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1)
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的后备军、生力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与否。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理想信念教育生活化"为研究视域和思维框架,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5)
成立大学生宣讲团,打造以宣讲活动为主体,以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实践活动为辅助的"1+N"大学生宣讲模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不仅丰富了高校育人途径,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学生课外活动之中,也有利于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2):204-205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治理论素养水平是衡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的重要指标,也关系着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的实现。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提升问题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大学生党员政治理论教育,对提升高校党员群体的政治理论素质培养、增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3)
新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突出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创新性,探索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以学生宿舍为载体、以学生活动为依托、以现代媒体为平台的三种创新路径,不断坚定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素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100-10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价值上的一致性。针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高校要从理论武装、现实问题指导、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和发挥教师的示范表率作用等方面,加强大学生"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把"中国梦"理想信念转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35)
"微时代"是互联网进步发展的产物,微信、微博、微课等微载体改变了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丰富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但其蕴含的多样化文化和碎片化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造成了负面影响。在"微时代"下如何推动高校传统思政教育优势和网络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灵活运用微载体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鲜活起来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3)
文化自信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不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而且有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目前,部分高校还存在着道德育人和文化育人相分离的现象,如有些大学生存在着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漠视、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忽视,以及理想信念的缺失等诸多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通过对对应性融入路径的探索,彻底变革高校的思政教育体系,增加文化自信教育的内容,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7)
革命文化与文化自信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革命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有利于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提升道德品质,塑造时代新人。革命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关键是牢牢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创新革命文化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6)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下高校青年学生党员的数量也是在日益增长。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的骨干,同时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以充分实现的直接参与人员。这部分学生党员总体上来说,是符合了党员的标准,综合素质较好,对于在高校中进行的校风建设和文明建设都起到了表率的作用。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还应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使其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重要力量,并且更加充分地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5)
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强对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严格把关,建立一套严谨实用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本文从现阶段大学生党员和发展工作二者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构建一套名为"1314模式"的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