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显波      刘志红      张小武      卯松      张覃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7,39(6):550-556
采用浮选试验,结合溶液化学计算、方差分析、扫描电镜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手段研究难免离子对中低品位钙镁质磷矿石反浮选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矿浆中Ca2+和Mg2+会降低浮选磷精矿中P2O5含量而提高MgO含量,原因是Ca2+和Mg2+会沉淀捕收剂解离的RCOO-,降低其有效浓度;SO42-会降低磷精矿中P2O5回收率,其作用机理是由于SO42-能与Ca2+作用生成硫酸钙沉淀并覆盖在氟磷灰石和白云石表面,增强氟磷灰石的可浮性,导致氟磷灰石随白云石一起浮出;PO43-对浮选影响较小;Ca2+、Mg2+、SO42-和PO43-对磷精矿中SiO2、Al2O3和Fe2O3含量影响较小. 由于Ca2+和SO42-分别对磷精矿P2O5品位和P2O5回收率影响显著,因此在回水利用过程中需控制矿浆中Ca2+和SO42-浓度,降低其对浮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来水原水中新兴污染物的存在对饮用水水质安全提出新的挑战。采用氯消毒对典型磺胺类抗生素磺胺二甲氧嗪(Sulfadimethoxine,SDM)进行降解研究,考察余氯初始浓度、pH值、氨氮(NH4-N)等因素对降解的影响,探究SDM氯氧化降解机理,评估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在SDM初始浓度为15μmol/L、余氯初始浓度为60μmol/L的条件下,120 s内SDM去除率达到95.9%,降解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随着余氯初始浓度增大而增大,随着NH4+-N浓度增大而减小,背景阴离子Cl-、NO3-、SO42-对反应影响甚微,HCO3-、CO32-对反应有抑制作用,中性条件下有利于SDM氯氧化反应。基于高分辨质谱HRMS Orbitrap解析出9种降解中间产物,降解过程中发生氯代反应、脱甲基反应和羟基加成反应等。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华北平原PM2.5、PM1.0的污染特征,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济南城区使用中流量采样器对大气颗粒物样品进行采集,利用离子色谱、碳气溶胶分析仪测定了颗粒物中的水溶性无机离子成分和碳组分。结果表明:济南城区冬季大气细颗粒污染较重,二次离子SO42-、NO3-和NH4+是PM2.5、PM1.0最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且更易富集在PM1.0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质量浓度表现为春夏低,秋冬高;二次有机碳的质量浓度在冬季明显升高,且大多分布在粒径>1 μm的颗粒物中。72 h后向气流轨迹表明,来自河北、内蒙古的长距离传输与山东地区的局地传输对济南大气中PM2.5和PM1.0的离子质量浓度有重要影响。济南冬季的消光系数高达789.13 Mm-1, PM2.5中的二次粒子NH4+、SO42-和NO3-与消光系数的相关性较高,是使大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利用臭氧同时脱硫脱硝过程中NO的氧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NO的氧化过程是实现臭氧氧化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关键,在构建65步臭氧氧化NOx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敏感度分析确定了NOx的主要氧化历程,并与机理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NOx的氧化是逐级进行的,首先NO氧化生成NO2,当O3过量后生成NO3和少量N2O5.在n(O3)∶n(NO)<1的情况下主要产物为NO2,NO3、N2O5只有在O3过量条件下才会产生.在多层栓塞流反应器中进行的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验证了本反应机理的正确性.在机理分析与试验中均发现有N2O的生成,但其生成量很小,试验中发现均小于4×10-6.试验结果发现在100 ℃和200 ℃条件下,温度变化对于O3与NO之间的氧化反应影响很小,当n(O3)∶n(NO)=1.0时,分别达到了89.2%和85.0%的氧化效率.  相似文献   

5.
黄铁矿氧化过程中氧气一直被认为是其氧化的主要贡献者,而水的作用往往被忽视。通过对比黄铁矿在有水/无水条件下的氧化情况,探讨了水在黄铁矿氧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水在黄铁矿氧化过程中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在无水的条件下,O2直接氧化黄铁矿的反应很难发生;在有水条件下,水被窄禁带半导体黄铁矿产生的空穴氧化生成·OH和H+,从而促进黄铁矿氧化和溶解。氧化产物SO42-中“O”来源于O2,而不是水,氧气仍然是氧化的主要贡献者,水在O2氧化黄铁矿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了预氧化的作用。SEM和XPS分析进一步证实O2在水作用下将黄铁矿氧化为铁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导致黄铁矿氧化程度加剧,表面结构出现坍塌。H2O在黄铁矿氧化过程中可能起到了预氧化作用,丰富了黄铁矿氧化理论,为酸性矿山废水源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吉林市大气环境现状,利用2014-2018年吉林市城区7个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CO、SO2、NO2、O3(O3-8 h)、PM2.5和PM10质量浓度监测数据以及2018年逐时气象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法和应用统计法分析了大气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变化特征以及各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市2014-2018年来SO2、NO2、PM10、PM2.5年均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O3浓度有上升趋势;PM10、PM2.5和O3浓度有超标现象,说明其为吉林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同一污染物浓度在不同季节、月份和时刻具有明显的变化特征,可以根据变化规律采用错峰生产的方式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气象因素与污染物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O3浓度与温度、湿度、风速均呈现高度相关性,NO2浓度与风速高度负相关;气象因素对CO、NO2、O3  相似文献   

7.
使用共沉淀法合成了负载型磁性铁酸钴(CoFe2O4/MCM-41)催化剂,利用廉价的石墨电极 将 电 场 引 入 MgSO3催 化 氧 化 体 系。 通 过 XRD、SEM、TEM 及 HRTEM 证 明 了CoFe2O4/MCM-41的成功合成与良好的分散性。电场通过促进 SO32-的直接氧化与自由基的生成将 MgSO3的氧化速率提升至无催化剂无电场条件下的10倍。对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表明:最佳pH=8.0,反应相对于催化剂、MgSO3的分级数分别为0.46、0,并得到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6.73kJ·mol-1,排除了内扩散与本征反应的影响。结合空气流量对反应的影响,发现反应速率受氧气的外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杭州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4年10月—2015年9月在杭州市2个采样点采集了PM2.5样品,运用离子色谱法对PM2.5中的水溶性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2.5中9种水溶性离子的年均质量浓度为46.63μg/m3,占PM2.5质量浓度的54.97%.主要离子Cl-,NO3-,SO42-,NH4+质量浓度季节变化明显,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SOR值和NOR值说明杭州市大气中二次颗粒明显存在,并且SO2的二次转化率大于NO2的二次转化率.因子分析表明:二次气溶胶、道路扬尘、建筑扬尘和工业排放是采样期间杭州市PM2.5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空气中微量SO2 (10-9)引起阴极材料硫中毒是导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性能衰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将(La0.6Sr0.4) (Co0.2Fe0.8)O3(LSCF)和A位缺陷型(La0.6 Sr0.4)0.85(Co0.2Fe0.8)O3(LSCF85)样品放置在含有30 μg/g SO2的干空气气氛中,800 ℃条件下热处理50 h后,对反应的生成物进行XRD、SEM、EDX表征,评价A位缺陷的存在对钙钛矿结构铁酸盐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硫中毒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钙钛矿结构LSCF阴极材料,A位缺陷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抑制该材料与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SrSO4,提高材料在含SO2气氛中的化学稳定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A位缺陷的引入,降低了LSCF中Sr元素的活性,从而抑制了Sr元素与SO2之间化学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依次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S、P、Si掺杂的TiO2载体和相应的VOx/TiO2催化剂,以提高催化剂的SCR性能。其中,S掺杂的VOx/TiO2催化剂具有最佳的中低温SCR性能和最宽的工作温度窗口。根据各种表征分析结果可知,掺杂元素通过促进VOx团聚生成具有较高的SCR反应活性的聚合态VOx;而S4+和Si4+取代TiO2中的Ti4+生成了Ti-O-S和Ti-O-Si键,这使催化剂中产生了更多的低价态V(V4++V3+)和表面化学吸附氧。两者协同作用可促进NO氧化生成NO2,产生的NO2可通过加速VOx物种在Redox过程中的重氧化来参与快速SCR反应,进而提升VOx/TiO2催化剂的中低温脱硝性能。由于P掺杂的VOx/TiO2催化剂中产生了较多的磷酸盐,从而导致其氧化还原性能和中低温活性相对较低。S、P、Si掺杂虽然对催化剂的酸性性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这并不是影响催化剂SCR活性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收集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各主要油田古近系和新近系油田地层水化学测试分析资料后,发现该地区地层水矿化度很高,均值为166 g?L-1,最低值达到3.90 g?L-1,具有高浓缩地层水特征,属卤水级,且主要是由Na++K+组成的CaCl2型水,反映封闭条件好。各主要离子在纵向上呈增加和减小交替变化的趋势,矿化度随深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这与中国东部盆地明显不同。各离子比值(钠氯系数、变质系数和脱硫酸系数)均反映出该地区地层整体封闭性好。上、下油砂山组Ca2+富集主要由白云石化作用导致,其次是方解石溶解,白云石化同时也使其Mg2+贫乏。上、下干柴沟组仅有少数数据点表现出Ca2+富集,应是方解石溶解导致的,绿泥石化是其Mg2+贫乏的主要原因。SO42-亏损主要是由大量膏岩的沉淀和油藏中大量硫酸盐还原细菌的还原作用导致。除了SO42-被还原会产生HCO3-之外,有机质成熟过程中CO2及有机酸的加入也可造成地层水中HCO3-质量浓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采用球墨铸铁管循环装置模拟长距离输水系统,研究优质地表水源万绿湖水在正常及分别受到藻类、氨氮、亚硝氮物质污染后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原水未受污染时,在输水过程中溶解氧呈下降趋势,氮类物质及浊度均维持在地表I类水要求限值内;受到藻类污染后,溶解氧浓度下降,浊度、氮类物质均沿程升高;受到氨氮、亚硝氮污染后,由于管道生物膜的生物降解作用,氨氮和亚硝氮的去除率分别为61.79%和68.05%.综上,万绿湖水源在分别遭受藻类、氨氮、亚硝氮污染后均有溶解氧、余氯沿程下降和较为明显的亚硝氮积累,水质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制一种具有优越稳定性能、易于合成、吸收和近紫外芯片匹配、发光效率高的LED用新型单一基质的暖白光荧光粉,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空气氛围下制备了单一基质的Sr2V2O7(SVO):Ln (Ln=Eu3+,Sm3+,Dy3+,Tb3+)系列白光LED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分别研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发光特性和能量传递机理,在350 nm的紫外激发下SVO基质自身发射黄绿色的宽光谱.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所有掺杂的样品都有一个基质电荷跃迁引起的近紫外激发宽带,而且SVO基质与稀土离子Eu3+,Dy3+,Sm3+,Tb3+之间都存在着能量传递.此外,根据Dexter理论,基质和4种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都是电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稀土掺杂可以增强荧光强度、调控发光颜色、改善色温、提高显色指数,SVO:Ln (Ln=Eu3+,Dy3+,Sm3+,Tb3+)是适合近紫外芯片激发的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有毒气体(SO2、NO2、NO、CO、H2S、NH3和HCN)在二维碳化铝(AlC)纳米片上的吸附性能,并进一步计算各种吸附体系的电子性质以及功函数. 计算结果表明:吸附气体后AlC单层并未改变其金属性,吸附能的变化区间为[?3.11,?0.09] eV,除CO和HCN外,其他气体均可以通过化学吸附被稳定地吸附在AlC单层上;电荷分析表明,被吸附后,NO2、NO和SO2分别从AlC单层上得到0.473|e|,0.317|e|和0.249|e|;电荷密度差分图也进一步说明AlC单层与NO2、NO和SO2这3种有毒气体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并且SO2、NO2和NO在吸附后,体系的功函数明显增加. 基于AlC单层吸附有毒气体后能量、电子性质和功函数的响应,AlC单层有望成为SO2、NO2和NO等有毒气体的检测材料或传感材料.  相似文献   

15.
以1,4?二羟基苯?2?磺酸钠(NaH2L)、4,4'?联吡啶(bipy)、Co(NO3)2·6H2O和NiSO4·6H2O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的方法,得到两个结构相似的单核含氮配体配合物M(bipy)(H2O)4·(2H2L)·4H2O(M=Co(1),Ni(2)),其结构和组成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以及热重分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o2+和Ni2+是六配位的,呈八面体配位构型,均与一个bipy分子和四个水分子配位;H2L-没有与金属离子配位,起到平衡电荷作用;配合物中,H2L-、自由的水分子以及[M(bipy)(H2O)4]2+形成氢键,这些氢键将其连接构成了网状结构,增加了配合物的稳定性。荧光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配合物2的最大荧光发射峰分别在380 nm和390 nm,均是NaH2L的特征荧光发射峰。金属和配体间的电荷转移促使其荧光发射峰红移。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BaZn1.06Al9.94O17:Tb3+,Ce3+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能和能量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Tb3+离子的4f8 → 4f75d1跃迁,使得BaZn1.06Al9.94O17:Tb3+的激发带中心位于230 nm处.共掺杂Ce3+离子后,BaZn1.06Al9.94O17:Tb3+的激发光谱出现了明显的红移,在240~320 nm范围内的宽带激发归因于Ce3+离子的4f → 5d跃迁.由于Ce3+与Tb3+离子发生了能量传递,使得BaZn1.06Al9.94O17:Tb3+,Ce3+中Tb3+离子的5D47FJ(J=6、5、4和3)发射峰的发光强度比未掺杂Ce3+离子时提高了约15倍.因此,制备的BaZn1.06Al9.94O17:Tb3+,Ce3+荧光粉可望在照明、显示器件等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Eu3+和Dy3+共掺杂的单一相Ba2CaWO6的荧光粉.通过XRD和扫描电镜分析了Ba2CaWO6荧光粉的晶相和形貌结构.Ba2CaWO6:Eu3+荧光粉因为5D0-7F1/7F2的能量跃迁发射很强的红光,而Ba2CaWO6:Dy3+荧光粉因为4F9/2-6H15/24F9/2-6H13/2的能量跃迁分别发蓝光和黄光.Eu3+/Dy3+共掺杂的Ba2CaWO6荧光粉发射暖白光.Dy3+到Eu3+的能量传递通过发光光谱强度来研究.通过调控Dy3+和Eu3+的掺杂比例可以对Ba2CaWO6:Dy3+,Eu3+样品的色坐标进行有效地调节,测试的色坐标表明Ba2CaWO6:Eu3+/Dy3+很适合紫外激发的白光LED荧光粉.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LaSrZnNbO6:Bi3+,Sm3+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质以及Bi3+、Sm3+离子间的能量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当以Bi3+1S03P1激发位置(338 nm)激发Bi3+和Sm3+共掺杂LaSrZnNbO6荧光粉时,在LaSrZnNbO6荧光粉的发射光谱中同时出现了Bi3+和Sm3+的发射峰,表明在LaSrZnNbO6基质中存在Bi3+→ Sm3+的能量传递.经计算, Bi3+离子和Sm3+离子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达到86.9%.通过改变Bi3+离子和Sm3+离子的掺杂浓度可以使LaSrZnNbO6荧光粉的CIE色坐标由蓝光区域移动至粉白光区域,表明通过调节掺杂浓度可制备出颜色可调谐的荧光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