F03G专用料生产得到恢复,同时减少了丙烯聚合催化剂和给电子体的用量,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丙烯本体均聚和乙烯丙烯气相共聚的小试分段聚合方法,研究了Z-N催化剂体系对乙烯共聚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BCM主催化剂、DIPDMS外给电子体、Cl Et2Al或n P3Al与Et3Al复配作助催化剂、提高乙烯单体浓度和共聚反应压力,均有利于提高抗冲聚丙烯产品的乙烯含量。采用优化的催化剂体系在卧式气相丙烯聚合中试装置上进行放大试验,能够长周期稳定生产乙烯含量和橡胶相含量分别达到30wt%和65wt%以上的抗冲聚丙烯产品。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利用小本体聚丙烯装置生产高熔融指数聚丙烯专用料的影响因素,对聚合催化剂、工艺操作条件等进行优化,通过改造和优化,生产出满足市场要求的专用料,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