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实施图书按需印刷的必要性1.传统出版印刷模式的弊端传统出版生产方式很难预测图书的实际市场销量,一方面,大量图书的印量和实际销量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了超高的库存积压和退货浪费;另一方面,历年积累下来难以计数的退出流通领域的图书品种,又成为断版、绝版图书。短版图书是由于传统出版方式的限制,出版数量少,达不到传统起印数量的出版物,短版图书中包括难以大量销售的学术专著、专业教材、信息资料、艺术作品、古籍、回忆录等图书。在传统出版印刷模式下,达不到规模印量的短版图书难以出版、断版图书难以再版,但这些图书其实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或者很好的学术  相似文献   

2.
图书的按需印刷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就有人试图用激光打印机(Hewletter--Packard LaserJet IID)从事单本图书的印刷.但是,直到最近三年有关其是否具有商业价值的疑问才逐渐消除.随着科技进步,具有双面印刷功能的黑白数码印刷机的出现和数码彩色印刷机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加之不少先行者的成功实践,使得图书的按需印刷再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1998年是标志图书按需印刷趋于成熟的一年,进入2000年,数家大的出版集团已经宣布建立自己的数码印刷中心,众多专业印刷厂家也跃跃欲试,带动了整个市场的发展.据统计,1998年全球按需印刷图书为540亿美元,仅占整个图书出版印刷市场的5%.而这一份额在2003年预计将会达到30%.  相似文献   

3.
数字印刷机扩张到传统印刷行业中的一个应用就是按需印制短版图书. 传统上,图书的出版都有个基本起印量,或3000印,或5000印,这个起印量,现在看来,不仅仅是由于胶印机有个起印量,更多的是因为出版社需要有一定的数量靠规模获得盈利.  相似文献   

4.
按需出版突破了传统出版的印量限制,为出版业带来了一场变革,也为印刷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印刷企业要想开展按需出版印刷,需要进行哪些准备呢?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引进生产型数字印刷机及配套的印后加工设备.然而,很快就会发现,仅满足硬件条件还远远不够,数以万计的图书数据化文件的管理以及数据库与生产流程的衔接才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例如我们熟知的Lightning Source公司,与他们合作的出版商超过1.3万家,该公司的图书数据库中存储了500多万种图书,每个月的印量可以达到1 50万本,但平均每本书的印量只有1.6本.如何在众多图书数据文件中找到客户所需的图书,并及时发送至数字印刷机进行生产是我们要解决的一大重要问题.本文将就印刷企业在开展按需出版印刷业务的过程中,如何搭建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该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进行探讨,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数字印刷产业的兴起按需服务是当今印刷市场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例如图书的印量越来越少,而且图书销售的热点转变越来越快,所以图书印制的周期也必须缩短。这种变化使出版行业采用数字印刷实现按需印刷成为可  相似文献   

6.
正自2004年首次提出至今,按需出版一直是出版印刷行业前进的方向。如今,传统的出版模式造成大量浪费已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2016年,出版业销售量为70亿册,销售额853亿元,库存为65.75亿册,价值1143.01亿元。其中,每年出版的20万余种新书中有55%成为绝版并退出流通,"起印量"导致出版社被迫多印图书,长期占用库存和浪费资源,变成了出版单位的巨大负担,导致出版社对按需出版以及按需印刷的需求集中爆发。截至  相似文献   

7.
10%的书目补充了90%以上的印量,而90%的滞销书目的产生造成了长尾问题。 未来图书出版的趋势是什么?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现象:黑白数字印刷在过去的四年中增加了两倍,而彩色数字印刷在过去的四年中增加了四倍。与此同时,每年出版的书目越来越多,知识更新的周期却越来越短,这是因为一些科技书籍以及教辅类的书籍需要尽快地进行更新,此外,现在图书的获取渠道日益增多,如电子书。对我们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坏消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提供短版印刷以及按需印刷来积极应对,一方面,  相似文献   

8.
吕理哲 《今日印刷》2006,(11):79-80
今后几年,数码彩色印刷设备和耗材的成本都会持续下降,零售单张成本也将随之下降,数码彩色印刷的数量因而急速上升,数码彩色印刷业者的利润相对增加,数码印刷的附加值服务将蓬勃发展。经过多年的酝酿,数码彩色印刷已经为大家所接受认同,将迅猛发展,以上是美国InfoTrends研究机构最近对美国出版印刷业做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陈洁 《数码印刷》2011,1(1):20-22
数码印刷发展动向无论是印刷数字化,还是按需数码印刷,数字出版都是不可逆转的行业方向。因此,围绕"数字化"展开的一系列生产经营商务活动将成为未来新闻出版业关注的焦点。根据2010年7月1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正式对外发布的《2009—2010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到2009年年底,新闻出版业总产值增长20%左右,突破1万亿元大关。其中图书销售增长20%左右,印刷业总产值达5746.2亿元,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10.
扭转此前连续两年负增长态势 中国报业协会公布的2010年全国报纸印量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此次共有142家报纸印刷单位上报数据,与2009年126家上报数据的报纸印刷单位相比增加了12.70%.由于本次调查的范围有所扩大,因此中国报业协会将本次调查的总印量占全国报纸总印量的比例调整为69%.  相似文献   

11.
<正>人生跌宕悲喜剧,中国数码印刷的螺旋式增长也是类似。2014年的数码印刷依旧没有突破数码印刷大年小年的魔咒,装机增长速度明显回落。继北京China Print2013的传统印刷和数码印刷销量快速增长后,2014年印刷整体需求供大于求,数码印刷的业务量增长也陷入低谷。不同于往年的增长幅度降低,今年的总体数码印刷市场并不乐观,因为数码印刷的大头依旧在图文快印行业,但图文快印行业2014年印量放缓  相似文献   

12.
<正>总起发言精彩内容:据相关数据显示,2007~2012年,我国每年出版图书种类从24.8万种增长至41.4万种(美国不算其网络出版,2012年图书种类总数为30余万);图书总印数从62.93亿册增长至79.3亿册,但这其中有大量是库存,不过这些年国内出版社的体制改革使得这种现象已经慢慢被改变;与上两种情况相反的是,图书平均种类印数由2.5万册降至1.9万册,说明市场热点转移得很快,但品种非常多,正迎合了数码印刷快速发展的技术趋势,而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另外一组数据显示,2007~2012年新版图书与重版重印图书的占比为新版占58%、重版  相似文献   

13.
那福忠 《数码印刷》2011,7(7):48-49
国际知名印刷业观察家Andrew Tribute,在月前的一篇文章里透露一则消息,专业教育与旅游图书的英国皮尔森(Pearson)出版集团,开始用数码印刷设备印书。数码印书已经行之多年,并不足奇,但大型出版机构从传统印刷转向数码印刷,有带头的意义。数码印刷多用来补书,大家熟知的美国数码印书厂Lightning Source,每天印制几万本书,每一订单还不到两本。皮尔森则是以数码印刷生产,第一版就用数码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中国报业印量延续了2012年的负增长态势,企业转型日趋紧迫。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工作委员会公布的2013年度全国报纸印量调查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报纸印量呈现负增长的单位有90家,占149家被调查单位的60%。2013~2014年间,全国报纸总印量为2097.8亿印张,比上年下  相似文献   

15.
数码印刷有许多优势是传统印刷做不到的,但价格仍是顾客花在印刷费用上的重要考虑因素。在低价位的传统印刷仍为主流之际,数码印刷的需求对价格就非常敏感,价格只有到了“临界点”,印量才能扩大,数码彩色印刷的临界点是每页5美分。这段话是美国出版印刷专家Mark Fleming博士最近撰文所言,他认为彩色数码印刷所以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供需的基本经济因素,至于数码印刷的优势到底能创造出多大的市场,至今还没有人提出有力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印刷杂志》2008,(6):36
<正>今年3月18日,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007年全国报纸印量统计报告》。本刊在今年第四期上刊登了此报告。近日,本刊收到中国报协印刷工作委员会的来函,来函中说:"中国印协印刷工作委员会于今年3月18日发出2007年度全国报纸总印张报告后,先后有辽宁新闻印刷集团,长江日报印务中心及青海日报社印刷厂来电来函要求更正其已上报印量,因其差额较大,所以予以更正,并相应更改了全国印刷总量。按新更改的169家印量计算,全国2007年报纸总印张应为1634.5亿,较2006年的1524亿增长7.23%。"  相似文献   

17.
小舟 《数码印刷》2011,(9):41-41
成都数码印刷市场经过几年的平稳发展,从2010年开始有突破性进展,无论从高端设备安装量,还是从彩印市场增量及大型快印店的扩张速度来看,成都市场都是突飞猛进的。印量从2008年、2009年的200万印A3彩色/月,增长到2010年、2011年的300万印A3彩色/月;2008年以前成都数码印刷市场几乎被富士施乐设备所垄断,2010年起市场格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彩色报纸印量的增加、报纸印刷质量的不断提高及数码打样在商业印刷的广泛应用,报业印刷也开始逐步采用数码打样.在商业印刷完成从传统打样向数码打样过渡的进程中,打样工艺却在报业印刷中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CPI是欧洲最大的黑白书本生产机构,采用多种传统与数码印刷设备,分别在英、法、德、荷、捷克的16家工厂运转,两年以前刚从困难的财务境况中舒缓过来,正好惠普在drupa2008宣布了高速轮转数码印刷机,于是构思进一步用数码技术解决问题.CPI的问题在市场与设备之间产生的空隙:传统设备最适合的印量是3000本以上的书籍,而数码印刷最适合的印量却在1000本以下,使得印量在1000到3000本之间的印制处于两难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正>CPI是欧洲最大的黑白书本生产机构,采用多种传统与数码印刷设备,分别在英、法、德、荷、捷克的16家工厂运转,两年以前刚从困难的财务境况中舒缓过来,正好惠普在drupa2008宣布了高速轮转数码印刷机,于是构思进一步用数码技术解决问题。CPI的问题在市场与设备之间产生的空隙:传统设备最适合的印量是3000本以上的书籍,而数码印刷最适合的印量却在1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