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陆地地震资料处理中,消除面波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体波通常是比较困难的。面波在地震记录上表现为一种很强的规则干扰波,具有振幅强、频率低的特征。三维地震资料的十字交叉排列道集内,面波的分布呈现锥形,因此利用三维锥形滤波技术能够压制面波,突出有效信号。但三维锥形滤波的应用效果与观测系统有关,有时在十字交叉排列上的炮线方向炮点是稀疏的,对于这种观测系统,应用锥形滤波的效果又将如何呢?尝试从三维锥形滤波在稀疏十字交叉排列道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来分析其适用性和有效性。十字交叉排列的稀疏性会影响去噪的保真度,同时会产生空间假频。 相似文献
2.
3.
基于观测系统变换的3D去面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反射勘探资料中,面波噪音是最常见的噪音.如何有效去除面波噪音,一直是去噪处理中的重点问题.为了更好地去除面波噪音,提出一种基于观测系统变换的3D倾角滤波方法,并分析了应用该技术的关键问题.通过实际地震资料处理前后的剖面及频谱对比认为,基于观测系统变换的3D倾角滤波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面波,既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又不损害有效信号.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宽方位角地震数据采样不满足数据采样相对均匀的要求,其主要特征为:①实际地震道相邻道之间距离小于理论道间距;②横向炮检距越大,相邻道之间距离越小,其变化率也越大,检波线的空间采样越不规则。宽方位角地震数据的上述特点导致能量较强的折射波、面波等线性噪声的时距曲线形态随着横向炮检距的增大而向双曲线变化,因此用常规线性干扰波压制技术不能完全消除线性噪声。为此,本文分析了线性时差校正联合二维傅里叶变换滤波技术及基于十字交叉排列的三维锥形滤波技术压制宽方位角线性干扰波的效果,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可从不同角度调整地震数据的空间采样,使其变得均匀,满足不同域的转换算法对空间采样的要求,均能很好地压制宽方位角地震数据的线性噪声。 相似文献
5.
常规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的主要是根据单参数地震信息提取有效信号和噪声达到去噪的目的。本主要从地震数据上分析和提取反映有效波和噪声的多个特征参数。应用神经网络非线性预测技术,将选择拙的特征参数作为神经网输入,假设希望输出为滤波门限,通过反复训练,得到滤波因子;然后,对地震记录的有效波和随机噪声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6.
小波域能量分类约束极化滤波法是一种根据面波强能量、椭圆极化率大的特点,在小波域借助瞬时极化分析手段,对多波地震信号进行面波压制的滤波方法.该方法结合了能量、频率、视速度、极化属性四参数联合压制面波,在最大可能压制面波的同时,保留与面波频带混叠的有效波信号,是低信噪比多分量资料处理中压制面波的有效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川西拗陷新场地区的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域能量分类约束极化滤波法能有效地对低信噪比多波多分量资料进行面波压制,同时能很好地保留有效信号,并且其处理效果受极化率压制阈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f-x域算子外推去噪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对f-x域预测滤波法噪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f-x域算子外推去噪技术。f-x域算子外推去噪技术的假设前提和数学原理与f-x域预测滤波法噪技术大致相同。不同之处是它利用有效反射信号和线性干扰波的道间差及能量的差异,以及有效信号同相轴的所有频率成分具相同时差的假设条件,运用信噪比较高的中频段频率成分外推来求取高,低频带的预测算子。 相似文献
8.
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时频滤波去噪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震资料信噪比是影响地震资料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的去噪方法大多难以保证在去噪的同时不损伤有效波.为此,提出了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时频滤波方法,该方法采用\"减去\"去噪方式,可以有效地去除噪声,且不损伤有效波.匹配追踪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任意信号分解为波形的线性延展,而这些波形是从函数的冗余代码中选出,可以最佳匹配信号的结构.用选出的波形中代表有效信号的部分对信号进行重构,可以达到无损去噪的目的.分别利用匹配追踪时频滤波法和F-X滤波法对含有随机噪声的仿真信号进行了去噪处理,结果表明,匹配追踪时频滤波法可以较好地去除仿真信号中的随机噪声,降低对高频信号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一种改进的频率—波数域倾角扫描去噪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规的倾角扫描大多在时间—空间域进行,本文利用地震剖面的时间—空间坐标与其二维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常规频率—波数域滤波方法进行改进,在频率—波数域进行倾角扫描。通过理论模型计算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该方法在压制噪声干扰的同时,实现了在频率—波数域的倾角拾取,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对该方法的高分辨率去噪声特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无论是对叠后剖面还是对叠前道集记录,最优化列阵滤波既可达到高分辨率又可收到提高信噪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板翅式换热器翅片表面性能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板翅式换热器单通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不同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下3种常见翅片的表面性能曲线,并分析了平直翅片的翅片高度和翅片间距、锯齿翅片的切开长度、波纹翅片的波幅与波距对翅片表面流动与传热性能影响。所得结论可为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数据规则化是地震数据处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加权最小二乘反演的数据规则化方法。该方法的思路是:在Cauchy模意义下引入与模型有关的加权算子对数据拟合剩余量进行加权,可有效避免野值对插值结果的影响;采用平面波解构滤波器估计的局部倾角信息作为约束条件,不仅可保证反演过程稳定,而且能对假频数据有效插值;通过预条件共轭梯度法迭代求解,提高收敛速度;采用分时间切片并行化处理,可进一步提高三维地震数据规则化处理的效率。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的插值试验结果验证,本文提出的地震数据规则化处理方法速度快,效果好,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斜直井有杆抽油系统的工作特点,提出了描述抽油杆、油管和液柱运动的偏微分方程,即预测有杆抽油系统动态参数的三维模型。这个改进模型综合考虑了抽油杆、油管、液体的轴向振动及抽油杆与油管、抽油杆与波柱、油管与液柱之间的摩擦力。给出了预测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以及偏微分方程组数值计算的差分格式。这种三维预测模型可用于有杆抽油系统动态参数预测、诊断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借鉴油藏数模在模型和解法上的成功经验,结合采油工程的实际情况,从区块整体改造的角度出发,考虑基岩、天然裂缝、人工压裂裂缝三重介质,提出了一个新型的较完善的油气水三维三相三重介质压裂产能动态预测模型,编制了相应的数模软件包,可进行井组,区块数模计算,也可对双重介质、均质作三维三相、三维二相对比计算。 相似文献
17.
用自制金属氧化物粒子电极在三维电极反应器中降解酚类,试验分析曝气流量、进水pH、电解电压、粒子电极填充量及反应时间对三维电极氧化降解炼油废水中酚类去除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曝气流量为0.5L/min,不调节进水pH6.5,电解电压12 V,粒子电极投加量为100g,反应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对酚类浓度为... 相似文献
18.
在自行设计的精细过滤试验装置上对尺寸φ40mm×1000mm、绝对过滤精度为10μm的烧结金属丝网进行了多种过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同一流速下滤管两侧压差随过滤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在初始阶段(20~30min)压力增加较快,以后压力基本上呈线性增加;(2)在不同过滤速度下,流速越大滤管压差增加速度越快,单根滤管的过滤流速不得超过300L/h;(3)同一过滤速度下,固体质量浓度越大,压力升高越快,这种滤芯不宜处理浓度超过0.3g/L的悬浮液;(4)相同固体含量下,随着悬浮液中含油量的增加,滤管两端压差升高加快;(5)中位粒径越小的颗粒压差增长越快,这种滤芯不适合处理中位粒径小于5μm的悬浮液。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