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异的地域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谞  杨钊 《建筑学报》2004,(1):64-65
建筑创作不能违背建筑活动的基本原则,不同地域的民族产生各异的建筑形式,尊重建筑的民族性、地域性,建筑创作要走向世界就必须重视各民族间的交流,重视世界和建筑运动的方向与变化。提出地域建筑创作要“既民族、又世界”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也是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阶梯,对于现代的技术手段的变革,会有一些超越风格流派的文化因素在其中,对建筑造型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使得一些建筑创作理念和设计方法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建筑技术的进步从思想上影响到建筑师的设计方法和思维,技术逐渐的转化为思想的结晶和衡量社会需求及功能的实际尺度,从而形成新的技术理念。通过现代工程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来满足现在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促使高技术建筑产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我常用“二观”.“三性”来理解建筑创作,即建筑师要有“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面对各种因素,分清主次。建筑创作首先要突出建筑的整体观,综合优选,不但要满足现代人的活动要求,而且要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创作要有特色,应在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上下功夫。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味,时代性则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4.
王铎 《华中建筑》1997,15(2):66-69
通过对建筑文化哲学观的阐释,分析了名城洛阳的建筑创作实践,将洛阳建筑纳入河洛建筑文化体系,认为现今的河洛建筑文化是以现代建筑为主流的多元建筑艺术文化的组合。并提出了“古都文化,河洛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建筑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5.
<正>建筑学作为一个多领域交叉的学科,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创作从多维度寻求共鸣。关注跨时间、跨地域的文化认同,建立更多元的话语体系以提升价值。在理解与探索建筑的人文精神过程中,试图找到传统营建智慧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转译及呈现方式,在思想、观念、理论、方法、技术等诸多层面进行深入思考,运用现代建筑技术予以新的表现的方法。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现代建筑风格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同其他人类文化一样,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主要体现在“传承”和“发展”两个方面。从“传承”和“发展”的角度赋予其当代性,  相似文献   

6.
王铎 《华中建筑》1992,10(4):10-11
要创造民族的时代建筑文化,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而且要认真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百花齐放”以繁荣我国的建筑创作。中国的时代建筑要积极发展地方建筑流派,体现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的神韵。  相似文献   

7.
走向自然的建筑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这里所提的“自然”,其涵意是广泛的,不仅是自然的物质因素,也有自然的精神因素,包括建筑空间的自然品质、自然美的艺术观点。在建筑创作中,考虑了多方面的“自然”,才能给使用的人以舒适、健康、自然的感受,作到花钱少创造实用、美观的优秀建筑作品,适合新世纪建筑发展的需要,特别适合中国地少人多、资源缺乏的实际情况。这就是本文阐述“走向自然”观点的中心目的。下面从环境、文化、人三个方面,谈谈在建筑创作中考虑“自然”的内容。一、自然·环境·建筑为了大环境的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建筑创作中一定要重视“自然…  相似文献   

8.
建筑文化与创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建筑文化与建筑创作的关系,既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建筑文化以它卡富的内涵引导建筑理论的创立,它是建筑观的表现,也是创作观的反映。建筑文化是建筑创作的坚实基础,而建筑创作实践.本身作为建筑文化的、部分.不仅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更是~神文化活动.与此同时也推动建筑文化的更大进步。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希望有助于中国现代建筑繁荣昌盛和健康发展。解放建筑创作思想建筑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社会历史文化和艺术思潮总是对建筑的演化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当一个时期的社会思想、火化艺术等意识形态随社会生…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分析建筑创作四十年经历的三个阶段和反映建筑创作多元格局的三种建筑类型之后,对建筑创作提出四点看法:1.多元格局初步形成;2.源于生活、根于思想;3.吸收外来建筑文化;4.要“新而中”、细致入微。  相似文献   

10.
偶然的机会在建筑学报编辑部读到周祥源同志的“论建筑艺术的内容——与翟立林同志商榷”一稿,他指出翟立林同志把建筑艺术内容归结为功能技术和思想意识是不正确的,他认为实用功能和科学技术不能放在建筑艺术内容之内,这两者是实现建筑的必要手段。他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建筑艺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建筑科学技术则不专属于某一阶级等理论上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解构主义”是当代西方建筑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解构主义”是现代主义之后的创作思潮,是跨哲学所引起的。“解构主义”思潮有它自成体系的建筑创作观、创作思想,创作方法、手法以及建筑形态表现、风格……它强烈冲击着当代西方建筑文化。本文除概略的介绍“解构主义”外,还对其加以简略的评析。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现代建筑理论、建筑教育和建筑创作的先行者.冯纪忠先生在融会中西方文化的自身背景和中国古典文化的诗意情怀的双重影响下,基于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解、诠释和创新,合“理性的浪漫”与“诗意的现实”于一体,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中国的启蒙、传布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文章简要回顾了冯纪忠先生在建筑教育思想、设计方法、设计实践等方面的相关思想与论述。  相似文献   

13.
科技发展与建筑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怡 《建筑》2002,(2):45-47
本文从建筑发展中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入手 ,分析了科学技术发展在建筑发展中的正反两面作用 ,提出在当代可持续发展观下应运用当代科学技术 ,在建筑创作中实现理性与感生更高层次上的统一 ,最终实现建筑环境与文化、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要努力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作为中国建筑师其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应当学习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才能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文化营养.以此为基础,融合世界建筑之长,进行富于活力的创造.从寻求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角度看,目前国內建筑创作有“外西内中式”、“建筑符号式”、“新古典式”、“仿古式”等倾向,探索中虽不乏佳作,但较多的却表现出对传统的斥贬、误用、滥用,以至复古主义流行或建筑理论上的混乱.这反映了对传统建筑文化认识上的模糊与理解上的肤浅,反映了对中国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的薄弱.中外建筑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筑史研究推动建筑创作,是建筑发展的一大规律,中国现代建筑创作已向广大建筑师提出了对中国建筑文化再学习、再研究的理论课题.积极提倡建筑史研究同建筑创作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布正伟 《建筑创作》2006,88(10):130-140
面对全球化进程的巨大冲击.和随之而来的商业化无孔不入的侵袭.中国现代建筑发展面临的不是要不要地域建筑文化的问题.而是如何去学习与借鉴传统的地域建筑文化.并使新历史时期的地域建筑创作走出狭义认知的局限性问题。本文试图从2000年后自己在建筑创作中思考与探索的角度.与大家共同切磋,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现代性的主动追求和地域特性的着意表达,是当代建筑文化及其地域建筑创作的发展走向。研究从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个层次解构建筑文化系统,探讨文化系统整体观下的地域建筑创作及其“原型—现行”表达模式。研究认为文化层次分析是符合文化系统原理并能具体指导地域建筑创作的有效方法。基于文化层次分析的地域建筑“原型—现行”表达是一个广义理性的建筑创作思想,并以厦门大学嘉庚楼群具体建筑创作实践予以例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的建筑创作实践一直受到“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的困扰,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建筑市场化使建筑的地域价值逐渐衰落,大量国外设计机构的介入又使建筑创作逐渐走向“全球化”,在这种背景下,保护、发展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更加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的使命。本文简述了中国地域建筑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的地域建筑思潮不是现在才有的,其自中国近代建筑学科诞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发展,并将随着时代与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文化模式日益呈现出“地球村”的新思维尺度。尽管与发展世界性同步的还有保护地方性;与提高科技含量同步的还有提高文化含量——但是,“地球村”建筑成为当代建筑创作的主流已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势下,探讨“地球村”建筑是学界职责。  相似文献   

19.
建筑的评价和研究归结为对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设计方法和建筑技术科学的研究。分析了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及其联系,着重讨论了建筑技术科学和建筑物理的联系与区别,强调了建筑技术在甘肃建筑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傅汕  刘塨 《福建建筑》2006,(1):64-66
近年来,以福斯特、皮亚诺、罗杰斯等为代表的“高技派”在继续关注时代进步与技术发展的同时,更趋向于结合自然气候环境、利用适宜材料技术和反映传统文化精神等建筑的地域性元素以丰富其建筑创作。因此,地域性———作为建筑的本体的重要属性之一,已渐渐成为“高技派”建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