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雷达天线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雷达天线近场测试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测量系统的分几个关键问题重点讨论了近场系统的误差问题。并介绍了已实现的雷达天线近场测量系统的几个特殊功能,最后,进一步指出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柱面近场扫描的工作原理,说明了室外柱面近场扫描测量系统的结构及其主要技术指标,分析了测量系统的精度,讨论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平面近场测量是天线测量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平面近场扫描架是天线近场测量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对它的控制直接关系到整个近场测量系统的成败。本文介绍了一种天线平而近场测量系统中扫描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控制方法完全满足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柱面近场扫描的工作原理,说明室外柱面所场扫描测量系统的结构及其主技术指标,讨论近场到远场转换软件的实现问题,分析测量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宋留伟  李轶 《微波学报》2010,26(Z2):120-123
随着天线测量技术的进步,近场测量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然而,如何评价一套近场测量系统所测得的结果是正确的,如何评价这套近场测量系统的综合性能是优越的,迄今为止,国内并没有相关的标准,这就给购买近场测量系统的用户的系统验收带来诸多问题,我们无法用一个标准去衡定我们所购买的系统是一套合格的设备,是可以 精确的满足我们日常科研调试的设备。基于此,本文将从平面近场测量系统出发,对系统的机械、射频、误差评估等三大方面浅析系统的性能并从比较测试结果方面来论证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时域近场测量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天线测量技术,具有和通常的频域测量不同的独特优势,它能得到天线的时域特性和宽带特性.首先介绍了时域平面近场测量系统的构成,为了能对雷达进行测量,系统采用了使用矢量信号源模拟产生复杂雷达信号的方案,并对标准增益喇叭进行了验证测试,把测试结果和理论仿真、频域近场测试结果进行了比对,证实了时域...  相似文献   

7.
天线近场测量系统的控制设计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秀春 《现代雷达》2004,26(10):48-51
近年来 ,近场测量已成为高性能天线研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其中高精度是天线近场系统中的关键指标 ,这使得近场控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早期的近场控制借助于成熟的经典控制技术 ,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而近期的近场系统多采用具有精确、简捷、快速的新型步进控制技术 ,对提高控制性能、简化控制设计、降低系统成本 ,起到了显著作用。综述了天线近场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 ,给出了控制方式、误差补偿及系统设备配置方面的设计建议 ,对从事近场系统控制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半导体激光器远场分布新模型和反源计算方法,建立了一套半导体激光器近场分布测量装置。系统的测量机制是利用测量的远场数据,反源计算近场分布。该装置由计算机控制,自动完成远场产及拟合处理,经反源计算得到近场分布。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天线时域近场测量技术研究中进行系统实验验证在个阶段的进展情况,提出了组建天线时域近场测试验证系统的基本框架,总结了验证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思路,提出了一种利用离散傅立叶反变换(IDF)技术完成天线的时域近场测量的方法,本文给出了各个实验阶段的测试结果,据此得出了对于天线的时域近场测量技术肯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近场测量场地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移动通信天线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测量场地的要求,从测试功能、测试精度与测试效率三个维度讨论了近场测量场地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最后对近场测量场地暗室性能及探头性能检测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支持,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打破了时代技术的局限,也突破了地形数字化测量的瓶颈。为了深入研究无人机技术在地形测量领域的应用,文章需要拓宽分析视角,从无人机摄影系统的内涵入手,找寻找无人机摄影测量的优势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研究其应用方法。就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对有关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字摄影测量中,影像匹配代替了传统的人工观测,来达到自动确定同名像点的目的。影像匹配的理论与实践,是实现自动立体量测的关键,也是数字摄影测量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中对基于特征点的影像匹配思路及特征点的提取与匹配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算法进行说明,并通过实验对算法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3.
激光雷达数据滤波是为了获取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而改进的多级移动曲面拟合滤波方法。预处理剔除了粗差点和大部分建筑物侧面回波点,再通过格网化分,建立数据索引,相邻曲面保持一定的重叠度,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拟合曲面参数,自动设置阈值后进行滤波。最后,利用多尺度加权插值方法生成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提供的测试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降低了三类误差产生的可能,第一实验区的总误差由8.39%降低到7.40%,第二实验区的总误差由6.39%降低到5.86%,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满足精度要求,具有推广性。  相似文献   

14.
汪本荣 《通信电源技术》2020,(1):255-256,259
为进一步提升数字城市平台建设质效,增强城市规划、管理的指向性,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相关技术团队投入大量资源,引进、优化数码航空摄影技术,通过必要的技术创新,为数字城市平台建设提供数据支持。文章以数码航空摄影测量的应用作为出发点,系统探讨POS技术辅助下,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在数字城市平台建设中应用的基本方式与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肖平 《红外》2011,32(4):23-27
利用空间位置测量系统对因遥感平台不稳定而引起的影像畸变进行校正是目前航空摄影测量常用的方法.介绍了对推帚成像模式在无地面控制点情况下采集的影像进行几何校正的原理和方法,即利用POS数据解算外方位元素并建立共线方程,从而实现影像的几何校正.用PHI航空遥感影像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在无地面控制点的情况下,利用POS数据辅...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航空、航天、船舶等制造领域大构件形貌测量的大量程、高数据密度、高效率、结构复杂等特点,研究了一种融合光电扫描全局定位和终端形貌测量技术的大构件高分辨率几何形貌整体测量方法。通过条纹投影摄影测量系统在构件局部表面投射相位条纹,获取高精度稠密点云,设计了位姿测量算法,解决了复杂现场不满足交会条件时无法实现位姿测量的问题,在室内空间测量定位系统(workshop Measurement Positioning System,wMPS)组建的全局测量网络体系中,对条纹投影摄影测量系统进行全局定位。从而在不依赖软件拼接算法的情况下,通过数据融合完成了大构件整体形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点云密度为50点/mm2,整体测量精度可达0.22 mm。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变体飞行器变形机翼气动外形监测需求,提出一种植入式柔性复合蒙皮形状光纤传感方法。通过将光纤光栅传感器植入硅胶薄层,并与聚氯乙烯薄片组成复合蒙皮。建立柔性蒙皮形状传感系统,采用光纤传感解调系统,实验测得不同翼型下柔性蒙皮中光纤光栅反射谱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计算出柔性蒙皮弯曲曲率,并重建出柔性蒙皮变形三维形状;采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完成对比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柔性复合蒙皮变形光纤传感测量与数字摄影测试误差小于4.62%,光纤传感灵敏度达到245.5 pm/m-1。验证了植入式光纤传感方法的有效性,为变体飞行器变形机翼气动外形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光学坐标测量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学坐标测量系统是建立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精密测量系统,具有便携性好、精度高、测量范围大、受环境干扰小等优点,适合工业工程的现场测量。针对工业现场精密测量的需求,对摄像机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摄像机残差修正问题,给出了修正方法及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原理的通用坐标测量数学模型。搭建了完整的光学坐标测量系统,测量精度优于±0.1 mm/m。  相似文献   

19.
分析和研究了CCD摄影测量算法的精确定位技术,建立了4个信标点空间位置坐标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计算公式,该算法的特点是计算精度高,可实时计算空间目标的坐标位置,从而对空间目标精确定位,在航天、航空技术上有重要的用途.设计了一台直升机着降与回收的光电导引系统,利用2台红外CCD对在直升机两侧机身被半导体激光器照明的4个信标成像,通过对图像的处理和目标识别,提取出信标的位置和恣态信息.使用双摄影测量法模型实时计算出直升机相对于着降点的坐标.使用高性能的DSP系统,实时检测和跟踪双通道图像信号并显示出实验结果.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8~13m距离内,光电引导系统的距离测量精度达到±5cm,而角度测量精度达到±3°.  相似文献   

20.
Outage in digital microwave radio systems during multipath fading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channel amplitude dispersion. This characteristic is exploited in a new digital microwave radio system measurement technique which yields dispersion signatures. These dispersion signatures can be readily applied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time varying channels on digital radio equipment. Thus, dispersion signatures can be used for in-service monitoring of equipment operation during actual fading. Routine maintenance assessment and 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digital microwave radio equipment can also be readily carried out. The laboratory evaluation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system design both with and without diver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