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任丘潜山剩余油分布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任丘古潜山油藏任观6井1980年至1995年15年时间内6次深侧向电阻率时间推移测井资料,结合该油藏先期注水,后期降压开采的生产实际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解释,对潜山内部剩余油分布规律得到了一些新认识,(1)致密层遮挡的微细裂缝发育(2)岩块自吸驱油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3)降压开采措施的实施加速了潜山内部油气的再聚集;(4)阻隔层遮挡的内幕高部位可能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相似文献
2.
根据动态和静态资料综合分析结果,提出目前控制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因素主要有潜山顶面几何形态、潜山内幕隔层分布和潜山裂缝的发育程度。通过综合应用多种新技术、新方法,对控制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进行了精细描述,总结出了受不同因素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根据剩余油的分布类型,提出了潜山油藏剩余油潜力的分布和挖潜方向。 相似文献
3.
4.
雁翎油田雾迷山组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高高含水期裂缝性碳酸盐潜山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是预测剩余油的分布。在分析雁翎油田雾迷山组潜山油藏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其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该油藏的剩余油分布潜力区作了预测。剩余油的形成与储层层的储集空间结构密切相关,剩余油的分布形式可分成微观和宏观两种,预测该油藏的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岩块油水界面以上,远离主断层井区,井间油水界面低凹区,流动屏蔽层完整分布部位以下以及水淹带Ⅲ类储集层区。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磁波、双侧向等主要的常规数字测井资料,研究与裂缝性油藏剩余分布有关的一些问题,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可以用于评价一个油藏的剩余油在地下真实分布情况,并且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任丘潜山油藏目前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 ,单井产量低 ,含水率高 ,老井措施增油难度大。为了控水、增油和稳产 ,通过对油藏动态和静态资料的综合研究 ,结合测井资料剩余油解释和三维地震对潜山形态的精细描述 ,分析了潜山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 ,比较准确的预测出了受潜山几何形态控制的五种剩余油分布类型 ,为调整挖潜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在此基础上完钻的 40口调整井的钻井成功率达到 92 .5 %。在保持任丘潜山油藏稳产中 ,地质、测井和地震的综合研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9.
如何进行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是我国东部油田普遍面临的问题。以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为实例,提出在精细油藏描述重建地质模型的基础上,以单砂体为研究单元,运用微构造研究、油藏动态分析、油藏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进行剩余油分布研究的思路及方法。根据研究结果编制了综合调整挖潜方案,经现场实施,见到良好的调整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12.
任丘潜山油藏剩余油的再聚集模式及分布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任丘潜山油藏位于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为双重孔隙介质的底水块状油藏[1],构造裂缝发育,产油层位是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岩性以隐藻白云岩为主,颗粒白云岩次之,夹有泥质白云岩,。含泥质白云岩,储集空间可分成孔,洞,缝三大类,该油藏1975年发现,历经投产,高产稳产和产量迅速下降阶段,目前处于产量缓民递减阶段,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油水界面上升,油藏水淹体积加大,采液指数不断上升而要油指数不断下降,导致采油速率和产油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任丘古潜山油田的发现与地质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冀中坳陷内继冀门1井后所钻冀参4高断块上的任4井、于1975年发现了任丘油田,这是我国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潜山高产油田。油田为一古潜山复式油气聚集带,由蓟县系雾迷山组、寒武系府君山组、奥陶系马家沟组和亮甲山组3个古潜山油藏及古潜山上覆的下第三系(古近系)沙河街组和东营组油藏构成。油源为上覆的下第三系(古近系)沙河街组,具独特的"新生古储"的油藏地质特点。 相似文献
14.
张学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1997,(2)
根据任丘潜山油藏高含水期的开发特点及堵水治理的现状,提出了今后堵水的选井原则及对策。介绍了1995年以来,针对不同油藏条件和井况所采取的堵水措施,施工12井次,可对比的9井次,有效率达100%,年累计增油1.11×104t,平均单井增油1116t。指出: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的堵水、复堵、注水泥等措施可有效封堵主要出水裂缝,控制含水率上升,减缓产量递减;为提高堵水效果,要加大堵剂用量、封堵半径,油井要有较好的含油层段接替,堵水后要保持产液量;因堵水造成的对含油缝洞的污染,可在酸化解除污染后再进行有机复堵。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研究饶阳凹陷任丘潜山油藏的原油来源及烃源岩的成藏贡献,根据原油和烃源岩的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数据以及生物标志物特征,对潜山原油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其与烃源岩的亲缘关系,并通过地质条件分析解释了混源成藏的原因,最终确定了混源油的混源比例。C29甾烷20S/(20S+20R)参数反映任丘潜山油藏原油基本为成熟原油,Pr/Ph、G/H、S/H、C19/C23等生物标志物参数表明任丘潜山油藏存在3种类型原油,分别为A类、B类和C类。3类原油生物标志物参数呈现规律性变化,并且空间分布亦存在一定规律性。A类为马西洼槽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单一来源的原油,主要分布于任丘潜山北部偏东地区的奥陶系储层中。B类和C类原油为任西洼槽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沙一段下亚段)和马西洼槽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混合来源的原油,其中B类原油中来自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的原油占比为60%~70%,其次为来自沙一段下亚段烃源岩的原油,主要分布于任丘潜山北部偏西地区的元古界雾迷山组和寒武系府君山组储层中。C类原油则以沙一段下亚段烃源岩贡献为主,来自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的原油占比较低,为30%~40%,集中分布于任丘潜山油藏南部地区的元古界雾迷山组储层中。整体上,沙一段下亚段烃源岩对任丘潜山油藏原油的贡献北低南高,而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则为北高南低。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研究饶阳凹陷任丘潜山油藏的原油来源及烃源岩的成藏贡献,根据原油和烃源岩的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数据以及生物标志物特征,对潜山原油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其与烃源岩的亲缘关系,并通过地质条件分析解释了混源成藏的原因,最终确定了混源油的混源比例。C29甾烷20S/(20S+20R)参数反映任丘潜山油藏原油基本为成熟原油,Pr/Ph、G/H、S/H、C19/C23等生物标志物参数表明任丘潜山油藏存在3种类型原油,分别为A类、B类和C类。3类原油生物标志物参数呈现规律性变化,并且空间分布亦存在一定规律性。A类为马西洼槽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单一来源的原油,主要分布于任丘潜山北部偏东地区的奥陶系储层中。B类和C类原油为任西洼槽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沙一段下亚段)和马西洼槽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混合来源的原油,其中B类原油中来自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的原油占比为60%~70%,其次为来自沙一段下亚段烃源岩的原油,主要分布于任丘潜山北部偏西地区的元古界雾迷山组和寒武系府君山组储层中。C类原油则以沙一段下... 相似文献
17.
富台油田古潜山储集层特征及分布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富台油田主力含油层位为下古生界及第三系沙三段上亚段,属复式油气藏。其中下古生界古潜山油气藏属层状油气藏。储层主要为内幕孔洞型储层和内幕裂缝型储层。本文从地质特征入手,分析了下古生界的储集空间类型,建立了古潜山内幕储集层分布模式,其结果对车镇凹陷北带乃至济阳坳陷同类型的古潜山勘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任丘潜山油藏是一个以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地层组成的大型潜山底水块状油藏,储层具有双孔隙介质特征,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充分利用地震、钻井、测井、试井及实验分析等资料,采用成像测井技术为裂缝型储层的识别确定了精细的划分标准,将储层由原来的两级细分为三级,采用相控建模技术、蚂蚁追踪技术、裂缝网络建模技术,分步建立了储层分级相模型、基质属性模型、离散裂缝网络模型以及裂缝属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储层级别对储量进行复核与细化,实现了双重介质油藏的分类分级建模,为后期的数值模拟和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