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称重条件下,柱式负荷传感器的支承方式可分为弹性支承和摆动支承。动态称重时,摆动支承的称重系统表现出显著的振动特性,影响称重准确度和负荷传感器的疲劳寿命。针对摆动支承柱式负荷传感器,分析其运动特性得出摆动支承的稳定性条件,得到摆动支承下回复力与摆动角及施加的竖向力近似成正比的关系。利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柱式负荷传感器摆动支承振动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分别对其自由状态和动态称重状态的动力学响应进行数值计算,得出支承振动振幅和回复时间的影响因素,为动态称重准确度的分析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作为称重系统减振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
动态称重条件下,柱式负荷传感器的支承方式可分为弹性支承和摆动支承。动态称重时,摆动支承的称重系统表现出显著的振动特性,影响称重准确度和负荷传感器的疲劳寿命。针对摆动支承柱式负荷传感器,分析其运动特性得出摆动支承的稳定性条件,得到摆动支承下回复力与摆动角及施加的竖向力近似成正比的关系。利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柱式负荷传感器摆动支承振动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分别对其自由状态和动态称重状态的动力学响应进行数值计算,得出支承振动振幅和回复时间的影响因素,为动态称重准确度的分析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作为称重系统减振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适之  冯德成  杨干  韩万水  吴刚 《工程力学》2021,38(10):229-237
桥梁式动态称重技术利用桥梁响应反算车辆轴重、轴距等关键信息,相较于路面式称重技术,其安装维护避免了对正常交通的影响,应用前景广泛。然而,还存在着密集群轴难以识别、传感器耐久性不足等问题。为此,该文基于长标距光纤光栅(FBG)传感器序列测得的宏应变时程,提出车辆信息相关指标:宏应变曲率,并建立了新型桥梁式动态称重方法,可同时识别车辆车速、轴距及轴重。结合经试验验证的车桥耦合模拟获取不同参数工况下桥梁宏应变响应,对该方法在不同车型、车速、路面不平顺、传感器位置及标距长度等参数工况下的识别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车速、轴距的整体识别精度较高,受不同参数影响较小,误差小于1%,相较而言,轴重识别结果较不理想,尤其对于较小轴距的车轴或群轴,可通过缩短传感器标距长度进行改善,解决密集群轴难以识别的问题。该方法识别精度还不受传感器布置位置影响,可有效提升系统安装维护便利性。  相似文献   

4.
梁湘平 《中国计量》2013,(2):120-121
一、前言韶钢3#铁水秤是一台200t的GCU-S型双台面的动态电子轨道衡,它是一种能在铁路车辆不停车、不摘钩的情况下,对车辆重量进行动态连续称量的称量设备。该轨道衡采用整车称量的计量方式,能自动识别车头和铁水包,只对铁水包重量进行称量。该轨道衡因长时间重负荷运行,造成承重台面轨、中间过渡轨、引线轨出现裂纹,称重传感器支承基础出现松动,称重传感器连接件、过渡器磨损严重,称重台面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车辆行驶称重系统的设计过程,其主要功能是能够测出静态质量、行驶速度以及轴距等车辆静态参数,实现自动、不停车计量,从而及时有效地监督车辆的超载状况.重点阐述了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动态特性、信号采集放大与模/数转换的硬件结构.  相似文献   

6.
利用准静态分析方法研究偏载对汽车衡称重精度的影响,偏载越严重,称重值越小,误差越大。柱式负荷传感器安装的初始倾斜造成传感器偏斜承载,由力的平衡关系求得的各传感器偏斜角度之和随荷载移动保持不变。由材料力学公式计算秤台随荷载移动的变形量,表明作用在秤台上的荷载越大,上压头和传感器偏载越大。秤台倾斜安装角度超过临界角度时,利用静力学平衡原理得到倾斜角度越大,弹性体高度越大,球头半径越小,偏载越大。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柱式负荷传感器安装标高误差对各传感器支承点上压头转角随荷载移动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标高差越大,各支承点上压头转动角度变化幅度越大,偏载越严重。当标高差过大时将处于三点支承状态,减小秤台承载刚度,秤台变形增大。最后,给出可提高秤台刚度和控制偏载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嘉恩  聂晓根 《计量学报》2022,43(4):494-500
针对食盐定量包装生产称量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对高精度食盐定量包装设备进行研究,通过分析食盐本身的物理特性,设计了称量、传送、复检反馈装置.称量装置设计为可调式量杯结构,以量杯体积估计预包装的食盐质量;复检反馈装置设计为多传感器的皮带秤结构,克服自重与重物重量比大对称量精度的影响.通过对动态称重过程中存在的误差...  相似文献   

8.
针对车辆动态称重过程中称重信号受外界干扰导致称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结合互补集合经验模态(CEEMD)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的称重算法。采用CEEMD对原始称重信号进行分解,得到的残余分量为初步滤除干扰信号的轴重信号;然后将残余分量归一化后作为GRU神经网络输入层构建网络模型,输出车辆轴重。研究结果表明,除去个别因异常数据导致的不良结果,该方法车辆动态称重误差控制在1.2%以内。相比于传统的单一模型,称重精度更高,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9.
基于软质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车辆动态称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路  李青  张宏建 《计量学报》2008,29(4):334-338
介绍了一种基于软质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车辆动态称重(WIM)系统.针对橡胶材料力学特性对系统输出值的影响,提出了基于Kelvin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利用该方法进行实验测量,车辆总重量的测量误差在10%以内,其精度优于ASTM E1318-94给出的Ⅱ类WIM系统精度(置信95%时总重误差±15%).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实时测量,便于交通稽查.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汽车衡在使用中时刻处于最佳状态,除选用理想可靠的称重传感器和高强度的衡体钢结构外,设计合理的限位装置也起着不容忽视的关键作用,它不仅可以限制衡体的过量位移,还能够防止衡体因受过大的水平冲击负荷而影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及计量准确度。文章提出了设计或改进限位装置应满足的几个条件,并对目前汽车衡应用市场上的几种限位装置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其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同时,作者根据多年衡器管理经验,提出了合理的限位装置型式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总结了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检定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结合国家标准,通过观察分析,对整车式称重设备的安装使用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整车式称重设备的推广和使用起到推动作用。一、常见整车式称重设备使用方法整车式称重设备目前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几种:静态称量、动态一车一秤称量和动态连续跟车称量。这几种使用方法中,静态称量的准确度最高,可以达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国省干线公路石英动态称重系统的检定方法。方法:依据JJG 907-2006《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检定规程》检定方法进行试验验证,并对车辆过衡时的特殊情况:压连接缝行驶、斜向行驶和超低速行驶,用一辆两轴刚性车辆和一辆三轴刚性车辆进行实车试验。结果:压连接缝行驶数据超差率为95%,斜向行驶数据超差率大于50%,超低速行驶数据超差率大于90%。结论:石英动态称重系统的检定建议以纵排的一组传感器为测量单元进行常规检定,并将车辆压缝行驶、斜向行驶和低速行驶列入检定项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剪力型动态称重轨的工作原理,对应用附加式压磁测力传感器动态称重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设计了一种三磁极压磁测力传感器,推导出这种传感器的输出方程,并分别在材料试验机与矿山有轨运输轨道上进行了静态特性标定试验和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传感器能够达到5mV/kN的测试灵敏度和小于2.7%的不重复精度。另外,这种传感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坚固耐用,将其应用动态称重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公路动态称重系统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超载车辆对公路设计和交通安全造成的隐患,设计了基于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动态称重系统.介绍了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动态特性、信号采集放大与数模转换的硬件结构,以及信号提取和分析的信息模块.该系统经过开发与调试,可以在公路车辆限速行驶状态下,测出其静态质量和行驶速度.  相似文献   

15.
数据融合是一个多级、多层面的数据处理过程,主要完成对来自多个信息源的数据进行自动检测、关联、相关、估计及组合等处理。该文通过分析动态汽车衡的称重原理,对两路称重传感器不同时段的输出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数据融合方法。实验检定表明:采用这种融合方法的动态汽车衡称重误差小,克服了动态汽车衡由于车辆振动、路面不平和传感器灵敏度分散性、传感器线性度误差等因素对称量结果的影响,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电子配料秤的结构,分析称重传感器支承装置对称量准确度的影响。指出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受力状态,只有始终保持支承装置在外力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才能保证电子配料秤的称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组合秤称重传感器大变形致非线性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鹏飞  黄松和  梅菊 《包装工程》2015,36(23):103-106,115
目的 称重传感器受弹性体本身结构特性的影响, 其输入输出成非线性关系, 从而影响了称重传感器的精度, 就称重传感器弹性体大变形致非线性误差展开分析。方法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弹性体大变形致非线性误差进行了量化分析, 得出了在0~3 kg量程内的弹性体大变形致非线性相对误差, 并进行了相应的补偿。结论 随着称重物料质量的不断增加, 其大变形致非线性误差相应增加, 量程内相对误差最高达0.05%, 利用该型传感器补偿函数可消除此非线性误差, 进一步提高平行梁式称重传感器精度。  相似文献   

18.
电子称重模块在化工企业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进 《中国计量》1999,(9):47-48
由称重传感器构成的称重模块,因其组装灵活,价格便宜,在化工企业的应用有其独到之处。一、称重模块及其特点1.称重模块简介称重模块是用于剪切悬臂梁传感器的一种实用性结构配件。由顶板、基极、称重传感器、负载支承往及支承螺栓构成(见图一)。根据负载支承柱及顶板的不同,分为固定式、半浮动式和浮动式三种结构。在一个称重系统中,使用一只固定模块,一只半浮动模块,其余用浮动式模块补足,一般分为三只一套和四只一套。三只一套用于三点支承,四只一套用于四点支承(见图二)。称重模块可以非常方便地安装在各种形状的容器上,…  相似文献   

19.
《工业计量》2004,14(3):59-59
1 柱式称重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及其线性补偿作者:刘九卿摘要:柱式、筒式弹性元件是正应力称重传感器中应用较多的结构。文章从电桥电路、应变计转换原理、弹性元件力学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论计算,得出了柱式称重传感器的输出与载荷之间不呈线性关系,而是一个递减的抛物线。重点分析了电桥的非线性、截面积变化的影响、应变计的非线性、弹性元件横向灵敏度的影响、补偿电阻RM 和RS 的影响。介绍了柱式称重传感器的线性补偿原理和线性补偿方法。关键词:称重传感器;弹性元件;非线性误差;半导体应变计;线性补偿(摘自《衡器》2 0 0 4年第2期…  相似文献   

20.
针对皮带秤在使用中难以保持标称计量精度的缺点,提出将过程神经网络引入皮带秤动态称重误差的补偿中。将动态称量过程中皮带秤单位长度上的重量、皮带速度、皮带垂度变化作为模型输入,设计了应用于皮带秤动态称重误差研究的单隐层过程神经网络误差反传播学习算法,利用Matlab软件对算法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模型经过149次学习优化达到网络精度要求,测试组误差为1%,较使用网络前的原误差明显降低,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