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外形对智能车辆队列行驶气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智能交通系统中不同外形车辆在队列行驶时的空气动力特性,以及车辆纵向间距对队列行驶车辆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阶背式、快背式和直背式轿车5车队列分别在6种纵向间距下的气动特性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车型队列的平均减阻率大约为10%~40%,节省燃油5%~20%。阶背式轿车队列的平均减阻率最大,直背式次之,快背式最小。随着纵向间距的减小,每辆车的升力都增大,稳定性都变差。 相似文献
3.
轿车并列行驶湍流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研究复数车辆并列行驶的湍流特性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采用移动地面模拟轿车相对地面的运动和旋转壁面模拟车轮转动的方法,进行了两辆轿车并列行驶外部流场湍流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以单倍车宽侧向间距的两辆轿车为典型算例,给出了汽车车身表面的速度和压力分布,并讨论了右侧轿车尾部流场3个典型截面的速度分布和尾部流线分布情况。重点对比了0.1、0.3、0.5、1、2倍车宽间距的两车流场的流线分布情况。右侧轿车侧向力系数的对比分析说明:随着两车侧向间距的减小,迅速增大的侧向力将两车压向彼此。为保证行驶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两车并列行驶的安全距离应该在单倍车宽与0.5倍车宽之间。 相似文献
4.
为了精确研究队列中汽车的燃油消耗情况,以一辆轿车尾随一辆半挂车为例,对轿车队列尾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尾随过程中轿车的气动阻力系数. 建立轿车散热器-风扇一维散热模型,得到轿车风扇的功率,利用汽车行驶方程,推导得到基于气动阻力系数及风扇功率的车辆净燃油节省率公式,研究队列中尾随轿车的燃油经济性. 结果表明:发动机舱散热对尾随轿车的燃油消耗有一定影响,且间距越大影响越大;轿车的净燃油节省率随车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在间距为0.5至1.0倍轿车车长内时,轿车的净燃油节省率对间距变化最敏感. 相似文献
5.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采用重叠网格的策略,对直道行驶的简化模型进行瞬态数值模拟研究,然后进行风洞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弯道行驶状态下简化模型周围流场的瞬态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弯道行驶状态下模型周围的流场分布和气动阻力系数等气动特性,并与直道行驶状态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弯道行驶车辆受到了瞬态侧向力及横摆力矩的作用,并且随着转弯半径的减小,侧向力和横摆力矩急剧增大,行使速度的变化也会带来侧向力和横摆力矩的改变,从而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本文为进一步研究弯道行驶车辆的瞬态气动特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国际标准的MIRA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移动地面边界条件,对单车和两车并列行驶情况下的汽车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将两辆车车体周围的速度分布、车身表面的压力分布情况与单车外流场进行了比较.在并列行驶情况下,车体周围的速度和车身表面压力分布与单车不同,呈不对称分布,并且在两车的内侧出现了低压区,两车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通过计算,两车的气动阻力有所增加,侧向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轿车外形参数对空气动力特性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立敏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7,27(4):11-15
通过改变红旗CA774轿车的外形,解决了在满足功能要求及相关法规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气动阻力的几个问题,为进行车身外形参数对空气动力特性参数影响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微分雷诺应力湍流模型的车辆气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Ahmed标准汽车模型,采用含有二阶矩的微分雷诺应力模型(DRSM)对车辆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照风洞试验,获得了气动阻力系数以及3个尾流横截面中速度矢量分布等结果。参考RNGk-ε模型,对比分析了DRSM数值模拟的气动阻力系数与试验值之间的误差及误差产生原因。结果表明,DRSM模型在车辆外流场模拟中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可正确地获得包括车辆尾流中的二次流等在内的复杂气动特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车轮轮辐偏移距离和轮辐曲率对整车气动阻力系数的影响,以改进的MIRA模型为研究对象,在Fluent软件中首先分别探究不同轮辐偏移距离及不同曲率与整车气动阻力系数的关系,分析不同工况减阻及增阻原因;之后将各工况进行组合,探究各组合工况对整车气动阻力系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较小的轮辐偏移距离有利于整车气动阻力系数的... 相似文献
10.
傅立敏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997,(4)
通过改变红旗CA774轿车的外形,解决了在满足功能要求及相关法规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气动阻力的几个问题,为进行车身外形参数对空气动力特性参数影响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某轿跑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轿跑车的车身进行分析,并计算其空气阻力系数,然后对车身进行一些改进,如将车头后倾、圆化;车顶弯度过大的曲面改成相对平缓的曲面;后备箱适当加高;尾部适当翘起.通过这些改进措施使得空气阻力系数减小,从而提高轿跑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国产厢式货车的简化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原理与方法,采用四面体、三棱柱、六面体及金字塔型等单元的混合网格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其无隔板、加装4种形式及9种尺寸的底部隔板的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情况下该车的气动阻力系数、表面压力分布、流线以及速度矢量分布等气动特性。对比分析加装隔板前后及各方案的流动特性与气动阻力系数,结果表明,加装底部隔板可以改善轻型厢式货车的气动特性,降低气动阻力。 相似文献
13.
选用某国产轿车1∶1模型,利用混合网格方案对不同强度侧风作用下的轿车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侧风强度下的流场速度压力分布及气动力系数变化情况.分析不同强度的侧风作用下的流场速度和压力分布,着重分析了尾部流场的变化,定性地解释了侧风对轿车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初步研究了尾流随侧风作用的变化机理.模拟结果表明,该车型在不同强度侧风作用下,侧向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均随着侧风作用的增强而增大.研究结论为深入分析侧风作用下轿车外流场特性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轻型客车底部上翘角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某国产轻型客车1:5简化模型为研究对象,对具有不同底部上翘角的轻型客车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气动阻力和气动升力的分析,得出底部上翘角度对轻型客车气动特性影响的规律.计算和分析的结论可以为轻型客车的减阻研究、造型优化和新车型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获得汽车后视镜最优气动造型和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为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汽车外部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详细描述了汽车后视镜的气动干涉阻力特性,重点分析了后视镜形状和相对车身的横向距离对气动阻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后视镜气动阻力占整车气动阻力的4.08%;后视镜的形状和位置对气动阻力影响较大,存在一个最佳的横向距离使得气动阻力系数最大能够下降2.76%.汽车模型的风洞试验验证了该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计算分析结果为汽车后视镜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田红旗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2009,16(1):166-171
Aerodynamic drag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spe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peed of train, aerodynamic dra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high-speed train. Thus, the reduction of aerodynamic drag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high-speed train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issu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rable train system. Aerodynamic drag on the traveling train is
divided into pressure drag and friction one. Pressure drag of train is the force caused by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the
train along the reverse running direction. Friction drag of train is the sum of shear stress, which is the reverse direction
of train running direct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aerodynamic drag, adopting streamline shape of train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 The velocity of the train is related to its length and shape. The outer wind shields can reduce train’s air drag
by about 15%.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in with bottom cover can reduce the air drag by about 50%, compared with the train
without bottom plate or skirt structure.
Foundation item: Project(2001AA505000)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相似文献
17.
车速对超车车辆瞬态气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超车过程中相对车速和绝对车速对汽车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动网格技术实现了超车过程的三维瞬态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超车过程中,相对车速对主超车的影响较小,对被超车的影响很大。被超车侧向力系数和横摆力矩系数的变化量随两车相对车速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在相同的相对速度下,绝对速度较低的两辆车在超车过程中产生的瞬态气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