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凝析气井的流体取样,是分析判断凝析油气藏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准备好取样井,对不符合取样井条件的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其次是选择合适的取样方法,通常采用的有分离器取样方法,对于油样取样有排液取油法和排气取油法,对于气样取样有抽空取气法、气样冲洗取气法和排液取气法.最后是对取到的样品(油样和气样)进行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高压凝析气藏流体取样技术,首先提出了取样井应具备的条件;然后对取样井进行调整,调整的目的在于用油(气)藏远处的原始油(气)藏流体取代井筒周围没有代表性的油(气)藏流体;针对凝析气井取样难点,提出采用分离器取样方法对油样、气样及高压气井进行取样;最后提出应对样品进行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3.
东海盆地西湖坳陷CX北区块H3b、H3c油气藏为海上带油环底水凝析气藏,采用油气同采且初期优先采油的开发方式共设计了4口水平井,水平段位于油气界面以下的油环上部。为了尽快回收投资,该气藏在开发初期采用较高速度开采,油气井生产动态开始出现产量递减加快、气油比快速上升、含水率快速上升等现象,表明气顶和油环开采出现不均衡状态,而且位于油环下部的井已开始出现底水锥进。为此,基于该区块油气藏地层油气流体相态特征,同时结合油气井生产动态特征,分析反凝析、气顶气下窜、底水上升锥进等因素对该油气藏开发动态的影响,进而提出对策:(1)利用气顶气和油环油溶解气的弹性能量以及边底水天然水驱方式来开采油气藏,并合理控制采油采气速度,尽可能地实现油气藏的均衡开采;(2)由于过早打破了油气井的均衡开采状态,导致了气顶气过早下窜和边底水过早侵入,需要通过实时调整采油气速度来平衡开采状态,从而使得油气藏气油比和含水率得到有效控制。实施结果表明:上述对策的成功应用,确保了凝析气藏进入了稳定均衡的开发状态。  相似文献   

4.
凝析气藏生产过程中气油比异常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凝析气藏的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当井底压力高于露点压力时,生产气油比应恒定不变,当井底压力降低至露点压力后,地层中流体发生反凝析现象,生产气油比会增大。但是,在日本的Yufutsu凝析油气田、中国的雅克拉和大涝坝凝析气藏的开发中,当井底压力下降至露点压力以下时,部分气井的生产气油比并没有增大,反而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现象。针对这一异常现象,分析了可能造成此异常现象的因素(水侵、组分梯度、组分异常、储层物性、毛细管数效应以及界面张力),通过数值模拟,对凝析气藏的气油比进行了预测。认为在凝析气藏的开发中,气油比的下降只是暂时的,随着压力的继续降低,地层中反凝析污染加重,凝析气井的生产气油比会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气油比、地层温度对比等研究,认为柯19井J1 气藏和丘东气田J1 x 凝析气藏、小草湖地区 J2x-J2 s 凝析气藏是相似的,是长期较高地层温度作用下油气裂解的产物.论证了柯柯亚J1b气层属于后期致密型气藏,即油气在早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形成的古油藏中继续演化为凝析气藏.一定气油比的烃体系、较高的地层温度、压力是形成凝析气藏的必要条件,吐哈盆地下侏罗统满足形成凝析气藏的条件.吐哈盆地下侏罗统气藏主要受古构造控制,在丘东和小草湖地区有广阔的分布;在圈闭描述的基础上,指出近期勒东和红旗坎地区是下侏罗统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
锦州×油气田为一个带油环的层状边水凝析气藏,气区部署的气井肩负联合对外供气任务.在开发中,为了减缓气油界面上升,防止油环锥进入气区干扰气井稳定生产,同时避免油环锥进入气区成为死油而无法采出,降低油环的开发效果,因而在油环区部署水平井,与气井同步生产,保持气油界面的稳定性.文中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水平段纵向位置、水平段长度、合理采油速度等参数进行研究和优化设计.实际生产动态表明,优化设计的水平井能延缓边底水锥进和保持气油界面的稳定,提高了油气田的整体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如何高效开发凝析气藏尤其是带油环凝析气藏已成为国内油气田开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滩海某带油环凝析气藏为例,主要采用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对其合理井网井距、井型、水平井合理水平段长度、合理油气开发程序、油环注水效果及凝析气藏循环注气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具体的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8.
Fetkovich油气两相气油比预测方程式反映出当储层反凝析油饱和度达不到流动条件时,生产气油比取决于储层凝析油的含量;而凝析气PVT等容衰竭实验也是在保持凝析油始终不排出条件下测定的。基于这两点认识,本文对衰竭式开发的定容凝析气藏提出了采用实际生产气油比拟合实验气油比曲线,确定天然气动储量的简单方法(以下称简易新方法)。为明确简易新方法的适用条件,推导出新的凝析油饱和度计算公式,并联立Walsh广义物质平衡方程式和Fetkovich油气两相气油比预测方程式,形成了考虑凝析油流动的定容凝析气藏动态预测方法。以特高凝析油含量的凝析气藏为例,采用该方法对凝析油流动性与累积气油比的关系进行敏感性分析,明确凝析油在完全可流动与完全不流动状态下,气油比预测结果差异很小,证明了简易新方法对低、中、高凝析油含量的各类凝析气藏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简易新方法仅需PVT等容衰竭数据和产量数据,突破了现有动储量计算方法对地层压力和井底流压的依赖,且计算过程简单,结果与Walsh广义物质平衡方程式相近,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塔中隆起石炭系油气成藏期研究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利用油(气)水界面的形成与演化、高压物性资料及根据塔中4油田、塔中6凝析气田石炭系油气特征,对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石炭系油气藏进行了油气运聚成藏期次研究。认为,塔中隆起目前所发现的石炭系油藏形成于古生代末期,中生代调整,新生代再形成;凝析气藏在晚第三纪至第四纪形成。  相似文献   

10.
在凝析气藏循环注气驱替过程中,受储集层非均质性影响,注入的干气容易沿高渗通道或天然裂缝突进,影响凝析气藏开发效果。研究凝析气藏注气气窜特征,建立凝析气藏注气气窜识别评价体系对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凝析气井气窜判别方法主要有现场经验法、图版法、示踪剂法、微地震监测法等,针对凝析气藏循环注气生产过程中的气窜参数变化特征,综合利用上述方法对气窜情况进行评价,形成了凝析气藏注气气窜量化评价体系。以某凝析气藏一口实际井为例,对该井的气窜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井生产状况良好,未发生气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该凝析气藏注气气窜量化评价体系为凝析气藏的开发部署、优化与气窜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