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面板堆石坝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趾板基础是面板堆石坝面板与地基之间重要的连接结构,其开挖施工技术选择的合理性、施工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面板堆石坝整体的稳定性与使用期限.论述了面板堆石坝趾板基础开挖的施工原理,对面板堆石坝趾板基础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应用加以研究,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趾板是混凝土面板与基础之间的连接构件,其主要作用是防渗.以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为例,介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结构特点、截面参数、布置形式以及趾板与面板的连接.阐述趾板开挖、混凝土施工、锚杆施工、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制作安装等施工工艺.同时介绍采用板包法进行止水保护以及混凝土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属于较为常见的水库坝型,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结构组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坝体;另一部分是防渗系统.在整个结构中,趾板的作用非常突出,作为防渗系统的核心,发挥重要功能,可以起到连接地基防渗体的作用,并与防渗面板保持紧密衔接,相当于一个中转站,是承上启下的载体.而趾板混凝土裂缝一直是施工难点,其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张银 《江西建材》2025,(1):303-306
为解决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安全难题,文中以贵州省某小型水库项目为例,对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设计进行分析,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站仪分别对趾板混凝土强度、趾板水平和竖向位移进行监测。实践得出,该设计方案下35个采样点趾板混凝土施工平均强度为29.6 MPa,强度保证率为98.3%,大于设计要求;X、Y方向位移最大值分别是3、2.9 mm,小于水平位移预警值3.5 mm,表明该水库防渗性能优。  相似文献   

5.
面板混凝土裂缝是个影响工程质量及安全的关键问题,尽管许多裂缝可以通过修补进行处理,对工程正常运行并不影响,但会影响工程的耐久性及整体性。因此,如何提高混凝土面板抗裂性,防止和减少面板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徐雪莲 《门窗》2022,(4):223-225
为了解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混凝土裂缝控制问题,本文以某工程为例,首先针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处理以及化学灌浆处理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索,经过实践经历考察过后发现该应用方式具备实际使用工期较短、施工相对方便等特点,因此本文针对这一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希望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面板堆石坝基础开挖设计的重点是趾板开挖,本文对某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处于峡谷地区,岸坡陡竣,趾板开挖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汤昌明 《四川建材》2007,33(2):176-177
面板堆石坝基础开挖设计的重点是趾板开挖,本文对某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处于峡谷地区,岸坡陡竣,趾板开挖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整理分析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变形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对坝体堆石料模型计算参数及流变模型参数进行反馈分析。根据反馈分析得到的计算结果,采用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研究坝体、坝基、混凝土面板、防渗墙和趾板应力及变形的分布规律,得出了有价值的计算分析结果,论证了该坝运行期间的安全性。通过对该坝的流变计算,得出坝体、坝基流变变形较小,而且基本趋于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砼面板堆石坝有很多相关联的参数,对它们进行分析、归类、集合,分析它们内在的关系,并通过云南大城水库坝顶溢流砼面板堆石坝具体运用,总结它们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量的三维面板堆石坝有限元分析,研究不同止水结构形式对面板堆石坝面板应力和接缝位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议简化的面板堆石坝接缝模型,简化模型具有简单的表达形式和较少的参数,方便面板堆石坝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可满足精度要求.通过对简化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建议简化模型参数取值范围和改善面板应力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2.
    
Reasonable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a high rockfill dam is of great engineering significance in guiding its design and ensuring its seismic safety during operation, especially of a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 (CFRD) on overburden layers. The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behavior of the Miaojiaba CFRD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 along the dam axis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the altitude, and reaches maximum at the dam crest; 2) the vertical residual deformation mainly exhibits downwards and reaches maximum near the dam crest; 3) the earthquake significantly aggravates the deformation of peripheral joints; 4) the impounding condition and overburden characteristics have great effects on the dam’s seismic response.  相似文献   

13.
强震区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震残余变形与动力稳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针对西部强震区的积石峡水电站工程的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地震反应分析基础上,应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该坝的地震残余变形、坝体单元抗震安全性、面板及坝坡的抗震稳定性,得出了大坝地震残余变形和动力稳定的有关规律和结论,可供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布垭大坝建设阶段堆石料的现场大型试验成果,以及施工期、蓄水运行期原型大坝的实际变形监测资料,采用免疫遗传算法反演得到堆石的邓肯E-B模型参数和增量流变模型参数;对施工期面板的脱空现象、初蓄水时和蓄水运行期大坝的结构性态进行验证分析;大坝长期运行特性的计算预测结果表明,大坝结构运行是安全的,我国200 m级面板坝的筑坝技术已日趋成熟。但是,由于水荷载作用下面板下卧堆石应力增长,使得蓄水运行期大坝上游堆石区的流变增加更为明显,导致面板出现挤压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基于接触摩擦单元的面板坝子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高面板堆石坝实际的施工特点和面板分期浇筑特点,提出采用子模型法分析面板的应力变形,而面板与挤压边墙之间的特殊边界采用基于莫尔–库仑准则的无厚度接触摩擦单元进行模拟。子模型法把面板、挤压边墙以及面板周边的混凝土趾板从面板堆石坝的整体模型中脱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在挤压边墙的底部施加与其相连的已知垫层料位移,在面板的表面施加水压力,进行数值分析。应用子模型分析面板的应力变形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充分考虑面板浇筑前的削坡和补坡等施工程序,以真实反映面板浇筑前的初始变形条件。由于子模型的单元网格规模相对较小,因而混凝土面板可以采用精细的单元网格以真实模拟面板沿厚度方向的应力梯度分布,面板也可以采用复杂的非线性本构模型和开裂破坏准则以及考虑施工期瞬态温度荷载对面板应力的影响。同时,对面板的竖缝和周边缝也可进行详细模拟。工程数值算例结果表明基于接触摩擦单元的子模型法计算面板应力变形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高面板坝的变形对面板的安全运行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已建的高面板坝工程中,因坝体变形大导致防渗面板挤压破损,坝体渗漏量大的实例较多,不得不降低水库水位进行修复处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乃至给大坝的长期运行留下安全隐患。通过发生挤压破损的实例分析,发现变形控制缺乏系统性是发生面板挤压破损的主要因素,为预防面板破损,系统提出了“控制坝体总变形,转化有害变形,适应纵向变形”的坝体变形控制方法,并在使用软硬岩混合料筑坝的董箐面板堆石坝中得到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该工程运行至今达十余年,未见面板有挤压破损迹象,该方法对建设200 m以上乃至300 m级超高面板坝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及其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坝体材料的物理参数和作用于坝体的荷载是随机变量,坝体的应力和变形呈现出不确定性。因此,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可靠度分析是正确、合理的。由于面板堆石坝构造复杂,堆石材料具有非线性特性,使得这类结构的可靠度分析十分困难。将可靠度计算的响应面法与面板堆石坝应力分析的有限元法相结合分析混凝土面板的可靠度,并导出了有关公式。可靠度计算采用二次响应面法,面板堆石坝应力与变形的计算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对一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分析了面板的抗裂和抗压可靠度,得出了可靠指标的变化规律。与其他可靠度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提高计算精度和工作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刚度基础下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性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洪  温晓贵  吴慧明 《工业建筑》2003,33(11):13-16,89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应用相当广泛 ,但其沉降变形计算理论尚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对不同刚度基础下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详细对比分析了不同刚度基础下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性状 ,总结出许多具有应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并减少坝基开挖量,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于条形山脊上,依天然坡面分别贴岩坡填筑堆石料,使原山体成为坝体一部分,形成贴坡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贴坡型堆石坝在岩坡与堆石料接触部位易产生应力集中,以及下游坝体位移相对较大,易导致下游坝体整体滑动,影响大坝的安全。采用下游岩坡开挖成阶梯形态来改善坝体下游的应力与变形性状,并用有限元法数值分析对坝体下游阶梯型岩坡与直线型岩坡的应力与变形性状进行分析比较。论证坝体下游开挖成阶梯型岩坡替代直线型岩坡的技术合理性,建议贴坡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采用下游岩坡开挖成阶梯型更为有利;同时探讨坝体下游坝坡采用阶梯开挖时坡角对坝体应力与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于高面板堆石坝而言,在高应力场作用下堆石颗粒破碎明显,从而导致坝体变形率增加,因此在数值计算中必须考虑颗粒破碎的影响,传统的堆石体本构模型由于不能合理反映颗粒破碎的影响,导致计算变形与实测变形差别较大。天生桥面板堆石坝为我国已建工程中同类坝型的第一座200 m级高坝,具有丰富的原型观测资料,在基于考虑堆石体颗粒破碎的二元介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平面有限元分析坝体的应力变形性状,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颗粒破碎后,坝料的剪胀量将会减小,剪缩量相应增大,建议模型的计算结果定性上更加精确,定量上也更为合理,可以更好地反映面板坝尤其是高面板坝的应力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