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许新启  罗映青 《矿冶》2002,11(4):9-11
为适应采矿设备大型无轨化发展要求 ,本文根据凡口铅锌矿多年生产经验及研究结果 ,通过总结采场生产能力与主要作业工序的关系 ,给出了不同采场尺寸及无轨设备条件下适宜的盘区机械化分层采矿的充填效率 ;并参照路面设计原理 ,合理设计了大型无轨设备运行的采场分层充填强度 ;最后在满足上述充填要求的基础上 ,通过改善充填材料组成及优化充填工艺 ,达到了降低充填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许新启  罗映青 《矿冶》2002,11(4):9-11,16
为适应采矿设备大型无轨化发展要求,本文根据凡口铅锌矿多年生产经验及研究结果,通过总结采场生产能力与主要作业工序的关系,给出了不同采场尺寸及无轨设备条件下适宜的盘区机械化分层采矿的充填效率;并参照路面设计原理,合理设计了大型无轨设备运行的采场分层充填强度,最后在满足上述充填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充填材料组成及优化充填工艺,达到了降低充填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贵州某金矿井下生产采用凿岩台车、铲运机、大型矿用卡车、混凝土湿喷车及装药车等配套的机械化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矿山采用斜坡道开拓,中段高度60m,分段高度20 m,分层回采高度5m.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穿脉道,沿矿体走向布置采场,不留矿柱,进行胶结充填.充填结果显示,采矿综合回收率达到95%以上,贫化率小于5%.2012年生产性单位成本为27.33 $/t.生产实践表明,该无轨采矿工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对国内其他无轨矿山建设具有示范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盘区机械化充填采矿工艺在凡口铅锌矿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建 《采矿技术》2011,11(1):4-5,10
盘区机械化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为凡口矿的主要采矿方法之一,按凿岩方式的不同分为水平浅孔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和上向中深孔分层充填采矿法,分别介绍了这2种方法在凡口铅锌矿的采矿工艺及具体应用,指出该采矿方法能充分配套使用大型无轨机械设备进行开采作业,提高了采场生产能力与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5.
《铀矿冶》2020,(3)
介绍了某铀矿采用无轨机械化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采矿的工艺流程,从采场布置及结构参数、无轨设备配置、采切工程布置、回采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消除了采场安全隐患,缩短了充填周期,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矿山本质安全度。无轨机械化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在该铀矿12-1采场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贵州某金矿井下生产采用凿岩台车、铲运机、大型矿用卡车、混凝土湿喷车及装药车等配套的机械化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矿山采用斜坡道开拓,中段高度60m,分段高度20m,分层回采高度5m。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穿脉道,沿矿体走向布置采场,不留矿柱,进行胶结充填。采矿综合回收率达到95%以上,贫化率小于5%。2012年生产性单位成本为27.33$/t。生产实践表明,该无轨采矿工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对国内其他无轨矿山建设具有示范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新城金矿机械化盘区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及其无轨采准系统,指出了现有无轨采准系统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确定最佳的分段高度和分层回采高度,设置中段斜坡道,一步和二步采场同用一条分层联络道及共用一条充填回风井四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矿山如何通过对无轨采准系统改进,达到减少采准工程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倾斜复杂中厚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下盘脉外采准、连续采矿、水平浅孔光面落矿、自行无轨设备加脉外溜井联合出矿、人工隔墙分级尾砂充填和顶板动态监测等综合工艺,取得了采场生产能力大、采准工程量少、采矿贫化损失率低、采矿成本低的技术经济指标,对同类矿床的开采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进路无轨机械化联合充填连续开采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铅锌矿深部复杂难采矿体的开采,采用水压支柱护顶联合充填连续开采新技术对传统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进行了革新。以单体水压支柱顶板支护为技术核心,采用控制爆破技术,以及组合可拆式隔离墙施工技术和无轨机械化施工技术,扩大进路断面,加大废石充填量,实现了连续开采,确保采场顶板稳定,简化采矿工艺,降低采切工程量;进一步降低贫损指标,提高采矿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提高尾砂充填利用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使用大型无轨设备盘区分层充填采矿要求 ,使用高效分级技术对全尾砂进行脱泥处理 ,提高尾砂的渗透性能和胶结质量 ,全尾砂料浆充填分层下部 ,高浓度脱泥尾砂料浆充填分层上部 ,从而显著提高了尾砂充填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王燕 《现代矿业》2012,(8):58-62,64
以江西金山金矿-80 m中段300线于2009年发现的富矿囊为例做一个规划设计。该矿体目前已经采完,仅是一个理想方案设计,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并对有关无轨设备的使用及盘区划分、采场布置、上下联络的斜坡道、采场进路、充填通风巷道、出矿溜井等采切工程进行具体的设计,为以后矿床合适矿体回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某铀矿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方法开采,采场落矿原先采用推进式下向压采爆破方式,存在爆破落矿大块多、矿堆质量差、工人劳动强度大、采矿效率低、安全性差等问题。通过无轨机械化技术改造后,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工艺,采场落矿采用分层集中钻孔,一次爆破落矿方式。为配合无轨采矿工艺,开展了浅孔爆破落矿质量控制试验研究,得到了合理的爆破炮孔布孔参数、起爆网路连接和爆破落矿工艺。将试验结果应用于工业生产,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采矿效率大幅提高,降低了大块产率,提高了爆破落矿质量,消除了采场二次爆破,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本质安全度。  相似文献   

13.
在下向分层采矿过程中,利用高水固结充填,其接顶效果好,充填体凝固时间短,早期强度高,若通过提高进路回采高度来减少分层个数,可节省假底施工费用,提高采矿工效及采场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于常先  邱云胜  王禄海 《中国矿业》2012,21(Z1):310-313
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进路采场数量占大多数,采矿方法为盘区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采用人工凿岩落矿,单采场生产能力低。为加大进路采场采矿强度,充分利用回采单元,对盘区中的采场再划分成两个采区,并提出增大分层高度及进路宽度。在宽进路采矿过程中,先利用人工凿岩创造小断面切割巷,再利用高效无轨采出矿设备进行作业,锚杆台车跟进采场顶板支护,形成机械化盘区上向高分层宽进路充填采矿法。该采矿工艺在新立矿区进行采矿试验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盘区生产能力由100t/d提高到300t/d,为三山岛金矿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甲玛铜矿高海拔环境和缓倾斜厚大矿体赋存条件,初选了两种大直径束孔高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最终确定采用阶段凿岩束孔高分段爆破方案,并进行工业试验。现场实践表明,本方案是高原环境束状孔高分层落矿、边排孔轮廓控制、大型无轨设备出矿、高效采场充填的技术集成及应用示范,实现了高海拔地下金属矿山安全高效采矿技术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三山岛金矿井下采场全部采用充填法来控制地压,结合机械化大型无轨设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三山岛金矿胶结充填材料主要是水泥和分级尾砂,灰砂配比一般为1:8-1:16,充填体浓度在65%左右,如何确保采充平衡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努力降低充填体中水泥配比和提高充填体强度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齐晖 《矿业快报》2007,23(6):76-77,86
针对新桥矿业公司井下-270m中段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采场利用高天井回风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采场和盘区通风巷道布置,提出了一些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通风方式,为采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型无轨设备在新桥矿地下开采中的配套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桥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型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中使用的凿岩台车和铲运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测定和理论分析相结合,评价了无轨设备的应用状况和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凿岩台车和铲运机的匹配进行了优化研究,并提出了无轨设备的管理措施,对提高大型无轨设备的生产效率,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过程中,在地压控制和采场矿石运搬方面存在的困难,从充分发挥无轨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回采作业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大盘区、小分段"的设计理念.工业试验证明,小分段空场开采嗣后尾砂与废石混合充填采矿工艺,充分发挥了无轨采掘设备的效率,很好地控制了采场顶板的稳定,改善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条件,与传统的采矿工艺相比生产能力提高3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某高寒高海拔铜矿属分群展布、大致平行产出的急倾斜薄至中厚矿体,自投产以来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以及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进行开采,所设计方案上下盘围岩暴露面积大、对矿体形态变化适应性差、合采矿脉间的夹石无法剔除、采场布置和回采顺序的灵活性差、胶结充填成本高,难以满足矿山生产能力的要求。通过综合研究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及生产现状,确定采用机械化盘区上向进路充填法开采,并使用大型无轨设备进行采掘作业。经对比,优化后的开采方案生产能力、回采率、机械化程度均得到了提高,采场安全性得到加强,采矿工艺对矿体的适应性增强,贫化率大幅度降低,并极大地减少了胶结充填的比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为盘区生产能力提高6.16%,综合回采率提高13.78%,综合贫化率降低72.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