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分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就业新形势下,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打破专业限制、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人才差异化管理、加强实践教育、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培育创新型人才中的教育导向作用以及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等具体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目标,是推动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实践"双线并行人才培养路径,实施融入式教育及分层指导,能够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加强以文化人,实现协同育人,从而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实现专业发展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21世纪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思想、创业精神的人才。因此,必须研究新形势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启发和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让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社会转型和知识全球化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针对职教师范院校来说.更应当在内涵中注入创新创业元素,让创新创业理念与职业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合理地构建适合他们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来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而满足社会转型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创业教育环境不完善、创业教育资源配置不足以及创业实践欠缺等问题,不利于高职生创造性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应实施以人为本的创业教育,消除创业教育中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不断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与创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河海大学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已经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通过分析国内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概况,结合河海大学大禹学院开创"3+5"的培养模式,创新学院管理模式,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本科生专业导师制,以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抓手、拓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校工程训练中心共建创新实践教育基地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实践,进行了高校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高职院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健全保障体制、构建教学体系、搭建实践平台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校创新型服装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服装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服装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服装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为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服装高校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寻求对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加强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创新服装专业教学模式;改善服装人才培养环境。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高职学院应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沿阵地.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调整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观;深化教学改革与制度创新,营造创新教育有利环境;建设高素质创新型师资队伍,为实施创新教育构建人才高地;加大对创新教育工程的投入,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初见成效,为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9.
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当代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力保障。高校如何根据当前形势,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难点和重点。文中结合实际情况,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意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方案以及搭建校园创新创业平台4个方面进行阐述,对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优秀学生工作室为平台,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个体创意与团队创新相结合,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表明这是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针对鄂尔多斯地区浅部地层,通过岩心实验获取力学参数,根据岩石力学D-P准则确定地层本构模型,利用剪切损伤原则确定失效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DC钻头动态破岩的非线性三维有限元模型,开展浅层PDC钻头破岩效率研究,进一步分析钻头破岩过程的响应机理与钻进规律。并对泥岩砂岩进行了破岩仿真,考虑了切向力随时间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岩石损伤和应力分布能够反映钻头钻进过程中岩石的动态响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砂岩层段刀齿受力要高于泥岩层段,刀齿侧向力变化幅度大,在往复受力作用下,切削齿易于产生疲劳破坏甚至崩齿现象。以目标区块的砂岩层段为研究目标,其高效破岩的合理转速为5r/s,可在较低的能量消耗下提高钻井效率,为现场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针对垃圾焚烧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介绍垃圾焚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烟气处理技术,对一台日焚烧垃圾300t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污染物排放进行了工业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标分析。采用半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处理系统后,并且保证炉膛温度高于850℃和维持炉膛氧量在7%左右,垃圾焚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颗粒物、NOx、SO2、HCl和CO的排放浓度均低于现行排放标准;随着入炉垃圾量的增多,颗粒物和NOx排放浓度变化不大,SO2排放浓度有降低趋势,HCl排放浓度有升高趋势,CO的排放浓度增大。  相似文献   

13.
在高温高压深井中,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油基钻井液处理剂会发生降解、交联、甚至固化等,导致钻井液的流变性发生巨变,严重影响了钻井液的携岩性,甚至会导致钻井无法进行,为准确掌握油基钻井液在井底高温高压下的流变状态,建立了全油基钻井液的高温高压流变模式。使用Fann50SL型高温流变仪分析温度和压力对两种油基钻井液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实验及回归分析表明,钻井现场作业中普遍采用的宾汉模式不能完全准确表示全油基钻井液的高温高压流变特性,应根据具体地层条件和钻井液组成采用实验手段选出最优流变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14.
钣金是综合冷加工的一种重要的技术,常见的钣金加工工艺对高效性、品质性和便捷性具有较高的要求。钣金折弯是整个钣金加工过程中较为困难的一道工序,尤其是将金属薄板折弯为圆筒件的过程更加是钣金折弯过程中的难点,现有专用折弯设备和其他的加工方法均较为费时费力,操作复杂,经济成本高,并且无法达到预期的技术要求。用简易的装置搭配与常用的折弯机配合使用,以达到将金属薄板折弯为圆筒件的目的,该结构具有设计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自行设计"普通车床溜板箱模拟练习装置",通过对装置的设计原则、工作原理、结构设计、操作方法以及装置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提高学生车工实训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B3LYP/6-311++G**-PP水平上理论计算了三种以卤键结合的组装体,即4-碘-2,3,5,6-四氟-甲氧基苯(PIP)与3-甲基吡啶(MPY)、呋喃(THF)及丁酮(MEK)间卤键结合体的键强度和性质。结果表明,复合物相互作用能从这些PIP…MPY到PIP…MEK逐渐减小,且结构上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电荷密度拓扑分析表明,C-I…N(O)属于闭壳层相互作用,键关键点处电荷电荷密度变化与相互作用能趋势一致。自然键轨道理论(NBO)表明,电荷密度从N(O)孤对电子轨道转移到C-Iσ*反键轨道。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的满足老年人行走需求,解决其行走不便的问题,将TRIZ理论运用到老年人助行器创新设计开发中。通过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探究老年人行走不便的原因,应用IFR创造性思维方法,利用冲突矩阵,对现有外骨骼助行器的足板结构进行改良,获取两种方案。根据足底压力分区示意图及老年人足部尺寸数据绘制足部轮廓线图,利用Rhino三维软件建模后,将两种方案分别导入ANSYSWorkbench有限元分析中划分网格运行仿真并对比。结果发现不同结构的足底踏板可为老年人足部提供不同程度的力学支持,从而缓解足部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水平井管柱在造斜段和水平段可能出现的管柱卡阻现象,建立了管柱可通过的最大井眼曲率公式和管柱与井壁的弹性相容几何模型来预测其下入的安全性,冀东油田南堡3-Y井的完井作业案例证实该套模型能够预测管柱的通过性,这对于降低水平井完井管柱下入风险有重要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筑信息模型(BIM)推动施工技术的发展,将BIM技术运用到施工安全管理,运用三维化模型在施工前进行场地危险源识别,合理布置安全设施,同时运用施工模型,可以对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隐患采取必要措施;然后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实现安全信息的无缝对接;最后运用移动端对施工过程中进行合理管控,实现了信息化的安全管理过程,提升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开发出以矿渣为主要原料的全尾砂新型胶凝材料,研究了矿渣的水化机理,根据水化机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矿渣激发剂的种类筛选。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初步确定水泥、石灰和石膏作为矿渣的激发剂材料,为下一步胶凝材料优化配比的开发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