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SiC晶须,晶板增韧AlN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现代测试技术对SiCw,SiCp增韧AlN材料的力学性能,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并分析探讨了材料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SiCw可有效改善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断裂强度,其增韧机理主要为裂纹偏转和晶须拔出效应,SiCp加入的断裂韧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对材料的断裂强度则有不良的作用,其增韧机理主要为裂纹偏转和分枝效应。  相似文献   

2.
Si3N4/纳米SiC复相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纳米SiC粉体制备了Si3N4/纳米SiCp复相陶瓷。研究了制备工艺、纳米SiC含量对材料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对材料显微结构特点与强韧化机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添加20vo%〈100nm的SiC粉体时,复相陶瓷的室温抗弯强度达856MPa,当添加10vo%上述SiC粉体时,复相陶瓷的增韧效果最佳,断裂韧性达8.27MPam^1/2,比基体材料提高了23%。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热压工艺制备莫来石一氧化锆一碳化硅复相陶瓷;研究了分散相SiC粒子的添加量和粒径对氧化锆增韧莫来石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iC添加量在10-30vol%范围之内,材料力学性能有显著提高,其断裂韧性比ZTM材料要提高89%,达8.5MPam^1/2,弯曲强度要提高91%左右,达680MPa;通过对断口进行观察,细SiC粒子强韧ZTM陶瓷主要是通过裂纹钉扎和偏转来实现的,当添加一定  相似文献   

4.
用有机前驱体制备Si3N4/纳米SiC复相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成功地用有机前驱体引入纳米SiC粒子制备出Si3N4/纳米SiCp复相陶瓷。研究了制备工艺和有机前驱体加入量对材料性能及显著结构的影响,并对材料显微结构特点与强韧化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SiCp—AlN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增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薪  黄莉萍 《硅酸盐学报》1996,24(4):407-411
本研究表明SiC颗粒尺寸及含量对SiCp-AlN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工艺因素的控制,SiCp-AlN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可达569MPa,断裂韧性可达5.14MPa.m^1/2,另外,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分析了其增韧机理。  相似文献   

6.
新型复相陶瓷刀具材料Jx-2-I协同增韧补强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制成功的新型陶瓷刀具材料—SiC晶须(SiCw)增韧和SiC颗粒弥散增韧Al2O3陶瓷刀具Jx-2-I,该刀具材料具有高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等优点;对比A(Al2O3)、AP(Al2O3/SiCp)、AW(Al2O3/SiCw)、Jx-1(Al2O3/SiCw)和Jx-2-1(Al2O3/SiCp/SiCw)等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看出,在Jx-2-I材料中具有明显的增韧补强叠加效应;本文在热失配分析和微观结构观察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Jx-2-I刀具材料的增韧补强机理,系统研究了Jx-2-I中各种增韧补强机理之间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聚硅烷CVD法制备β—SiC超细微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VD工艺,以低分子聚硅烷为先驱体,Ar气为载气,制备SiC超细微粉。研究反应温度、载气流量、反应物浓度等工艺参数对SiC微粉性能的影响。通过脱碳、脱氧和结晶化处理等工艺,制备出粒径组成均匀(〈0.1μm)、纯度高(含碳量30%,按质量计)、结晶好的β-SiC超细微粉。  相似文献   

8.
颗粒增强复相陶瓷残余应力和增韧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赵宏  金宗哲 《硅酸盐学报》1996,24(5):491-497
对颗粒增强复相陶瓷在增强颗粒密排分布条件下材料内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αp〉αm和αp〈αm情况下的强化增韧机制以及在这两种情况下所存在的增韧机制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残余应力不仅与基体和颗粒的物理参量有关,而且还与所在点位置和增强颗粒体积含量有关。颗粒增强复相陶瓷在αp〉αm和αp〈αm情况下,都可能达到强化增韧的效果。在αp〈αm情况下,主要增韧机制是裂纹偏转和残余应力场强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表明SiC颗粒尺寸及含量对SiC_p-AlN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通过工艺因素的控制,SiC_p-AlN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可达569MPa,断裂韧性可达5.14MPa·m~(1/2)。另外,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分析了其增韧机理。  相似文献   

10.
SiCw增韧Al2O3/TiB2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邓建新  艾兴 《硅酸盐学报》1995,23(4):385-391
根据对晶须与基体材料的热胀失配的分析,计算得出了Al2O3/TiB2/SiCw三元复合材料中SiCw的临界体积分数。采用TiB2颗粒增韧和SiCw增韧两种途径来改善Al2O3的脆性,得到此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为740MPa,断裂韧性为7.7MPa·m^1/2。分析表明:当SiCw含量大于临界体积分数时,强度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致密度的降低和热残余拉应力的增大。  相似文献   

11.
渗硅碳化硅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低廉石油焦碳分为原料制造全碳粉生坯,通过有机添加剂来调配生坯中碳的比例,以控制烧结体中游离硅(fsi)、游离碳(fC)含量(其中fs,fc为烧结中未反应的硅和碳),研究了全碳粉反应硅碳化硅(PCRSC)材料的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分析了渗硅碳化硅材料中游离硅、游了碳含量对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硅碳化硅材料中随游离硅含量的增加,其抗弯速度下降,并且二者呈直线关系,符合线性复合规则,另一方面,游离碳含量较高的渗硅碳化硅材料,尽管游离硅含量低,但其抗弯强度低于等量或较多游了硅含量的渗硅碳化硅材料的抗弯强度。  相似文献   

12.
用有机聚合物连接碳化硅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洪丽  李树杰 《硅酸盐学报》2004,32(10):1246-1251
用陶瓷先驱体有机聚合物连接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成本低廉、工艺新颖、可满足特殊高温条件下连接件要求的新型连接技术。介绍了近年来采用先驱体有机聚合物连接SiC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对影响连接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由于该技术具有连接温度较低、连接过程简单、接头热应力小,连接件的热稳定性高等特点,因此它是陶瓷及其复合材料最有前途的连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Al与SiO2玻璃反应的显微组织结构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正  王健  丁培道 《硅酸盐学报》2000,28(3):285-287
Al与SiO2玻璃之间的反应分为2个阶段;在反应初期,得到Al/Al2O3复合组织,数量居多的Al2O3以颗粒形式存在,Al分布于Al2O3间,被还原出来的Si在冷却时于Al中以颗粒形式析出;随反应时间延长,显微组织演变为Al与Al2O3互为网络的复合结构,Al2O3网络以更为细小的颗粒组成,研究表明,在反应得到的复合组织前沿存在过渡层,Al在过渡层中存在一定浓度梯度。  相似文献   

14.
自补强SiCw/Si3N4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5.
The light emitting properties of porous silicon formed by electrochemical etching process and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at the Si/electrolyte (HF) interface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orous silicon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ies are sensitive to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During anodic oxidation, selective dissolution of silicon that leads to porous structure formation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interface capacitanc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氧化后再氧化的实验方法,通过对 Si3 N4 陶瓷材料氧化行为的研究和氧化动力学的分析,讨论了 Si3 N4 陶瓷材料的氧化机理。结果表明, Si3 N4 陶瓷材料的氧化行为表现为氧化增量随时间的变化服从抛物线规律:(Δ W )2 = Kp t 。提出了氧在氧化层中的向内扩散是 Si3 N4 氧化过程中的控制步骤;并认为烧结添加剂或杂质等对 Si3 N4 陶瓷材料氧化速度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氧化层的组成、结构,使氧在氧化层中的扩散速度发生变化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硅/碳化硅材料显微特征与强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坯体碳/碳化硅质量比,采用反应烧结方法制备了不同硅相含量和次生碳化硅分布形式的硅/碳化硅复合材料。探讨了该复合材料不同显微组织的形成机理。用三点弯曲法评价了材料强度与显微组织的关系,结合断口断裂模式,从热失配引起颗粒周围残余应力和界面能两个方面对强度-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性讨论。结果表明,硅/碳化硅相体积含量、碳化硅分布形态、热失配导致的残余应力是影响材料强度的主要因素,优化制备工艺参数是获得高性能材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潘伟  王伟明 《硅酸盐学报》1997,25(3):251-256
研究了采用熔盐热析出反在无压烧结氮化硅陶瓷表面生成的钛金属膜与陶瓷基体的界面反应机理和反应层显微结构,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的界面反应产物及其分布规律,并探讨了界面反应的机理 。  相似文献   

19.
添加剂和升温速度对Si3N4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添加剂组合与升温速度对气压烧结Si3N4显微结构的影响。第二添加剂使晶体粒径整体增大,长径比降低,同时加入Sc2O3和ZrO2,并慢速升温,可有效提高长径比,放慢升温速度利于形成双峰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20.
SiC陶瓷先驱体聚铝碳硅烷的合成及其陶瓷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煜玺  李效东  曹峰  冯春祥 《硅酸盐学报》2004,32(4):494-496,501
聚硅碳硅烷(polysilacarbosilane,PSCS)与乙酰丙酮铝[Al(AcAc)3]反应制备了含铝SiC陶瓷的先驱体聚铝碳硅烷(polyaluminocarbosilane,PACS),化学式为SiC2.01H7.66O0.13Al0.018,相对分子质量Mr=2265。PACS中主要存在如下结构:—Si(CH3)2—CH2—,—Si(CH3)·(H)—CH2—。PACS在N2气中的陶瓷化表明:600℃以下PACS是有机状态;900℃时,PACS中C—H,Si—CH3结构消失,PACS基本完成了无机化;1300℃左右PACS完全脱H,真正完成了无机化,转化为SiC陶瓷。1300℃以下陶瓷化产物的X射线衍射线很宽,产物为不定型结构。1500℃以上的陶瓷化产物为结晶度较高的SiC陶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