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超声波预处理-乙醇回流法提取皂荚叶异牡荆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条件;测定提取物在不同的pH、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及食品添加剂条件下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析其抗氧化稳定性;并研究提取物对4种革兰氏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异牡荆素最优提取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100%、料液比1∶30(g/mL)、回流时间80 min、回流温度70℃;碱性、光照和金属离子Zn2+、Cu2+、Ca2+、Al3+、Fe3+及H2O2对异牡荆素抗氧化稳定性影响较大,而金属离子Na+、Co2+、K+、Mg2+和温度对其影响较弱;体外抗菌试验证实,相比于其他3种测试菌,皂荚叶异牡荆素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短小芽孢杆菌与化学杀菌剂联合防控烟草青枯病的可行性,分别采用改良抑菌圈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7种杀菌剂和短小芽孢杆菌AR03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毒力及杀菌剂与AR03的生物相容性,同时采用Horsfall法确定杀菌剂和AR03的复配比例。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和AR03对青枯雷尔氏菌的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7种杀菌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三氯异氰尿酸、氯尿·硫酸铜、噻菌铜、溴菌·壬菌铜、甲霜·福美双、噻唑锌和中生菌素,EC50值介于101.02~212.70 mg/L之间。浓度为1.0×105~1.0×109 cfu/mL的AR03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抑菌率介于26.13%~73.54%之间,呈现浓度依赖性。生物相容性分析发现7种供试药剂与AR03的生物相容性差异较大,短小芽孢杆菌AR03与噻菌铜、噻唑锌、甲霜·福美双生物相容性较好,尤其是噻菌铜表现最好,测试浓度100 mg/L时,菌落数大于1×107cfu/mL。综合杀菌剂对青枯病菌的毒力及其与AR03生物相容性,噻菌铜表现最优。噻菌铜(EC50=175.21 mg/L)与AR03(EC50=6.84×106 cfu/mL)复配剂在体积比为5∶5时,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抑制效果显著,增效作用明显,增效比率值IR值为1.482。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药复配剂的防效(68.77%)明显优于单剂噻菌铜和生防菌AR03的防效,且混配剂中噻菌铜使用量只有单剂的1/2,大幅降低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3.
钱丰  卢福芝  李启虔  李青梅  磨芬 《轻工科技》2023,(1):117-121+125
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微生物和生物炭均具有良好的重金属吸附效果。以实验室保藏的抗重金属淡紫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lilacinus)LLC4为出发菌株,采用海藻酸钠和生物炭对其进行改造及固定化,检测游离菌体及改造后吸附剂对Cu2+、Pb2+、Zn2+、Cd2+、Mn2+五种重金属吸附24 h后的吸附效果。结果显示:游离菌体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大小为Pb2+>Zn2+>Cu2+>Cd2+>Mn2+;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和生物炭改造固定化后,在未固定化吸附剂质量相同情况下,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大小均为Cu2+> Pb2+> Zn2+> Cd2+> Mn2+,在固定化后吸附剂质量相同情况下,吸附...  相似文献   

4.
从自制发酵海产品中筛选分离到10株具有产蛋白酶能力的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为贝莱斯芽孢杆菌S1YBB、S1YB,黏质沙雷氏菌S2DD、S2DB、C2Y3、M1B、C2J2,藤黄色微球菌C1Y1,海藻希瓦氏菌C2J1和海氏肠球菌M1R,选择不同种的5株分泌蛋白酶活力较高菌株S1YB、S2DB、C1Y1、C2J1、M1R进行生物学和酶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株菌生长最适温度37℃、最适pH值6.0、最适盐质量浓度20 g/L,所产蛋白酶在50℃、pH 6.0~8.0时活性最高。在Na+、K+、Ca2+,Fe2+,Fe3+、Zn2+、Cu2+等不同金属离子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影响下相对酶活力呈下降趋势,并与金属离子质量浓度有一定关系。本研究为海产品发酵优良菌株的开发以及发酵过程中杂菌的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热处理方法制备了粉煤灰无机材料(FAH),主要探讨了FAH的粒径、吸附时间和p H值对COD的去除和重金属竞争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AH粒径<0.212 mm,吸附时间为240 min,p H值为8时,CODCr达到最大去除率,为92.6%;同时也对BOD、SS和色度展现了良好的去除效果。在p H值=6时,粒径<0.212 mm的FAH对Cu2+、Zn2+、Pb2+、Cd2+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5.9%、85.3%、79.3和82.2%。因此,当FAH粒径<0.212 mm时,FAH对COD和Cd2+、Zn2+、Pb2+、Cu2+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6.
抗青枯内生细菌的筛选及其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细菌性烟草病害,主要危害烟草的根茎,严重影响烟草的产量。从青枯病发病田健康烟株分离内生细菌55个,通过平板拮抗实验筛选,R-3、R-7、R-9菌株对青枯雷尔氏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gyr B基因序列分析表明,R-3、R-7、R-9均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3个菌株的发酵液经115℃高温处理均能保持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抑制活性,说明3株贝莱斯芽胞杆菌可产生耐高温的抑菌物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R-3、R-7和R-9均可长期定殖于烟草根和茎中,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5.72%、48.34%和50.71%。  相似文献   

7.
重庆烟区青枯雷尔氏菌生化变种及序列变种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重庆烟区烟草青枯菌的遗传及生化特性,采用生化变种分类标准及演化型复合PCR、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对重庆10个烟草青枯病发生区县青枯雷尔氏菌的种下分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6株烟草青枯雷尔氏菌均属于生化变种3和亚洲分支菌株(演化型Ⅰ)。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l)和DNA修复蛋白基因(mutS)部分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46株供试菌株可聚类到青枯雷尔氏菌演化型Ⅰ的3个序列变种,分别为序列变种15、17和44,其中序列变种17和44为优势菌株。表明重庆烟草青枯雷尔氏菌具有一定的遗传分化和地理区域特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4种金属离子(Cu2+、Zn2+、Mn2+、Li+)对二次淀粉降解的抑制效果及其最佳添加量,并利用杀菌剂与其协同处理,探究OCC制浆过程中二次淀粉降解的抑制问题。结果表明,Cu2+具有最佳的抑制效果。当反应时间4 h、Cu2+添加量为0.20 mol/t时,原淀粉几乎不降解;当反应时间4 h、Cu2+添加量为0.024 mol/t时,酶解淀粉的降解率最低,为15.4%;当杀菌剂与Cu2+协同作用时,相比单独添加杀菌剂,原淀粉4 h抑制效果提升58.0%,酶解淀粉4 h抑制效果提升31.2%。  相似文献   

9.
为了定量检测植烟土壤中青枯雷尔氏菌的数量,有效防控烟草青枯病,构建了一种锁核苷酸(LNA)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青枯雷尔氏菌细胞色素c基因(Cyt c)(NCBI Genebank序列号:WP_011002214.1)为靶标,采用LNA技术合成覆盖目标片段的引物序列,结合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了植烟土壤中烟草青枯雷尔氏菌数量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Cyt c基因标准曲线的R~20.99,相关性较好。与普通DNA引物相比,采用Cyt c基因LNA引物进行的PCR适用退火温度更高,扩增效率也更高。通过对水稻土发病烟田18个土壤样品的检测,表明青枯雷尔氏菌数量在2.52×10~4~1.88×10~7个/g土壤之间。因此,构建的一种基于Cyt c基因的LNA增敏定量PCR检测体系,适用于水稻土等植烟土壤中青枯雷尔氏菌的定量检测,对烟田土壤的提前检测有助于烟草青枯病发生的预警。  相似文献   

10.
为制备多功能性海藻酸盐复合纤维,以海藻酸钠(SA)和丝素蛋白(SF)、月桂酸-棕榈酸二元低共熔混合物(LA-PA)为原料,通过湿法纺丝技术制备Zn2+-Ca2+、Cu2+-Ca2+、Sr2+-Ca2+双金属离子交联海藻酸盐复合相变纤维。利用红外光谱和高斯拟合研究了复合相变纤维的氢键作用,考察了双金属离子交联体系对复合相变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Ca2+交联体系,双金属离子交联体系分子内氢键含量增加,分子间氢键含量减少,纤维的断裂强度随β-折叠链结构含量增加而提高;Zn2+-Ca2+、Cu2+-Ca2+复合相变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纤维的最大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分别为26.19和36.71℃,最大相变焓为25.95 J/g,且经50次热循环后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差异较小,具有良好的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2013-2014年对南平建阳烟田土壤青枯病菌数量和发病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病害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MSA半选择性培养分离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均能有效检测土壤中青枯病菌,前者检测的青枯病菌数量与病情指数相关性(R2=0.8191)高于后者(R2=0.7464)。空气温度、湿度、降水和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中,温度是影响南平烟田青枯病菌数量和发病程度的关键气象因子。5月下旬至6月初,周平均温度高于22℃时,病害进入始发期,此时根际土壤中病菌数量高于5.0×105 cfu/mL。6月上旬至中旬,周平均温度在22~25℃,病害处于平稳发展期,青枯病菌数量在1.0×105~2.2×106 cfu/g。6月中下旬,周平均气温高于25℃,病害进入爆发期,青枯病菌数量在2.2×106 cfu/g以上。温度对于指导青枯病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不同用量的生物炭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调控及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作用  方法  采用稀释平板法,研究生物炭对青枯菌的吸附作用及对其生长和运动性的影响;盆栽试验研究生物炭对烟草生长及青枯病发病情况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各处理土壤细菌群落差异。  结果  (1)生物炭对青枯菌具有抑制作用,可吸附青枯菌、抑制其生长及运动性,用量超过1.5%时效果显著;(2)生物炭提高了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利于烟草的生长。相关性分析发现,生物炭对土壤pH和化学性质的改善,是抑制烟草青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3)生物炭提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Alpha多样性和放线菌门中链霉菌属的相对丰度;(4)根际土壤细菌结构的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有效钾影响最大。  结论  生物炭通过对青枯菌的抑制作用和对土壤微生态的改善,创造了利于烟草生长的环境条件,减少了烟草青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两株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烟草根际拮抗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进一步丰富烟草青枯病的生防资源。  方法  采用抑菌圈法和盆栽试验测定分离自烟草根际的细菌菌株GZYCT-4和GZYCT-9对青枯病菌的拮抗活性;运用PCR技术检测拮抗细菌的生防标记基因,利用趋化性试验研究烟草根系分泌物及其所含的各种有机酸对拮抗菌根部定殖的影响。  结果  (1)GZYCT-4和GZYCT-9对烟草青枯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培养48 h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64 mm和18.90 mm,盆栽试验表明灌根接种施用GZYCT-4和GZYCT-9可有效防治烟草青枯病。(2)GZYCT-4和GZYCT-9菌株均检测到8个枯草芽孢杆菌生防标记基因,其脂肽类粗提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6.24 mm和20.71 mm。(3)GZYCT-4对红花大金元根系分泌物有较强的趋化反应,且红花大金元根系分泌物含有的草酸对GZYCT-4吸引作用较大,而GZYCT-9则对K326根系分泌物有较好的趋化反应,K326根系分泌物所含的柠檬酸对GZYCT-9有较好的吸引作用。  结论  GZYCT-4和GZYCT-9菌株均可有效地防控烟草青枯病,且对不同品种的烟草根系分泌物及其所含的各种有机酸有趋化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对烟草青枯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高效药剂,以链霉素为对照,采用生长曲线测定仪检测了烟草青枯病菌对氟啶胺、双苯菌胺、噻霉酮和春雷霉素的敏感性,并利用Wadley方法对氟啶胺与纳米硫、纳米铜、纳米银的9种复配比例进行联合毒力评价。结果表明,双苯菌胺和氟啶胺对烟草青枯病菌的平均EC50分别为0.037 8 μg/mL和0.305 0 μg/mL,EC50分布范围分别为0.018 7~0.053 4 μg/mL和0.147 1~0.890 4 μg/mL,链霉素、噻霉酮和春雷霉素对烟草青枯病菌的平均EC50分别为0.546 3 μg/mL、2.429 9 μg/mL和9.927 3 μg/mL,说明杀真菌药剂氟啶胺、双苯菌胺可有效抑制青枯病菌生长,且抑菌效果优于链霉素等药剂。5种药剂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敏感基线均呈正态分布,为连续的单峰曲线,可用于田间烟草青枯病菌抗性菌株监测。氟啶胺与纳米农药按不同比例复配后的EC50均小于纳米农药单剂的EC50。当氟啶胺与纳米硫按体积比1 ∶ 40复配时具有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60;氟啶胺与纳米铜按体积比80 ∶ 1复配时,相加作用最为明显(EC50=0.142 2 μg/mL);氟啶胺与纳米银的复配比例(体积比)为1 ∶ 20时,增效系数最高达1.41,具有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以R.solanacearum染色体上的16S rDNA ITS以及毒性质粒携带的致病性相关基因fliC为靶点,分别设计5对序列特异性引物,筛选得到了特异性扩增16SrDNA ITS保守序列的引物对RaITS-1/2以及特异性扩增病菌fliC基因片段的引物对RalfliC-F/R.比较这两对引物的扩增灵敏度、稳定性和特异性可以发现,它们均能够稳定、快速、灵敏地检测青枯菌DNA,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10 fg DNA/μL.在此基础上成功构建了直接检测土壤青枯菌DNA的PCR检测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烟田土壤和烟株烟草青枯病菌的快速诊断方法,本研究采用RAPD方法筛选获得了6对可用于烟草青枯病菌PCR检测的特异性引物.经对6种细菌(烟草青枯病菌、多粘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节杆菌、荧光假单胞菌、野火病菌)和2个烟草品种(中烟100和云烟87)的检测验证,6对引物均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可靠性.对青枯菌菌液...  相似文献   

17.
从湖北红安发病花生根部分离到一个细菌分离物2C1,对该分离物进行了TZC显色反应,致病力的测定,16S rRNA、23S rRNA和鞭毛蛋白基因filC的PCR扩增,16S rRNA PCR扩增产物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物2C1在TZC培养基上表现出青枯菌的典型菌落形态,对花生具有强致病性,PCR扩增获得与预期大小的产物片段;16S rRNA核苷酸序列具有与其它青枯菌分离物99%左右的一致性。上述结果表明:2C1是具有强致病力的花生青枯菌分离物。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从豫南烟区信阳市罗山县、驻马店市确山县和遂平县共采集25个疑似青枯病烟草病样和10份病土,分离纯化出菌株26个,测序所得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的Ralstonia solanacearum基因组序列进行Blast比对,相似度达到98%以上,对分离鉴定得到的烟草青枯病菌进行回接试验,表现出典型的青枯病症状,发病组织在TTC培养基上也同样分离得到典型的青枯菌菌落,证实病原为烟草青枯病病原。由此表明,豫南烟区确有烟草青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13年7月在陕西省西乡县韩岭村烟田首次发现疑似烟草青枯病病株,为了解陕西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危害,对陕西省不同烟区的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并对田间采集的具有典型青枯病病症的烟草茎部样本进行了病原鉴定。结果表明:陕西省烟草青枯病发生区域为陕南的汉中、安康和商洛的三个种烟区,在延安、宝鸡和咸阳的三个烟区尚未发现,发病于6月上旬,盛发于7月中旬。该病害随温度升高而病情加剧,发病早期田块死苗严重,发病率可高达24.67%,而且有蔓延扩展趋势;通过对烟草茎秆上分离的病原细菌进行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性状等常规细菌鉴定技术,结合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病原菌为青枯劳尔氏菌Ralatonia solanacearum。   相似文献   

20.
广东烟草青枯病菌菌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东主要烟区南雄县和梅州市的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solanacearum)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供试的菌株对烟草、茄子、番茄、辣椒都有强致病力,均为小种1,对2个花生品种(汕油71,蔓生型)的致病力均分化为3个类型。所有菌株都能利用3糖3醇产酸,为生化型Ⅲ。琼脂双扩散试验结果表明,绝大部分菌株都能与南雄菌株和大埔菌株的抗血清形成3条吻合相连的沉淀带,说明这两个烟草青枯病菌菌株的亲缘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