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公司物流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增强认识,实行集成化的管理,强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与绩效指标考核体系以及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等方面对加强公司物流管理水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王超 《山东冶金》2013,(1):59-62
当前中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管理分散、专业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水平低、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为此提出了发展共同物流、打造上下游物流供应链、建立综合性配送中心、建设物流信息系统以及加强物流人才培养的发展建议,为钢铁企业打造现代化的物流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钢铁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钢铁企业原燃料物流的每一个环节产生数据量越来越多,原燃料物流过程涉及企业原燃料库存的安全和仓储空间利用率,为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利用程度,物流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物流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可以直观地展现信息之间的联系及趋势。文章以包钢股份原燃料物流管理可视化系统建设为例,探讨数据可视化管理在钢铁企业原燃料物流管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库存管理是我国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物流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无论从国家还是企业的角度看,与先进国家和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从国家的角度看,德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7.2%,其它欧洲国家大部分占6.5%,美国、日本物流成本占GDP比例分别为10.5%、11.4%,而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17%-19%。从企业的角度看,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约占产品总成本的30%,我国钢铁企业物流成本也占总成本的30%左右,比西方发达国家高出3倍。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中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发展建议(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推进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2006年11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了“十一五”钢铁企业信息化发展建议,全面总结了“十五”期间钢铁企业信息化取得的成就,指出了钢铁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钢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从规模、内容、作业、地位来看,我国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已经发展到了需要进一步深化阶段。这个深化阶段的特征就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提升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通过钢铁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创新,促进我国钢铁工业企业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我国钢铁企业产能迅速扩张,2005年粗钢产量达到3.4亿t,成为世界第一钢材生产大国。在全球钢铁市场竞争激烈、经营环境瞬息万变、生产步入顾客导向化方式的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要想快速适应客户需求,把自身做大、做强,就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应用、开发ERP信息化系统已成为钢铁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在应用ERP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钢铁企业的经验,促进我国钢铁企业应用ERP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重用首席信息官(CIO)负责实施;加强企业变革管理;谨慎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强化ERP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等。  相似文献   

8.
钢铁企业信息化战略的设计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在分析我国中小型钢铁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型钢铁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原则、主要内容和具体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9.
物流在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物流组织的效率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较大。物流信息化是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介绍了一个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实现,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钢铁企业MES各模块和企业ERP ,对钢铁企业MES物流管理提出了特殊的需求。AriMES物流管理系统充分考虑钢铁企业的特殊性 ,完善了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物流管理 ,进而为建立钢铁企业管理的完整解决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